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7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进行报道,并结合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镜下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及预后和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FDCS,1例发生于颈部淋巴结,另1例发生于肠系膜,镜检肿瘤由梭形及卵圆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漩涡状、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21、CD23和CD35阳性;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且容易误诊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卡氏肺孢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对36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孢菌性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描述和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μL时,易发生卡氏肺孢菌性肺炎机会感染.3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低氧血症、呼吸衰竭,7例找到肺孢子菌包囊,确诊PCP,其余29例为临床诊断.通过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卡泊芬净并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9例痊愈,27例症状明显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艾滋病患者若出现快速进展的低氧血症伴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μL及乳酸脱氢酶升高者应警惕卡氏肺孢菌性肺炎,早期诊断、早期应用以复方磺胺甲恶唑联合卡泊芬净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鼠肺Dectin-1和β2-防御素的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Deetin-1和B2-防御素的影响与疾病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Pc刺激组、PCP模型组以及PCP模型恢复组。免疫抑制方法建立PCP动物模型,改良四胺银(Groeoti’s methenamine—silver nitrate method,GMS)染色检测Pc包囊;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和Westernblot检测Deetin-1和B2-防御素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Pc刺激组的Dectin.1和β2-防御素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c刺激组和PCP恢复组的Dectin-1和β2-防御素的mRNA以及蛋白显著高于PCP组(P〈0.05),而PCP恢复组与PCP组肺部炎症无明显差别。结论对免疫功能正常宿主,Dectin-1受体和p2-防御素可能在防Pc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抑制了鼠肺Deetin-1和β2-防御素的表达,这可能与PCP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4.
Tim-1分子表达在T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表面,具有促进Th2应答的作用。为探讨Tim-1分子在抗疟疾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利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感染鼠疟模型研究了Tim-1分子表达与小鼠感染结局和免疫应答模式的关系。结果显示,BALB/c小鼠对P.yoelii易感,在感染后6~7 d全部死亡,感染后第3、5天脾内细胞因子IFN-γ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P.yoelii抵抗的DBA2小鼠,而脾IL-10 mRNA水平显著高于DBA2小鼠。BALB/c小鼠脾内Tim-1+T、B细胞百分比在感染后第3、5天显著升高,而DBA2小鼠感染前后脾内Tim-1+T、B细胞百分比没有显著变化。结果提示,Tim-1分子参与抗P.yoelii免疫应答的调节,可能与易感鼠产生高水平Th2型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5.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酵母样真菌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引起的肺炎,是免疫缺陷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Pj一般不导致系统性感染,仅在肺部繁殖,引发严重损害肺换气功能的间质性肺炎。Pj通过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MSG)的抗原转换,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清除,而宿主利用dectin-1识别β-(1,3)-D-葡聚糖(beta-1,3-D-glucan,BG)、甘露糖受体识别MSG,启动天然免疫反应,继而CD4+T细胞聚集活化,调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分泌干扰素γ的细胞毒型CD8+Tc1细胞有助于控制Pj感染,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调理加强吞噬细胞清除Pj,而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和非Tc1CD8+T细胞与肺损伤有关。血浆BG水平可以辅助诊断PCP,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8的水平与肺损伤及死亡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6.
滑膜肉瘤(S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属于一种起源未定的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7-10%,其重要特征是由t(X;18)(p11;q11)特异性易位而出现的SYT-SSX融合基因,其诊断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随着SS异位检测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分子检测成为此种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滑膜肉瘤的首选治疗手段.在不完全切除后通常推荐放疗,广泛切除尤其是较大肿物的广泛切除后也建议放疗.目前,治疗SS强力推荐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术前化疗比术后化疗更为有利.综上所述,综合治疗已经成为改善SS预后的重要治疗方案.因此,本文主要对滑膜肉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10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人文组患者100例,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人文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Zung氏(SAS)评分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针对手术内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Zung氏(SAS)评分,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患关系,对手术治疗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农用地膜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因其难以被降解,其废弃物常造成“白色污染”,本研究从常年覆盖农用地膜的土壤中筛选PE降解菌,并探究其对PE制品的降解效能。[方法] 采集的土壤样品用PE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富集,筛选、纯化PE降解菌,分离菌通过形态染色、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检测其在不同PE浓度(0%、0.05%、0.10%、0.25%、0.50%、1.00%、2.00%、3.00%)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最后通过扫描电镜、光镜观察,检测分离菌对农用地膜的降解效能。[结果]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能够降解PE的分离菌株(命名为SW1),初步鉴定其为放线菌的诺卡氏菌属Nocardia sp.。SW1的生长对PE具有明显浓度依赖,在含2% PE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最快,在培养的第48 h菌液浓度开始明显增加,第60 h达到最大,而在不含PE的无机盐培养基中未见生长。形态生理学观察表明,35℃培养15 d后,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有大量菌嵌入膜内或附于膜表面生长,膜表面粗糙,并开始出现破损;培养60 d后,光镜观察可见膜大面积破损,并出现空洞。[结论]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有效降解PE制品的放线菌菌株Nocardia sp. SW1。该研究丰富了PE制品降解微生物的菌种资源,为PE塑料废弃物的生物降解提供了科学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烟草青枯病劳尔氏菌与拮抗菌对根系分泌物的竞争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枯病病原菌与拮抗菌的营养特性及其对烟草根系分泌物的响应差异,对提高拮抗菌定殖能力、有效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筛选与鉴定贵州烟区青枯病病原菌株及拮抗菌株,通过Biolog表型芯片技术分别检测病原菌与拮抗菌的特征性碳、氮源,利用气质联用(GC-MS)检测烟草主栽品种K326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物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原菌与拮抗菌对其利用能力、利用强度以及共培养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分离、筛选到的病原菌株和拮抗菌株分别为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wacearum)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含量为0.01μg/mL以上的根系分泌物中,12种物质的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果胶>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核糖>蔗糖>苯甲酸>果糖=D-甘露醇>棕榈酸>富马酸,果胶含量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物质;拮抗菌(LX4)对碳源利用能力高于病原菌(Rs)的碳源有阿拉伯糖、木糖和核糖,分别是病原菌利用能力的1.22、1.95和2.17倍;前12 h拮抗菌利用果糖强度高于病原菌,不同碳源共培养24 h后LX4对gfp-Rs(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的青枯病病原菌)抑制率为18.34%(阿拉伯糖)、53.23%(木糖)、63.53%(核糖)和52.09%(果糖)。[结论]拮抗菌对烟草根系分泌物的利用不及病原菌,但在特定碳源条件下拮抗菌能够利用根系分泌物中的某些碳源产生某种拮抗物质抑制病原菌,拮抗菌与病原菌之间同时存在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竞争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不同地位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kii)胜利者-失败者效应的稳定性。通过视频拍摄优势者和从属者在新的领域中各自与等重量级雄性螯虾连续遭遇战,统计胜负场数、格斗次数、时间、优势指数等多个参数。在与陌生对手的首次交战中,40个优势者中有23只螯虾取得了胜利,17只失败,胜负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从属者中获胜比例为18/40,与失败者的比例之间也没有差异,说明优势者和从属者之间原有的等级地位并不被陌生对手识别。在与陌生对手的第二次交战中,获胜的优势者中18/23的螯虾再次胜利,极显著高于失败的螯虾比例;获胜的从属者中,仅11/18的螯虾再次胜利,与失败者的比例之间不显著;而失败的优势者中,13/17的螯虾持续失败,失败的从属者中,17/22的螯虾持续失败,均显著高于获胜的比例,说明不同地位的螯虾胜利者-失败者效应稳定性不同,优势者的胜利者-失败者效应均比较稳定,而从属者的失败者效应稳定,胜利者效应并不稳定,一胜之后不能获得稳定、完全的二胜。对格斗次数、时间、优势指数等参数统计分析发现,胜利或失败的优势者以及从属者在格斗策略上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