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为探究紫锥菊提取物及酚酸化合物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采用Born比浊法,以聚集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为指标评价。同时采用分子对接方法,选择凝血因子V(F5)、凝血因子VIII(F8)及凝血因子XI(F11)与酚酸类化合物进行虚拟对接,研究其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作用靶点。结果表明化合物S-1~S-10及其提取物对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S-6与靶点的结合位点更多,选择性更强。紫锥菊中酚酸类化合物及其提取物在体外均显现出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为紫锥菊体内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2.
受过度放牧等干扰因素的影响,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在高寒草甸逐渐扩张成为优势种而被称为“退化指示种”,从而威胁生态系统功能和养分循环。然而,黄帚橐吾扩张引起的凋落物比例增多,对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尚不清晰。凋落物分解连结着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于系统功能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三江源区黄帚橐吾为优势种的高寒草甸中,设置黄帚橐吾和其他物种凋落物的多梯度混合分解试验,测定黄帚橐吾和其他物种凋落物的重量损失和氮释放,分析黄帚橐吾生物量增多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解1年后,黄帚橐吾重量损失及氮素释放较其他物种更缓慢;(2)随着黄帚橐吾生物量比例的增加,凋落物整体重量损失及氮素释放显著降低;(3)混合凋落物中黄帚橐吾能限制其他物种的分解,这种拮抗效应进一步延缓了混合凋落物的分解。综上,高寒草甸黄帚橐吾扩张引起的凋落物生物量增多通过延缓凋落物分解及氮释放,阻碍土壤养分输入,进而对草地碳氮循环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43.
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长裂太行菊(O.longilobus),为太行山特有多年生崖壁草本植物,菊科(Compositae)重要野生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生态价值。为确定适合两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策略,该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物种基因组大小、杂合率、重复序列及GC含量等信息。结果表明:(1)流式细胞法估算太行菊基因组大小约为2.1 Gb,长裂太行菊基因组大小约为2.4 Gb。(2)高通量测序修正后太行菊基因组大小为3.13 Gb,重复序列比例为84.35%,杂合度为0.99%,GC含量为36.56%;长裂太行菊基因组为3.18 Gb,重复序列比例为83.83%,杂合度为1.17%,GC含量为36.62%。(3)初步组装后GC含量分布及平均深度存在异常,出现分层现象,可能是两物种基因组杂合率较高所致。综上结果表明,太行菊、长裂太行菊均属于高重复、高杂合、大基因组的复杂基因组,建议使用Illumina+PacBio测序组装策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相似文献   
344.
本文发表了紫苑属一新种即菊柴胡Aster juchaihu Z.Y.Zhu et B.Q.Min.sp.nov.  相似文献   
345.
在自然界中,菊糖(inulin)是作为菊科和某些禾本科作物的贮藏物质而存在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thus)、菊苣(Cichorium intybus)、大丽花(Dahlia pinnata)和牛蒡属植物(Arctium)等都是重要的菊糖来源。菊糖的化学本质是通过线性的β-2.1糖苷键连接的果聚糖。--菊糖分子的每一链长约25-30个果糖单位,末端连接一葡萄糖残基,分子量大约为3000-5000。菊糖的链长与分子量的大小因不同的植物、收获季节及作物的成熟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346.
动物的声学信号在信息传递和维持社群稳定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占据夜空生态位并集群生活的蝙蝠,它们日间栖息于几乎没有光照的洞穴中。这些夜行性蝙蝠主要借助声信号介导重要生活史事件,包括生殖、觅食、通讯和空间导航等。分娩是动物生殖活动中的关键一环,决定了后代甚至母体的生死。一直以来野生动物的分娩行为,特别是分娩叫声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和中菊头蝠(R. affinis)为研究对象,捕捉并录制其在分娩过程中的声信号,进而开展声谱分析和统计分类。研究发现,大菊头蝠和中菊头蝠在分娩过程中分别发出了6种和4种类型的交流声波。基于子集验证的判别式分析表明,大多数的音节类型都被正确划分。纳入多种声学参数的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不同音节类型在三维图像中差异显著。此外,欧几里得距离分析发现,种间的叫声差异远大于种内的叫声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揭示夜行哺乳动物的叫声功能和发声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7.
菊叶薯蓣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植物名称 菊叶薯蓣 (Dioscoreacamposita)。2 材料类别 带芽的嫩茎段。3 培养条件 培养基 :(1 )MS 6 BA 2mg·L-1(单位下同 ) IAA 0 .2 ;(2 )MS NAA 5 6 BA 0 .5 ;(3)MS 2 ,4 D 4 KT 0 .2 ;(4)MS 6 BA 0 .2 NAA 2。以上培养基均含3%蔗糖、0 .8%琼脂 ,pH 6 .2 ,培养温度 2 6~2 8℃ ,光照 1 0h·d-1,光照度 2 0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材料的制备与接种 从盆栽于室内的(室外的污染极高 )生长旺盛的植株上剪下新发出的嫩茎段 ,用中性洗涤剂浸泡 ,并不断摇…  相似文献   
348.
PP333及矮壮素对地被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1/2MS+NAA0.1mg·L-1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1mg·L-1的PP333,对地被菊试管苗有促进生根、抑制小苗节间伸长、延缓生长的作用,由此长成的小苗健壮,茎粗叶茂,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49.
中国翼手类新记录——马氏菊头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 年9 月8 日, 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白龙洞(24°12′N , 103°21′E) 获得一号蝙蝠标本, 雄性(共捕捉和测量了7 个此种蝙蝠的个体, 但鉴于数量稀少, 故仅保留一只个体用来制作标本, 其余测量后放飞) , 经鉴定为马氏菊头蝠, 为中国新记录。本文给出了这种蝙蝠的特征描述和相关测量数据, 并对这种蝙蝠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50.
何振兴 《广西植物》1985,(2):141-145
本文提出了三七适宜收获年龄和时期,因地制宜的加工方法,栽培中选择圆锥形块根以及注意调节荫蔽度等措施,为发展三七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