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从异常核型人胚胎干细胞系中分离两种不同X染色体失活(XCI)状态的细胞,建立亚系,并进行对其XCI状态特征和多能性标记进行鉴定。方法:G显带鉴定人胚胎干细胞系ch HESC-3早晚期代数细胞的核型,H3K27me3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早晚期ch HESC-3表观遗传差异,RT-PCR检测早晚期ch HESC-3中XIST基因的表达。利用单细胞克隆的培养分选亚系,H3K27me3、RNA polymeraseⅡ以及DAPI三种标记的共染后每种表观标记各选两株进行RT-PCR,检测两种亚系中XIST基因的表达。并对这四株细胞进行干细胞标记鉴定。结果:G显带结果证明早期ch HESC-3为正常核型,晚期代数核型为异常核型,牵涉到8条染色体的复杂结构变异。H3K27me3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异常核型ch HESC-3中有部分细胞出现了H3K27me3凝集点,而正常核型细胞中未发现。正常核型细胞(ch HESC-3N)没有XIST基因表达,异常核型细胞(ch HESC-3C)中有表达。在RNA polymeraseⅡ着色缺口中发现H3K27me3凝集点的细胞亚株XIST基因表达阳性,polymeraseⅡ着色缺口中未发现H3K27me3凝集点的细胞亚株XIST基因表达阴性,XIST阳性和阴性细胞各选两株进行多能性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结论:成功从异常核型人胚胎干细胞系中分离两种不同XCI状态的细胞并建立亚系,两种表观类型的亚系均保持多能性标记并能在长期培养中保持各自特性。  相似文献   
122.
现生珊瑚在海洋里五光十色,人称海石花,实际上珊瑚仍然是一类相对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相似文献   
123.
河南南湾水库浮游硅藻的种群结构与水质污染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辛晓云 《生态学杂志》2003,22(5):125-126
通过对南湾水库6个采样点浮游硅藻分析,该水库硅藻61个种及种下分类单元。用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E)及硅藻优势种生态谱分析,对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南湾水库水质属清洁-轻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124.
未培养微生物研究:方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微生物仍是未培养的,称之为未培养微生物或微生物"暗物质"。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特征,加深对环境中微生物参与的生态学过程的理解,还有利于重构生命之树,揭示微生物的进化历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未培养微生物是发现新基因资源和新活性物质的巨大宝库。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培养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从环境中直接破译未培养微生物的遗传信息,并实现培养逐渐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技术或两者结合运用,研究环境中未培养微生物的主要方法和挑战,总结分析了目前已经解析的未培养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并对未来研究的机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5.
作为浅水湖泊的重要特性之一,由风浪等动力作用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对浮游藻类的初级生产力、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长季节(5-6月)在太湖梅梁湾湖岸的中宇宙模拟实验,比较在同样的外源负荷下浮游藻类对不同的沉积物再悬浮程度的影响特征,以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实验在约250L的大桶中进行,通过位于沉积物-水界面的水泵的动力作用,模拟了三个不同程度沉积物再悬浮:无再悬浮即对照、弱悬浮和强悬浮程度。实验结果显示:(1)对照、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悬浮物浓度呈显著性梯度变化,平均值分别为5、30、40 mg·L-1,水下20cm光密度分别为表面光密度的80%、35%和25%。TN和TP在悬浮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物可利用的各种溶解性营养盐形式对再悬浮的响应特征不明显。(2)浮游藻类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再悬浮的响应显著。对照组的Chla在整个实验阶段都很低,强悬浮组和弱悬浮组的平均Chla分别5倍和2倍于对照组。实验初始浮游藻类群落种类多样性低,优势种群主要为隐藻(隐藻属Cryptomonas spp.和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再悬浮处理显著促进了隐藻的生长,但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优势种群演替为微小型种类蓝隐藻和绿藻门的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 sp.)。(3)以相对丰度为统计数据,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再悬浮的响应显著,弱悬浮和强悬浮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的枝角类大型种类溞属(Daphnia spp.)丰度显著高于再悬浮处理组,枝角类小型种类象鼻溞属(Bosmina spp.)和网纹溞属(Ceriodaphnia spp.)、轮虫丰度则呈相反趋势。可见,再悬浮促进了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和水下光照的衰减,还影响了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使其向摄食藻类能力较差的种类演替,从而在上行(bottom-up)和下行(top-down)两个方面影响了浮游藻类的现存量和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26.
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SC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原料,通过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培养,使大豆乳清废水中的营养成分被酵母菌吸收利用,从而使菌体生长繁殖产生单细胞蛋白。单细胞蛋白(SCP)产量为8.7 mg/mL,蛋白含量为51.3%;且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3.4%,达到了国家乳清废水的标准,从而实现了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7.
李纯厚  林婉莲 《生态学报》1995,15(2):142-147
利用35μm、64μm、90μm和360μm等不同大小孔径的筛绢网过滤湖水进行了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牧食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浮游地浮游细菌总滤过度为180.19ml l^-1H%-1,摄食率为0.40μgCl^-1h^-1.90μm以下的个体为原生动物和轮虫,它们组成了群落总生物量的75%,其对细菌的牧食力占总牧食 力的44.8%,大于360μm的浮游动物(主要是甲壳动物)的牧食力占总牧食力的3  相似文献   
128.
2013~2014年对东洞庭湖浮游藻类种类组成和种群密度进行了取样调查,对其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共鉴定出该水域浮游藻类8门65属159种(含变种和变型),较前人有所增加,其中硅藻种类数量增幅较大;2)浮游藻类的平均密度为每升6.14×10~4个,平均生物量为0.20 mg/L,平均密度和生物量调查结果较前人均偏小;3)优势种主要有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等16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4)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总平均值为4.11;Margalef丰富度指数总平均值为5.58;在季节变化上呈现出一致的趋势,均为3月11月6月9月,枯水期的物种多样性高于丰水期。Pielou均匀度指数总平均值为0.63。各采样点相比,八仙桥和扁山的多样性指数较小,荆江口最大;5)位于东洞庭湖东侧各采样点群落结构较为相似,与位于西侧和新墙河的样点差异较大;冬春季节的群落结构与夏秋季节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9.
转录调控进化在真核生物的表型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基因转录调控元件,包括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和转录因子的进化特点,然后阐述了转录调控进化在生物体进化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转录调控进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0.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小卫星DNA多态性,微卫星DNA多态性,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DNA以及单链构象多态性的形式机理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