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1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458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7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51.
利用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筛选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鲍姆桑黄孔菌菌丝体化合物,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从鲍姆桑黄孔菌大米发酵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原儿茶醛、柚皮素和黄芩素3种化合物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原儿茶醛对SOCS-3因子mRNA表达抑制效果最好,而黄苓素对TNF-α因子mRNA表达抑制效果最佳。原儿茶醛和黄芩素为鲍姆桑黄孔菌中有降血糖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52.
目的:筛选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炭样小单孢菌JXNU-1中核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方法:通过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JXNU-1菌体生长期(36h)和产物合成期(108h)的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和功能分析。结果: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共鉴定出炭样小单孢菌总蛋白质2390个,差异表达蛋白172个,在产物合成期(108h)表达上调76个、表达下调96个。通过蛋白GO和COG注释等功能分析,筛选出12个与抗生素合成密切相关蛋白和5个生物合成基因簇。结论:利用iTRAQ技术筛选出炭样小单孢菌JXNU-1的抗生素合成相关蛋白,为阐明该抗生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奠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3.
郑焕娣  庄文颖 《菌物学报》2015,34(5):799-808
膜盘菌属Hymenoscyphus是无囊盖盘菌中一个种类较多、全球广布的属,世界范围内有160多个种,中国已报道41个分类单元。简要概述了该属真菌在分类学、系统发育、经济价值和个别种类对植物的致病性等方面的现状及进展,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4.
以发酵液对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灵芝S3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对各营养组分的含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含量分别为:乳糖3.04%,蛋白胨0.28%,VB1 0.0047%,抑菌率为91.71%,比基础发酵培养基增加了42.15%。发酵液作用12h后,光学显微镜下镰刀菌菌丝出现膨大和消融等畸变,并出现典型的“念珠状”形态;透射电镜显示镰刀菌孢子内出现大量空泡、原生质收缩,说明灵芝S3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可有效抑制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955.
为了解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翼手目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存现状, 作者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 对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内6个镇(乡)69个洞穴的翼手目动物进行了考察, 发现60个洞穴有翼手目动物栖息痕迹, 其中可以确定具体栖息物种的洞穴有37个。本次调查观察记录到翼手目动物10万余只, 隶属5科15种, 结合文献记载及贵州师范大学动物标本室保存的翼手目动物标本, 确认该地区共有翼手目动物7科24种。11种翼手目动物在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为首次记录, 其中狭耳鼠耳蝠(Myotis blythii)、果树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2种为贵州省翼手目新记录。该地区一些洞穴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 严重影响了洞穴内翼手目动物的生存, 翼手目动物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建议对翼手目动物栖息的洞穴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56.
分泌性蛋白酶是红色毛癣菌致病的潜在毒力因子。在构建红色毛癣菌6个不同时间段cDNA文库的基础上,共获得了9683条uniqueEST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得到了18个可能的分泌性蛋白酶的EST序列,包括4个分泌性肽酶、1个分泌性金属蛋白酶、2个细胞外丝氨酸蛋白酶、1个分泌性天冬氨酸蛋白酶、9个分泌性枯草杆菌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1个空泡丝氨酸蛋白酶。这些分泌性蛋白酶在红色毛癣菌感染过程中可能分别与其获得营养、扩大侵袭范围及激起宿主免疫应答有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红色毛癣菌感染和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和线索。  相似文献   
957.
恶臭假单胞菌NA_1菌株的培养和产酶特性与已报道的产酶菌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IFO 12648和荧光假单胞菌(Psudomonas fluorescens) TN5有所不同, 主要反映在最适碳源及浓度、最适诱导剂浓度和最适培养温度等方面。最适的转化条件是温度为30℃,pH为7.0, 烟酸的浓度为3%。采用初步优化后的条件和流加底物的方式进行4L上罐生产,恶臭假单胞菌NA_1菌株的6_羟基烟酸产率可达到108.39g/L。  相似文献   
958.
中国角菌甲属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鞘翅目,拟步甲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的角菌甲属Ischnodactylus Chevrolat,1877进行了分类整理,给出了已知种的识别检索表并描述了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尖角角菌甲,新种Ischnodactylus storthus sp.nov.(图1 ~10)正模♂,海南乐东尖峰岭, 2007-05-17 ,巴义彬和朗俊通采。副模: 2 ♂♂,2♀♀,记录同正模。新种在外形上与台湾角菌甲I.formosanus Gebien,1925近似,两者的主要区别为: 1)前者身体较宽短,而后者则较长; 2)前者额角基部粗大,端部具毛;而后者的额角弱S形弯曲,端部无毛; 3)前者鞘翅斑纹小,呈蝶结状,位于第2 ~5行间;而后者翅斑大,非蝶结状,位于第2 ~8行间。词源:种名取自额中央有1对并列的钉状齿。  相似文献   
959.
脱硫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脱硫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专一性脱硫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为出发菌株, 利用pPR9TT穿梭质粒构建脱硫操纵子表达载体, 转化原始菌培养得到1株多拷贝脱硫基因的脱硫工程菌R-8-1, 并对其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生物催化脱硫反应条件下, 工程菌的脱硫活性达到6.25 mmol DBT/g dry cell/h, 是原始菌的2倍; 柴油的脱硫试验表明, 在12 h内工程菌静息细胞能将柴油硫含量从310.8 mg/L降至100.1 mg/ L, 脱硫率达到68%, 而原始菌为53%。进一步比较了重组质粒pPR-dsz在工程菌株中传代的稳定性, 试验表明pPR-dsz在工程菌株R-8-1中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此研究为生物脱硫提供了1株优良的工程菌株, 并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0.
杜仲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重要的水土保持经济树种,为了阐明人工杜仲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特征及其与降雨特征的关系,2002-2005年在典型的杜仲人工林设置径流小区,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研究区主要以降雨量(R)<25 mm、降雨强度(I)<5 mm·h-1的降雨为主;2)降雨量(R)、降雨量与降雨强度的乘积(R·I)、降雨侵蚀力(R30)与土壤侵蚀量和径流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对特定的降雨条件下的坡面侵蚀进行预测的时候,用R30进行预测比用R·I更接近通用土壤流失方程降雨影响因子的内涵;3)对杜仲人工林径流深(Rd)与降雨侵蚀力(R30)的乘积(Rd·R30)与土壤侵蚀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者达到极显著线性相关性(r=0.685,P<0.01),比单一用径流进行坡面侵蚀预测更符合水蚀产沙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