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1.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单核巨噬细胞(MC/MP)浸润,MCP-1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UUO组,苦参素治疗组。治疗组在UUO的基础上每天以苦参素100mg/Kg腹腔注射。各组于术后第14d分别处死5只大鼠。用PAS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间质ED-1阳性的MC/MP细胞浸润,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结果 苦参素治疗组肾间质MC/MP细胞浸润数及MCP-1,ColⅠ的表达显著低于UUO组,肾小管变性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 苦参素可下调UUO大鼠肾间质MCP-1的表达,减少MC/MP细胞浸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2.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种肠道病原微生物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运用多重PCR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和鉴定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的方法。方法:分别选取伤寒沙门氏菌染色体ViaB区域中编码调控Vi抗原表达的基因(vipR)、痢疾杆菌编码侵袭质粒抗原H基因(ipaH)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溶血素基因(hlyA)设计引物和探针,探针3'端进行氨基修饰,下游引物标记荧光素Cy3。在优化的PCR和杂交反应条件下,进行三重PCR扩增,产物与包括3种致病菌特异性探针的基因芯片杂交。在评价基因芯片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之后,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只有3种目的致病菌的PCR产物在相应探针位置出现特异性信号,其他阴性细菌均无信号出现;3种致病菌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103CFU/mL;检测30例临床样本的结果与常规细菌学培养结果一致。结论:所建立的可同时检测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的基因芯片方法快速、准确,特异性高,重复性好,为3种肠道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培养恒河猴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MDM)的方法。方法用肝素钠抗凝管采集成年恒河猴(Macaca mulatta)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同时用无抗凝剂采血管采集同一只猴外周血,自凝后分离血清。将猴PBMCs置于Cell BIND Surface的96孔(0.8×106个细胞/孔)或48孔培养板(3×106个细胞/孔)中,用含不同百分比的猴自体血清或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CS)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后洗弃未贴壁细胞,加入含有猴自体血清或FCS的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7 d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分化良好的猴单核巨噬细胞贴壁能力强,占据板底大部分区域。胞体形态多样,多数呈长梭形。用巨噬细胞标记受体(CD14)抗体染色判断细胞纯度。并用细菌内毒素(LPS)刺激分化的巨噬细胞,检测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此外,用猴艾滋病毒(SIVmac17E-Br、SIVmac251)和人-猴嵌合体艾滋病毒(SHIV KU-1)感染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检测病毒在猴巨噬细胞中的复制。结果在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条件下,大多数(85%)猴单核细胞能在24 h内贴壁,体外分化5~7d后,猴巨噬细胞纯度大于96%。相比而言,含较高浓度(4%,8%或10%)猴自体血清或FCS的RPMI 1640培养基对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作用较差。分化良好的猴巨噬细胞对LPS刺激敏感,可产生多种巨噬细胞炎性因子。此外,这些细胞对SIV或SHIV均易感,产生感染性病毒。结论含2%猴自体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适于原代猴单核细胞的贴壁和分化。该方法简单、花费少,无需生长因子,且分化效果好,是培养猴艾滋病毒及开展相关免疫学实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基质金属蛋白2)、MMP-9(基质金属蛋白9)、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60例,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TBM组)、化脓性脑膜炎组(PM组)、真菌性脑膜炎组(CM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VM组)各15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检测5组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采用ELISA法检测其脑脊液及血清中MMP-2、MMP-9、MCP-1的表达,并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和VM组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BM组、PM组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水平均高于CM组和VM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和VM组的脑脊液糖水平、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TBM组、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氯化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四组与对照组在脑脊液氯化物水平以及G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TBM组、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TBM组、P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CM组、VM组以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PM组、CM组、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BM组、PM组、CM组以及VM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与GCS评分负相关(相关系数r=-0.859~-0.574,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与GCS评分相关,动态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MMP-2、MMP-9、MCP-1表达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研究熏鸡加工过程中大肠菌群数、大肠埃希菌数和常见致病菌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环节抽样进行大肠菌群计数、大肠埃希菌计数、沙门氏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掌握熏鸡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分布。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和熏鸡生产流程,研究熏鸡加工过程中生产原料环节和熏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作用。  相似文献   
26.
Xu CY  Li S  Shao K  Zhang RL  Hao W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1,27(3):274-5, 283, 379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酒精中毒后脑组织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R2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急性酒精中毒模型,用SYBR Green I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动态定量监测脑组织中MCP-1与CCR2 mRNA在急性酒精中毒后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变化.结果:息性酒精中毒后6h脑组织MCP-1 ...  相似文献   
2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革兰阳性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的报道显示出该菌耐受抗生素的能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为了探讨其耐药机制,对Sigma B(σB,李斯特菌中应对环境胁迫的主要调控因子)在抗生素耐受性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检测和比较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EGDe和其σB缺失突变菌株EGDeΔsigB对盘尼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利福平、硫酸庆大霉素、四环素盐酸和红霉素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测定的MIC的基础上,利用MTT(噻唑蓝活体染色法)法比较EGDe和EGDeΔsigB在1×MIC、2×MIC和8×MIC的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3种抗生素中的生长活性。EGDe对盘尼西林青霉素(0.16μg/mL)、四环素盐酸(0.25μg/mL)和硫酸庆大霉素(0.5μg/mL)的MIC高于EGDeΔsigB(分别为0.08、0.125和0.125μg/mL);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的MIC 2种菌株没有差别,分别为0.19、0.125和0.032μg/mL;与EGDe相比,EGDeΔsigB在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利福平培养基中的生长活性较差,对抗生素的抑制更为敏感,而且随着这3种抗生素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也随之增强。Sigma 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抗生素的耐受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EB病毒抗体VCA-IgM、VCA-IgG、EA-IgG、EBNA-1-IgG及EBV-DNA载量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0例传单患儿和25例健康儿童血清中EBV四种抗体及PCR荧光定量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载量。结果传单患儿组EBV-DNA的阳性率为87.14%(61/70),对照组阳性率为8.00%(2/25),传单组与对照组EBV-DN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BV抗体检测中,传单组的VCA-IgM阳性率最高,达91.43%(64/70),对照组VCA-IgM全部阴性。传单组EB病毒VCA-IgM和EBV-DN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7.1%。结论 EBV抗体和EBV-DNA载量检测对儿童传单的诊断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VCA-IgM抗体和EB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儿童传单的临床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报道儿童EBV感染所致的临床疾病谱与年龄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EBV感染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EBV-VCA-IgM或EBV-DNA-PCR诊断的690例儿童EBV感染的疾病分布和年龄分布特点.结果EBV感染儿童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422例,占61.16%,非典型EBV感染268例,占38.84%.非典型EBV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为191例,占非典型EBV感染的71.27%.其他为皮炎或口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泻病、川畸病、肠系膜或颈淋巴结炎、肾炎或肾病和CNS感染等.EB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呼吸道感染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EBV感染男女比为1.79:1.结论儿童EBV感染所致疾病多样,累及系统多,非典型表现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呼吸道感染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0.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和电穿孔法转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分离纯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转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基于HISTOPAQUE的密度梯度离心及抗体标记纯化的方法分离单核细胞,并以电穿孔技术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质粒、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小干扰RNA。结果:基于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CD14的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得到了高纯度(89.95%)的外周血单核细胞;GFP荧光照片显示GFP表达质粒的转染效率为60%~70%;免疫印迹显示TRAF6的表达抑制(90%)下调了脂多糖(LPS)对JNK的激活,说明通过电穿孔技术有效递送了TRAF6小干扰RNA,表明单核细胞若缺少TRAF6将抑制LPS-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建立了一种高效的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原代单核细胞的方法,且应用基于NucleoFectorⅡ的电穿孔技术实现了对此原代单核细胞的高效转染,为进一步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