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31.
南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土壤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云南德宏盈江县3种类型的土壤,对分离自云南楚雄、德宏等地的SWF67523、SWF67409、SWF67456等12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南苜蓿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菌株SWF67523、SWF67409、SWF67394表现最为优良,结瘤率较高的菌株是SWF67523、SWF67501、SWF67394和SWF67350,结瘤率均达到95%以上;而菌株SWF67523、SWF67409和SWF67394对植株株高影响最大;菌株SWF67409、SWF67523和SWF67394对提高植株干重贡献最大,其中菌株SWF67409比空白对照增产106.5%;供试菌株对含氮量的影响也很显著,接种菌株SWF67409、SWF67523和SWF67394的苜蓿植物含氮量相比其他菌株较高,影响显著。综合以上结果,发现来源于盈江南苜蓿的根瘤菌菌株SWF67523较其他菌株表现突出,同时发现根瘤菌菌株的接种效果受土壤因子的影响,在含有效钾中等的土壤平原镇Ⅱ上,接种根瘤菌的南苜蓿地上部分干重普遍高于其他两种有效钾含量为较缺的土壤,说明根瘤菌菌株与宿主和土壤环境存在密切关系,在适合的宿主和生活环境中将会发挥最大的共生固氮作用。  相似文献   
232.
目的:进行鄂西南山区重楼属植物资源的调查、引种和资源鉴定,为重楼属植物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文献调研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明确该地区的资源现状;引种于适生环境后,参照《重楼属植物》的分类方法,以田间活体标本鉴定为主,以彩色图片鉴定为辅进行品种鉴定。结果:本区重楼属植物分属于中轴亚属和侧膜亚属2个亚属,5个种,7个变种,3个变型,共有15个变异类型,其中白花重楼的2个变型是《重楼属植物》中没有的;以往认为本区有分布的狭叶重楼变种的两个变型中狭叶变型没有收集到。  相似文献   
233.
首次报道了中国一新归化种——南假马鞭Stachytarpheta australis Moldenke,该种与《中国植物志》收录的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Linn.)Vahl有明显的区别。南假马鞭叶膜质或纸质,叶柄长0.3~1 cm;穗状花序纤细,长15~45 cm,直径约3 mm,被短柔毛,序轴柔韧,凹穴几乎和序轴等宽,苞片狭披针形,长约5 mm,花萼被毛,花冠浅蓝色或几乎白色。假马鞭叶稍肉质,叶柄长0.3~3.5 cm;穗序花序较粗硬,长15~50 cm,直径达7 mm,光滑无毛,序轴硬,凹穴明显比序轴窄,苞片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8 mm,花萼无毛,花冠常紫红色、蓝色或紫色。  相似文献   
234.
目的对耐亚胺培南(IMP)的铜绿假单胞菌(IRPa)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方法 2003年至2009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P.aeruginosa)共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普通PCR和多重PCR分别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质粒携带的C类头孢菌素酶(AmpC酶)耐药基因,应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oprD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检出43株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其中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金属β-内酰胺酶(MBLs)和未知酶菌株的构成比分别58.14%(25/43)、18.60%(8/43)、4.65%(2/43)和16.28%(7/43)。74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株菌携带IMP-9基因,1株菌携带DHA质粒型AmpC酶基因,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为阴性。40株菌株oprD2基因表达蛋白量降低,34株oprD2基因表达蛋白量正常。结论 oprD2基因的突变或蛋白表达量降低是IR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AmpC酶可水解亚胺培南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有一定的关系,而KPC-1酶和MBLs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中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A)的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产生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ICU分离的487株鲍曼不动杆菌(ABA),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MBLs产生情况,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其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在487株ABA中检出IRABA 320株(65.7%);IRABA对其中7种抗生素为全耐药,对其中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比较IRABA与ISABA(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两组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除CZO、FTN、及CTT外,两组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20株IRABA中,检出产MBLs 145株,产酶率为45.3%.结论 IRABA的检出率较高,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产MBLs是ABA对IPM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参考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36.
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岛黑松和刺槐人工林的碳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乡土树种改造大面积人工纯林已成为我国海岛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的有效模式.采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和样地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长岛县南长山岛人工林的优势树种黑松和刺槐的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黑松和刺槐人工林乔木层平均碳储量分别为56.81和37.26 t·hm-2,均高于山东省乔木林的平均碳储量(27.62 t·hm-2).坡向是影响海岛乔木碳储量的重要环境因子,林分密度是影响海岛乔木层碳储量的重要生物因子.黑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平均累积速率与树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良好固碳功能的黑松是南长山岛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237.
资源冷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呈极度濒危状态。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江西南风面无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资源冷杉所在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8种,隶属34科47属; 含属种较多的科有杜鹃花科(2属8种)、山茶科(4属6种)、冬青科(1属6种)、樟科(2属5种)、壳斗科(3属4种),占总种数的42.0%; 热带性质的属共占非世界属总数的46.5%,温带性质的属共占48.8%,中国特有分布的属占4.7%; 古老的残遗属和亚热带山地的表征属占有极大的优势。群落乔木层可分为4层,第一亚层和第二亚层的优势种有资源冷杉、南方铁杉、南方红豆杉和多脉青冈等。调查的资源冷杉种群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在群落是该地区的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238.
王益人 《人类学学报》2018,37(4):590-601
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址群、柿子滩遗址群,代表了东亚旧石器时代人类200万年以来从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完整的演化历程。因此,这里成为中国大陆一个非常重要的远古人类演化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区域旧石器考古的回顾,找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并向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贾兰坡、王建、王择义等老一辈考古学家致敬。  相似文献   
239.
目的了解分离自ICU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Ⅰ类整合子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自临床分离12株IRPa,采用PCR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I1和qacE△1-sul1基因)及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12株IRPa中,所检测的17种基因intI1、qacE△1-sul1、oprD、blaIMP、blaVIM、blaTEM、blaSHV、blaOXA-10群、blaCARB、blaPER、blaVEB、blaGES、blaDHA、blaOXA-1群、blaOXA-2群、blaBEL-1和blaCTX-M-1群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IRPa中不存在Ⅰ类整合子,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0.
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宇振荣  杨新民  陈雅杰 《生态学报》2019,39(23):8886-8895
综合景观管理是基于可持续土地管理(SLM)、可持续林业管理(SFM)和水资源综合管理(IWRM)提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法,强调区域整体性、系统性和多功能性。《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还在规划设计阶段,概括分析了《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问题、总体思路和目标、总体布局和生态功能分区、主要任务和工程等,并提出管控、修山、治水、护渠、复绿、整地、扩湿等综合性生态修复策略,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流域水环境生态修复、生态系统保护、土地整治与污染生态修复、重要生态系统保育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科技创新工程,体现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加强综合景观管理,主要包括开展基于“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规划设计,加强“生命共同体”景观特征和生态过程研究,提升实施项目的多功能性,加强工程技术集成应用和研发,加强公众参与与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