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2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2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静脉胰岛素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T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尿酮体转阴、PH恢复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用血必净治疗,可能与其有效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22.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但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复杂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并不明确,该疾病发生的炎症学说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对单核细胞及其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寻找该疾病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23.
一种免疫生物传感器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F0F1-ATP酶旋转分子马达和免疫技术相结合,建立免疫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首先pH变化敏感荧光物质F1300标记到色素体(chrom atophore)的内表面,然后在F0F1-ATP酶上连接β亚基抗体-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抗复合体,得到可以捕获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免疫生物传感器。传感器上负载菌量不同,酶活性不同,酶活变化以pH敏感的荧光探针来感应,最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检测不同菌量负载下的荧光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ATCC 15313)的检测时间为4.5 h,检出浓度为100 CFU/孔。 相似文献
224.
225.
依赖PrfA转录调控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C启动子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点与转录调控因子PrfA蛋白之间的关系,应用PCR定点突变和重组PCR技术缺失了该菌毒力基因inlC启动子上可能与PrfA蛋白结合以及诱发转录起始相关的碱基序列,构建了一系列突变启动子与lacZ报告基因融合表达质粒,使lacZ基因的表达置于inlC突变启动子下,并分别电转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野生株P14、PrfA蛋白高表达突变株P14a和prfA基因等位缺失突变株A42中,检测相应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位于inlC启动子转录起始点下游22bp处的一段17bp的类似PrfA蛋白结合序列TTAACAGCGTTTGTTAA并没有增强和抑制PrfA转录调控活性的功能;甚至将其改造成“完美的”PrfA蛋白结合序列TTAACATTTGTTAA后,也不影响inlC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地表达;但是,如果缺失inlC启动子上原始的PrfA蛋白结合序列,则使inlC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完全丧失;另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C和plcA依赖于PrfA的转录活性的表达也与启动子上PrfA蛋白结合区(PrfA-box)距离-10区的碱基个数有关:最适为22或23bp,长于23bp或短于22bp的突变启动子的依赖PrfA的转录活性大大降低,甚至没有活性。说明除PrfA蛋白结合序列外,受PrfA调控的毒力基因启动子上还可能存在其它尚未阐明的结构和序列影响PrfA蛋白的结合以及启动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226.
利用转座子Tn917构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形成突变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形成相关基因和调控因子的分离和鉴定是阐明其菌膜形成分子机理的基础。利用原生质体转化这一方式,将带有转座子Tn917的质粒pTV1OK成功地转进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诱导Tn917转座,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Tn917插入突变库,转座率为10-7。经96孔细胞培养板筛选发现,菌株LM49形成菌膜能力明显大于野生型。该菌株在细胞培养板中培养4d后形成的紫色圆环的颜色明显深于野生型。用Tn917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只有以该突变株的DNA为模板才能得到相应大小的扩增产物,证实该菌株基因组中有Tn917插入。Tn917的插入使菌株LM49的菌膜形成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27.
目的 分析2019年辽宁省市场出售食品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污染情况,初步确定该菌易引起的高危食品种类,为食品风险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从我省13个监测点中共抽取753份不同种类食品样本,根据国标法GB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对样本进行L.monocytogenes菌株的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样品中检出L.monocytogenes 22株,检出率为2.9%(22/753)。污染最严重的是冷冻鱼糜制品9.4%(12/128),其次为预制半成品3.6%(8/221)和熟肉制品1.0%(2/196)。结论 辽宁省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L.monocytogenes污染,尤以冷冻鱼糜制品污染较为突出,应继续加强对市售食品L.monocytogenes的检测及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228.
229.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食物源性的致病菌,在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包括新生儿、孕妇、老年人以及移植术后免疫缺陷患者中引起菌血症和脑膜脑炎。该菌在健康人群中可以引起急性、自限性、发热性胃肠炎。目前至少有7次由于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源性胃肠炎的暴发流行。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97年,受累人数达1566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