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胡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2):305-306,288
目的:探讨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部位对内毒素(LPS)致HL-60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MTT法确定最适细胞浓度和供试液浓度;ELISA法定量检测LPS预刺激、板蓝根预刺激、LPS与板蓝根同时刺激等三种给药方式作用后TNF-α和IL-8的浓度,观察三种给药方式对内毒素诱导TNF-α、IL-8释放的抑制强度.结果:细胞密度在0.25~2×105cell·mL-1范围时,吸光度与细胞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供试液无毒界限为7.812mg·mL-1;三种给药方式均能显著抑制LPS诱导HL-60细胞释放TNF-α和IL-8,其中供试液与LPS共育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板蓝根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过度释放发挥其抗内毒素作用.  相似文献   
172.
板蓝根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检测仪对提取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共得到22个峰,通过NIS107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5.195,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六酸,约占总量的38.52%.应用GC-MS法分离、分析板蓝根中的挥发油成分,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73.
南草蜥和福建后棱蛇分布北扩至浙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彦 《动物学杂志》2002,37(6):73-74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望东洋(俗名懵懂洋)高山湿地位于该县南面,海拔1352 m,北纬27°42'30"~27°45'20",东经119°41'15",属洞宫山脉中段,东临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与福建省接壤,湿地四周山体环抱,形成椭圆形盘状,总面积60 hm2,是浙江省(亦是华东)最大的典型内陆丘陵高山湿地.  相似文献   
174.
2020年4-6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原县文管所组队对海原县南华山地区进行史前时期遗存专项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27处,其中明确地层的有14处。从地层上看可大致分为18000 BP以后的马兰黄土堆积和24000-18000 BP马兰黄土下部河漫滩相堆积两期,分别以石叶-细石叶工业和小石片石器工业为代表。油坊院遗址第1地点和刘湾遗址断面上发现较厚的灰烬堆积,前者还发现有1处明显的火塘遗迹;测年数据显示,两者年代分别为22000 BP cal和11000 BP cal。此次海原县南华山地区旧石器的发现,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为进一步探讨LGM阶段中国北方旧石器晚期的环境、文化与人群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5.
为了分析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IMPRPAE)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oprD基因变异情况,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5株IMPRPAE,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分析IMPRPAE的耐药性;PCR法扩增基因oprD并测序分析其序列突变类型。IMPRPAE共15株,其中1株oprD基因PCR扩增阴性。余14株阳性菌株进行oprD基因测序发现其中1株无突变,11株有框码移位(其中有2株发现携带插入序列ISPpu21, IS1394),2株有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本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oprD基因突变是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6.
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 125株,筛选亚胺培南耐药株,常规纸片法检测其耐药性,并用E-test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型。结果显示,1 12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计617株,占54.8%;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共计508株,占45.2%。617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00%为多重耐药,而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率仅为13.78%,明显较前者低(χ2=871.15,P<0.05);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MBL表型阳性共126株,阳性率为15.4%,94株(74.60%)表现为VIM-2阳性,10株(7.94%)表现为IMP-1阳性,1株检出OXA-10,〖WTBZ〗且该例菌株同时表达VIM-2。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多为多重耐药,其产MBL的主要基因型是VIM-2。  相似文献   
177.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在GIS平台下研究南大港湿地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的空间格局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飞蝗、芦苇种群均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变异函数曲线都为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范围分别为502m和814m。其次,飞蝗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域内芦苇长势较差(30~70棵.m-2)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块,而在长势较好的西部(>120棵.m-2)、南部(70~120棵.m-2)和极差的北部(<30棵.m-2)几乎没有蝗虫的分布,且蝗虫种群数量与芦苇密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8.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Kadsura 7种21个样品和五昧子属Schisandra 8种14个样品的木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类型、导管一射线间纹孔的排列方式、射线类型、射线细胞形状等性状在科的水平上很稳定,这些共同特征都支持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是比较自然的类群。在五昧子科中发现木材导管单生、具梯状穿孔板、导管壁具梯形排列的纹孔以及木射线异型等原始性状,支持五味子科在被子植物中的原始地位。此外,该科木材还具有单穿孔板导管、导管次生壁具螺纹加厚、具分隔纤维等较为特化的性状状态,这种性状进化水平的异等级现象,使五味子科表现出不同进化水平性状的镶嵌组合。根据木材解剖性状对五味子科进行UPGMA聚类分析,所得结果显示南五昧子属和五味子属在木材解剖特征方面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这与分子系统学的结论一致,表明这两个属关系密切,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通过比较五昧子科与八角科Illiciaceae的木材解剖特征,进一步证明两个科的亲缘关系很近,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Illiciales中独立出来成立五味子目Schisandrales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9.
张渝华 《植物研究》1994,14(2):144-146
本文描述四川南芥属一新种,命名为康定南芥Arabis kangdingensis Y.H.Zhang,并首次报告该材料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28),附染色体照片。  相似文献   
180.
南麂列岛海洋保护区浮游动物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主要研究南麂列岛海洋保护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动态变化及浮游动物数量变化与营养盐的关系。经鉴定共发现,浮游动物98种,主要有2个生态类群:(1)暖温带近海类群,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s)、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拿卡箭虫(S.nagae)等;(2)暖水性外海类群,代表性种类有肥胖箭虫(S.enflata)、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等。结果表明,8月份南麂列岛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出现最高值,9、10月份逐渐减少,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1.78~4.38,平均3.99;保护区内浮游动物数量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与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