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本文对广东滩涂经济鱼类寄重复殖吸虫独睾科MonorchiidaeOdhner1911中的一新属新种,即独睾亚科Monorchiinae异独睾属Allomonorchisgennov.黄埠异独睾吸虫Allomonorchishuangfuensissp.nov进行了记述,新属具有与Monorchiinae相似的生物学特征,如体表披小棘,生殖孔亚中位;卵黄腺分布于腹吸盘与卵巢之间体两侧,腹吸盘位于中纬  相似文献   
12.
探讨Rab13 GTPase对血睾屏障(blood testis barrier,BTB)通透性的调节机制。体外分离培养20 d龄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睾酮处理后测定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R),FITC-鬼笔环肽染色分析F-actin分布,并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Rab13在睾酮处理前后的表达变化;si RNA干扰培养支持细胞中Rab13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沉默效果并检测连接蛋白表达变化;TER测定Rab13沉默前后上皮屏障功能改变,F-actin染色分析Rab13沉默对肌动蛋白丝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睾酮处理可使体外支持细胞屏障TER值升高,F-actin在膜下聚集增强,且Rab13在睾酮处理后表达量明显降低;Rab13 si RNA处理不影响连接蛋白质的表达,但可引起F-actin在细胞连接处的分布增强,导致体外BTB屏障功能增强。表明Rab13可通过调节F-actin的排布影响体外BTB通透性。  相似文献   
13.
外睾吸虫幼虫期的早期发育及贝类宿主淋巴细胞的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崇惕  舒利民 《动物学报》2000,46(4):457-463,T008
日本血吸虫病的媒介钉螺也是外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本文报告外睾吸虫早期幼虫在钉螺及窄口螺的寄特发育形式及贝类宿主的反应情况。贝类宿主吞食外睾吸虫虫卵后12天,毛蚴体体中的胚细胞已穿过宿主胃肠壁分散在其外围组织中。螺体在其头颈部产生大量血淋巴细胞并下行到内脏团包围虫体的胚细胞。生存的虫体胚细胞分散地通过宿主循环系统被送到消化腺及生殖腺的间隙中发育成早期雷蚴胚球。在雷蚴胚球周围尚有开始消退的宿主血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4.
本对广东滩涂经济鱼类寄生吸虫异肉科Allocreadiidae(Loose,1902)(Stossich,1903)和独睾科Monorchiidae Odhner,(1911)进行研究,并建立拟履口吸虫属Paracrepidostomum gen.nov.是异肉科,履口亚科Crepidostominae(Dollfus,1951)的新属;长宫吸虫属Lenolopa gen.nov.是独睾科、孤睾  相似文献   
15.
蝙蝠的寄生吸虫似蛇属一新种(吸虫纲:斜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的似蛇属一新种,小形似蛇吸虫,新种Natriodera parva sp.nov.,采自浙江省桐庐县大足蝠的小肠中。新种与大形似蛇吸虫Natriodeta verlaium相似,但体型较小。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华枝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华枝睾吸虫病爆发流行区的鱼体囊蚴进行了现场调查。共检查15种385尾淡水鱼,用鱼肉压片法发现9种255尾鱼感染了华枝睾吸虫囊蚴,阳性鱼种的检出率为60%(9/15),阳性鱼的感染率为66.2%(255/385),其中麦穗鱼和青鳉的感染率为100%,感染度分别为233.57个/克和106.8个/克。对严重感染的麦穗鱼、黑龙江鳑皱、鲈塘鳢、青鳉等4种鱼进行了囊蚴数的测定。对感染度高的麦穗鱼、黑龙江鳑鮍、青鳉等3种鱼做了囊蚴分布的调查,发现鱼皮内和鱼肉内囊蚴最多,各部位囊蚴的数量是否与检查季节有关,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前睾吸虫亚科的研究(吸虫纲:半尾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半尾科前睾亚科吸虫的发现、变迁和研究历史。在半尾科中仅有该亚科的虫种是睾丸均在腹吸盘之前,并依两性管和受精囊的有无等特征分为前睾属和拟前睾属两属。文内还叙述了一个新种,天津前睾吸虫Prosorchis tianjinensis sp. nov. 并讨论了新种与前黄前睾吸虫、西沙前睾吸虫两近似种的区别。本亚科原来虫种均系海产鱼寄生虫,惟我们这个新种发现于淡水鱼黄鳝,扩大了该类吸虫宿主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的表达,以及与肝功能的临床关系。方法5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参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分成A22例、B 14例、C 14例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VCAM-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采用鲎三肽基质染色定量法检测血清细菌脂多糖(LPS)水平。对照组为健康献血员20例。结果(1)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sVCAM-1、LPS和IL-4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经相关性检验,患者血清sVCAM-1、LPS含量与TBL、AL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参照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受累越重,患者血清中sVCAM-1、LPS和IL-4含量依次递增。结论sVCAM-1及LPS参与介导了华支睾吸虫病肝损伤过程;IL-4对华支睾吸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东方次睾吸虫尾蚴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福州地区检获自然感染东方次睾吸虫尾蚴的阳性纹沼螺的时间是4—10月份。尾蚴从阳性螺的肛孔逸出,具趋光性。尾蚴逸出呈明显的日周期变化,以8—14时显著高于其它时间,高峰在12时左右。经试验证实,光照、温度等因子对东方次睾吸虫尾蚴的逸出有较大影响,夜间施加光照、加温以及在低温环境中提高水温均可使尾蚴逸出数量显著增加。尾蚴存活力与水温呈曲线相关,较适宜的水温在22—27℃之间。尾蚴钻入第二中间宿主麦穗鱼体内约需5分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肝功能的临床关系。方法试验组为50例未经治疗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并参照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按照评分将其分成Ⅰ、Ⅱ、Ⅲ三组;对照组为20例健康献血员。采集试验组及对照组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IL-10及TNF-α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随着患者肝功能受累程度的加重,血清IL-6、IL-10及TNF-α含量依次递增,Ⅰ组和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TNF-α含量与其TBIL(γ=0.470、P0.01,γ=0.518、P0.01)及ALT(γ=0.497、P0.01,γ=0.285、P0.05)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γ=-0.620、P0.01,γ=-0.665、P0.01)。结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IL-6和TNF-α表达增强,共同参与介导了华支睾吸虫病肝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