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南滑蜥Scincella reevesii 系温暖气候区卵胎生蜥蜴,每年繁殖1次,繁殖季节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平均每只繁殖雌蜥产仔6(3~9)条.雌蜥分娩持续时间为30~ 60 min,仔蜥在产出时包被卵膜.南滑蜥雌体采取高投入的繁殖策略,平均繁殖投入为0.359,平均窝仔投人为0.247.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窝仔数、窝仔重与雌蜥体长呈正相关关系,幼仔重与雌蜥体长不相关;窝仔数与雌蜥的繁殖投入及窝仔投入均成正相关,与分娩时的能耗投入不相关,与幼仔投入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2.
神农架地区位于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的山区,地貌区划属秦岭一大巴山系,这里群峰巍峨,山峦重叠,由于受新构造运动的作用,河流深切,峡谷纵横。区内山脉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上,主峰神农顶海拔3106.2米,是大巴山的最高峰,号称华中第一峰。神农架核心区中元古界和新元古界地层保存完整,其中神农架地层中发育大量保存完好的叠层石,形态多样,纹饰清晰,堪称是一座天然的叠层石自然  相似文献   
143.
中亚热带四种森林凋落物及碳氮贮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路翔  项文化  任辉  彭长辉 《生态学杂志》2012,31(9):2234-2240
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省级森林公园内,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12月(凋落物高峰期)对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氮贮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种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为青冈-石栎林(12.04±3.60)t·hm-2>马尾松-石栎林(11.65±2.15) t·hm-2>南酸枣林(9.12±2.30)t·hm-2>杉木林(8.92±1.80)t·hm-2;凋落叶在凋落物未分解层中所占比例最高,凋落果在4种林分中比例最小(<5%),凋落物各分解亚层现存量规律性不明显;4种森林凋落物C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7.90 ~ 581.34 g·kg-1,N含量的变化范围为5.18~15.48 g· kg-1,C含量变化随凋落物分解程度的加深而下降,且变化极显著( P<0.0001);凋落物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现存量在总凋落物现存量中所占比例与C/N呈负相关;4种森林凋落物C贮量为3.37 ~ 5.69t·hm-2,N贮量为81.52 ~152.18 kg·hm-2;马尾松-石栎针阔叶混交林由于凋落物分解较慢,凋落物现存量较大,林下凋落物层C、N贮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南繁基地标语上述古今两语道出了农作物种子和民生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5.
2012 年6 月在南麂大檑山岛厚壳贻贝增殖区潮间带布设2 个断面,进行潮间带底栖生物调查。定量采集到底栖生物16 种,其中软体动物6 种,藻类、甲壳类各3 种,腔肠动物、多毛类各2 种。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1 592 inds/m2,平均生物量17 326.48 g/m2,以厚壳贻贝的生物量及丰度为最高。大檑山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的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H')、Simpson 多样性指数(D)、Pielou 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 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1.25~1.53、0.46~0.54、0.49~0.75、0.92~1.25,平均值分别是1.48、0.50、0.57、1.13,多样性指数都比较低,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受到中度干扰。底栖生物ABC 曲线分析表明,大檑山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处于稳定状态。厚壳贻贝壳长频数分布分析表明,大檑山岛潮间带厚壳贻贝以1~2 龄为主。  相似文献   
146.
从南方山荷叶分离出一株产鬼臼毒素类似物的内生真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南方山荷叶 (Diphylleiasinensis)的根、根状茎及叶柄部位共分离出 5 4株内生真菌。通过薄层层析(TLC)对 5 4株内生真菌的液体发酵培养物进行了初步分析 ,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做进一步检测 ,得到 1株产鬼臼毒素类似物的内生真菌 (SJ2 1 ) ,经鉴定为纠错青霉 (Penicilliumimplicatum)。  相似文献   
147.
五大连池的火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座南格拉球山的山口里本来有水,被称作“天池”,是不多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这个山口被炸开,水被引走浇田。现在炸开的山口已经被堵上,但是水却无法复得。这张照片也成了绝唱之作。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监测湖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1999~2 0 0 2年15所大型综合医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3772株铜绿假单胞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养-西司他丁的耐药率分别为14 .4 9%、9.5 1%、10 .38%和13.15 % ,不同年度耐药率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同时2 0 0 0~2 0 0 2年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病区的分布以外科病房、内科病房和ICU病房为主。ICU病房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从1999年的10 .2 %升至2 0 0 2年的2 9.7% ,各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5 )。标本分布以痰液分离率最高,伤口分泌物次之,尿液占第3位。结论 该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有逐年增长趋势;要重视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9.
李保贵  朱华   《广西植物》2005,25(6):497-503,554
勐腊南贡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坡类型)1 hm2面积样地上有蕨类31种,在该森林群落草本层中占有 极其显著的地位。这些蕨类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它们属于亚洲热带的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 部分,表现为东南亚热带北缘植物区系的性质,并有热带山地向亚热带山地过渡的特点。在生态表现上,它们 的生活型组成是高位芽蕨类(地生蕨种)占6.45%;地上芽蕨类12.90%;地面芽蕨类32.26%;地下芽蕨类 32.26%;附生蕨类16.13%。由于该地区的季节性干旱气候,高位芽蕨类较少和几种附生蕨类的附生高度也 相对较低,蕨类植物种群的数量与林下空气湿度及土壤表层的湿度一般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0.
利用IKONOS卫星数据和分形方法研究南麂岛土地覆盖状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南麂岛的土地覆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利用具有1米空间分辨率的IKONOS卫星遥感数据,提取南麂岛的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信息,获得草地、灌木林地、庄稼地和居民地等主要土地覆盖类型及其分布图。然后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建立南麂岛土地覆盖类型特性分析模型,从斑块的面积效应、覆盖类型的分形分析、单个斑块的分形分析和覆盖类型分形特征差异显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南麂岛的草地和灌木林地的分形维数较大,而庄稼地和居民地的分形维数较小,说明草地和灌木林地的斑块的结构特征和边界比庄稼地和居民地更为复杂。进一步研究表明,斑块的分形特性与其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