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布比卡因局部阻滞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所致的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M组)与局部阻滞组(B组)各60例,其中药物治疗组采用杜冷丁加阿托品治疗,局部阻滞组采用布比卡因行痛区局部阻滞,两组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镇痛起效时间、缓解时间等疗效指标。结果:局部阻滞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药物治疗组,不良反应也比药物治疗组少。疼痛起效时间及缓解时间,局部阻滞组均明显短于药物治疗组。结论:布比卡因局部阻滞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所致的肾绞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以杜冷丁加阿托品为代表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术前诊断为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病变伴右肾积水的42岁女性患者,行下腹正中切口,探查右侧输尿管开口处可见淡黄色息肉样病变,突入膀胱,输尿管下段增粗并全程扩张积水,行输尿管下段并膀胱袖式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术后复查B超示右肾积水较术前恢复,术后予抑那通3.75mg/28d,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对于输尿管占位并上尿路积水的女性患者,除考虑肿瘤外还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是治疗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伴肾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3.
张涛  陈磊  张怡靓  李楚彦  陈仁义 《生物磁学》2011,(24):4831-4833
目的:研究脊髓中IL-6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SNL模型,以ELISA法检测脊髓IL-6含量。鞘内分别给予外源性IL-6,以及IL-6的中和抗体以拮抗内源性的IL-6,观察大鼠对热刺激的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ies,PWL)。结果:①SNL手术后3天和7天,脊髓IL-6水平明显上调(P〈0.05)。②手术7天后给予外源性IL-6不能明显引起假手术组的PWL变化,但是与给予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和SNL组相比,给予IL-6的SNL组PWL明显下降(P〈0.05)。③手术7天后给予IL-6的中和抗体不能引起假手术组的PWL改变,但是与给予生理盐水的SNL组相比,给予中和抗体的SNL组PWL明显上升(P〈0.05)。结论:IL-6在脊神经结扎模型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促伤害性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所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SNL模型,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鞘内给予米诺环素100μg、在手术后鞘内给予IL-6的中和抗体0.03μg、手术后鞘内联合给予两种药物,观察给药3天各组大鼠热刺激的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ies,PWL)。结果:①SNL手术前后给予米诺环素都可以提高大鼠的PWL(P<0.05),但SNL手术前给药对大鼠PWL的提升明显高于手术后给药(P<0.05)。②手术后给予IL-6的中和抗体可以有效提升SNL组的PWL(P<0.05),但是还是比给予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大鼠的PWL明显减少(P<0.05)。③手术后联合给予两种药物可以明显逆转SNL组的PWL(P<0.05)。④联合给药对大鼠PWL的提高明显高于SNL手术后给予米诺环素组和给予IL-6的中和抗体组(P<0.05),但与手术前给予米诺环素组的PW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鞘内联合给予米诺环素和IL-6的中和抗体对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斜仰截石位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6例,平均年龄(47±15)岁,结石位于左侧20例,右侧16例.结石最大径1.5-3.0 cm,平均(2.0± 1.0) cm.该体位摆放完成后患者整体成一斜向截石位.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先行URSL,将结石击碎成若干较大碎石块,结石或碎石块上移达接近肾盂水平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16F或24 F,用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碎石.结果:36例均穿刺成功并能良好耐受手术,患者无因体位不适终止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75± 25) min.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1.6 %(33/36),残留结石3例,其中行二期手术取尽结石1例.术后高热2例.无胸膜、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斜仰截石位URSL联合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总结临床泌尿外科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优越性以及对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通过对112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在泌尿外科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的疾病类型、手术结果、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概括性总结.结果:输尿管支架管在临床泌尿系统疾病中以肾及输尿管结石以及尿路梗阻较多(P<0.05),分别为48例(42.9%)及41例(36.6%);术中输尿管支架管放置均成功,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膀胱刺激、血尿(P<0.05),分别为51例(45.5%)及45例(40.2%).结论:输尿管支架管广泛适用于临床泌尿外科,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使用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97.
王应洪  张霞  陈春梅  段晨阳  王燕  肖胜 《生物磁学》2013,(35):6918-6921
目的:分析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致使结石残留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14例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4个特征性临床因素与结石残留的关系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评价,对存在相关性的临床因素再应用计算机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为42.52%(91/214)。单因素方差分析:ESWL史、惠侧肾功能、结石位置、结石最大径、击碎后最大径、术后第1日输液量、术后第1日尿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解痉利尿药使用与术后结石残留相关(P值均〈0.05);经过COX比例风险模型检测,患侧肾功能、结石位置、击碎后最大径、是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第1日尿量及术后解痉利尿药使用是结石残留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患侧肾功能不良、结石位于上段、击碎后直径仍大易导致残留结石,而术后第1天尿量较多且适当应用解痉利尿药能减少残留结石。  相似文献   
98.
肾又称为"生命之根",关爱身体,从呵护肾开始。 肾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一部分。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分别位于腰部脊柱的两旁。肾脏的外形如蚕豆,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凹陷。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开胸结扎冠状动脉与闭胸明胶海绵栓塞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的特点。方法分别经开胸结扎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主干及闭胸冠脉栓塞的方法阻断冠脉血流;采用单级肢体导联和胸导联方式,在阻断前后监测心电图波形变化;造模72h后取心肌组织行病理切片染色。结果经心电图和病理验证,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制备犬心梗模型,开胸冠脉结扎犬死亡率较高,而冠脉栓塞成活率高。结论相较开胸冠脉结扎法,闭胸栓塞法制备心梗模型对动物损伤小,成活率高,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刘怀政  陈智勇  丁见  李源  陈湘  齐琳 《生物磁学》2009,(20):3886-388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47例,其中后腹腔镜手术26例(A组),传统的开放手术21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术中出血量(98.2±28.5)ml、术后(33.6±12.4)h肠功能恢复、(43.5±12.5)h下床活动、应用止痛药(1.5±0.5)d、静脉应用抗生素(3.5±1.1)d、术后住院天数(6.5±1.5)d、(20.0±8.5)d恢复正常工作,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A组并发症少于B组。两组平均随访(36.6±16.0)、(38.0±16.7)月,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疗效相当,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