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即丽蕾开唇兰(Anoectochilus lylei Rolfe ex Downie),并提供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本种唇瓣白色,“Y”形,上唇裂片条状长圆形,中唇有1~3条极短的裂片,距内有2个盾状的胼胝体  相似文献   
62.
报道了木何兰小石藓(Weissia muhlenbergiana)为中国新记录种,提供了该种详细的特征描述和显微照片以及孢子电镜扫描照片,同时比较了该种与属内近似种类的异同。  相似文献   
63.
中国兰科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西藏兰科植物二新记录种:无叶沼兰(Crepidium aphyllum(King&Pantl.)A.N.Rao)和矮生白点兰Thrixspermum pygmaeum(King&Pantl.)Holttum。无叶沼兰和本属另一腐生种C.saprophytum(King&Pantl.)A.N.Rao的主要区别为假鳞茎圆柱形,唇瓣平展,顶端圆形,中萼片直立。矮生白点兰与T.masciflorum A.S.Rao&J.Joseph相似,但本种花序短于叶,苞片螺旋排列、花瓣匙形、唇瓣下凹且3裂、中裂片顶端下凹、胼胝体有毛。  相似文献   
64.
兰科植物对生境的要求较高,温带地区分布的兰科植物非常有限。利用实地定点观察,样方设置等方法对长白山区进行杓兰属植物的物种、生境及物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区天桥岭长2 km,宽1 km,海拔300~500 m的山沟内集中分布着4种杓兰属植物,其中杓兰组物种均具有较高的花色多样性,杓兰属植物的开花期集中在6月4~13日。  相似文献   
65.
以授粉后无距虾脊兰不同发育阶段的蒴果为材料,对果实生长动态进行研究,并用石蜡切片法进行果实结构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无距虾脊兰果实授粉至授粉后40 d生长速度最快。果实由3心皮组成,横切面为6瓣,3瓣有胎座,3瓣无胎座,开裂后6瓣于顶端连接。发育的过程中,果皮细胞层数及果实内外表皮细胞体积不变,果实直径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细胞平周分裂和中果皮细胞体积的增大。果实成熟时只有少数细胞有细胞壁增厚现象,开裂线的前体细胞细胞壁发生木质化并向不同方向收缩导致果实的开裂。  相似文献   
66.
郭晓强  周强 《生物学通报》2008,43(12):53-55
科士兰是20世纪的科学大师之一,他提出了诱导契合学说、阐明了细菌趋化作用原理,为提升《Science》杂志科学声誉等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介绍科士兰的生平,从而能够对他的科学生涯和科学思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67.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乙醇提取物的己烷萃取部分分得3个化合物和-甾体混合物,三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Sorghumol(1),木栓酮(2)和棕榈酸(3),甾体混合物经EI-MS、ESI-MS/MS技术确定含有24-异丙烯基胆甾醇、开唇兰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所有化合物均为该植物首次报道,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并首次对其光谱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化合物2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68.
植物人工种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花卉、林木和蔬菜的优良品种快速繁殖以及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等方面[1].  相似文献   
69.
五唇兰种子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成厚  叶秀粦  梁承邺 《广西植物》2005,25(2):149-151,i004
授粉90d的五唇兰种子95%具球形胚,无菌条件下播种于培养基3个月后种子最高萌发率达到 90%。ABA和高浓度的NH4NO3抑制种子的萌发。NAA和BA促进种子的萌发,最适浓度为BA0.2mg· L 1+NAA0.5mg·L 1。400mg·L 1的谷氨酰胺可促进原球茎生长。2000mg·L 1的蛋白胨促进原球茎发 育成苗。  相似文献   
70.
白花独蒜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植物名称白花独蒜兰(Pleione allbiflora). 2材料类别种子、原球茎. 3培养条件种子播种培养基:(1)KC[1] CM 100mg·L-1(单位下同) AC 2 g.L-1.拟原球茎诱导培养基:(2)MS NAA 1.0;(3)MS 6-BA 1.0;(4)MS NAA 1.0 6-BA 0.2;(5)MS NAA 0.2 6-BA 1.0.生根壮苗培养基:(6)Hypenox2号(N:P:K=20:20:20,美国Hyponex化学公司产品)2 g.L-1 NAA0.5 香蕉匀浆100 ml.L-1 AC 2 g.L-1.以上培养基分别附加1.5%蔗糖、0.8%琼脂,pH5.4.培养温度(25±1)℃,光照度1 000~1 500lx,光照时间14 h·d-1;种子播种后暗培养2周,再转入光下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