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7篇 |
免费 | 217篇 |
国内免费 | 1825篇 |
专业分类
53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29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250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228篇 |
2006年 | 239篇 |
2005年 | 218篇 |
2004年 | 212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92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102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热休克蛋白60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 HSP60)是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的分子伴侣蛋白,对于维持线粒体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可或缺.线粒体中的HSP60可作用于凋亡相关因子而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并且能够减少线粒体产生氧自由基;胞浆中的少量HSP60亦可通过与凋亡相关因子的相互作用等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相反,在某些刺激因素作用下或者HSP60细胞定位异常时,HSP60可产生促凋亡效应.HSP60在细胞凋亡中的双重作用及其对于肿瘤等疾病诊治的意义已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2.
在发现利用钙离子螯合剂EGTA螯合细胞外钙离子(Ca 2 )后,可以显著抑制促滤泡(激)素(FSH)刺激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并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假设该特异性反应是通过Ca2 影响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AC)发挥作用的,因为Ca 2 具有激活ACVIII的作用.通过RT-PCR和Northern印迹检测大鼠不同阶段卵巢组织中ACVIII的表达.结果表明,虽然Ca2 可以调控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但不同阶段的卵巢组织中均检测不到ACVIII的mRNA.实验间接提示了Ca2 促进颗粒细胞成熟的作用不是通过ACVIII发挥作用的,而可能是通过其他AC同工酶或其他Ca2 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植物叶发育调控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植物的营养生长阶段,叶原基从植物地上部分顶端分生组织的周边区形成,在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程序的指导下,最终发育成叶。近年来,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鉴定和克隆了一批参与叶发育调控的关键基因,植物激素在叶原基的诱导和叶形态建成中也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鉴定调控叶发育的新基因并且解释叶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了解基因调控和植物激素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4.
粉防己碱拮抗豚鼠庆大霉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粉防己碱 (Tet)在庆大霉素 (GM)急性肾损伤中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豚鼠分为对照组、Tet组、GM组和Tet+GM组 ,于第 1 1d留取尿标本和肾组织 ,测定尿中NAG活性 ,观察肾组织学改变 ,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Actin和TGF β1 在肾脏的表达。结果 :光镜和电镜显示Tet+GM组肾脏病理变化比GM组轻 ,细胞凋亡也明显少于GM组。Tet+GM组NAG活性比GM组低 (P <0 .0 1 ) ,而TGF β1 和Actin的表达在Tet +GM组高于GM组(P <0 .0 1 )。结论 :Tet能明显降低GM所致的急性肾损伤时NAG活性 ,减少Actin的破坏和细胞凋亡 ,诱导内源性TGF β1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 ,对GM急性肾损伤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5.
巨噬细胞免疫调变信号:Raf-1,MAPK p44,MAPK p42和p38 MAPK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巨噬细胞免疫调变机理,我们应用LPS和PMA处理小鼠抑制性巨噬细胞,观察到Ras下游信号分子Raf-1,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 p44,MAPK p42和p38 MAPK均被活化,发现forskolin能增强p38 MAPK的活性,进一步提示PKC和PKA途径增强了p38 MAPK的磷酸化效应,为我们了解LPS如何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6.
Vero细胞法测定DTP疫苗中白喉类毒素的效价与家兔皮内中和法(简称NT法)所得结果两法之间有一种平行关系,并且有很好的相关性,r=0.93。但Vero细胞法测得平均值低于NT法,二者之间的平均比率为0.287,S=0.089。本试验结果与1995部颁规程NT法0.25IU/ml相比,确定了Vero细胞法以0.07IU/ml作为检定吸附DTP效价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137.
There has been a surge of diagnosi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over the past decade. While large, high powered genome screening studies of children with ASD have identified numerous genetic risk factors, research efforts to understanding how each of these risk factors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autism has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Revealing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se genetic risk factors affect brain development and predispose a child to autism requires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neurobiological changes underlying this devastating group of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at multifaceted molecular, cellular and system levels. It has been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normal trajectory of neurodevelopment is compromised in autism, in multiple domains as much as aberrant neuronal production, growth, functional maturation, patterned connectivity, and balanced excitation and inhibition of brain networks. Many autism risk factors identified in humans have been now reconstituted in experimental mouse models to allow mechanistic interrogation of the biological role of the risk gene. Studies utilizing these mouse models have revealed that underlying the enormous heterogeneity of perturbed cellular events, mechanisms directing synaptic and circuit assembly may provide a unifying explanation for the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behavioral endophenotypes seen in autism, although synaptic perturbations are far from being the only alterations relevant for ASD.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synaptic and circuit abnormalities obtained from several prevalent mouse models, particularly those reflecting syndromic forms of ASD that are caused by single gene perturbations. These compiled results reveal that ASD risk genes contribute to proper signaling of the developing gene networks that maintain synaptic and circuit homeostasis, which is fundamental to normal brai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9.
海滨滨麦叶片和根对不同厚度沙埋的生理响应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台海岸抗风沙植物滨麦为研究材料,通过对不同厚度沙埋下其叶片和根部抗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变化的分析,探讨了叶片和根部对沙埋生理响应的差异。试验按滨麦成株株高(约40 cm)对其进行了轻度沙埋(在株高1/4处)、中度沙埋(2/4处)和重度沙埋(3/4处)。在沙埋第6天,分别测定了不同厚度沙埋处理下,植株各段叶片和根抗氧化酶活力、MDA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沙埋均加速植株生长。与对照相比,经轻度、中度沙埋处理6 d,叶片平均MDA含量增加,在重度沙埋下降低。不同厚度沙埋6 d,叶片平均SOD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CAT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但不同厚度沙埋均使沙上叶片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和CAT活力增加,尤其是叶片顶部增加最为明显,使沙下叶片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CAT活力下降,导致同株沙上和沙下叶片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和CAT活力差异显著(P0.05)。与叶片相比,根中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和CAT活力较低,而POD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并与叶片差异显著(P0.05)。不同厚度沙埋6 d,滨麦根中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较小,可溶性糖含量和CAT、POD、SOD活力略有降低。研究表明,滨麦根和叶片对不同厚度沙埋的生理响应不同。沙埋直接作用于叶片并诱发叶内氧自由基积累,但叶片通过快速激活的抗氧化酶保护系统(CAT、SOD)维持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以及渗透调节物(脯氨酸、可溶性糖)的积累维护细胞水分代谢平衡,并满足能量的需求和快速生长。但在不同厚度沙埋下,由于根系不受沙埋直接影响而生理变化较小,并且还维持较低的膜脂过氧化水平,这可能是根能维持正常的吸水输水功能并在沙埋处理过程中和沙埋后地上叶片快速生长摆脱沙埋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应用~23Na-NMR波谱技术,研究了Na~(+)、Ca~(2+)、Cu~(2+)和Zn~(2+)与人体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引入两位快交换模型,拟合计算获得了Na~(+)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和处于结合状态Na~(+)的相关时间;实验表明Ca~(2+)能与Na~(+)竞争同HSA结合,拟合计算获得了两者与HS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的比值,棕榈酸钠能增强Ca~(2+)同Na~(+)竞争与HSA结合的能力;从实验上未能观察到Cu~(2+)、Zn~(2+)能同Na~(+)竞争与HSA相互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