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观察到以前描述的中国兔猴不同种的特征在禄丰的全部中国兔猴标本中交叉地存在、并通过连续的中间表现型而衔接,本文建议石灰坝中国兔猴是厚齿中国兔候的同种异名,因而前一名称应予取消。以犬齿和下第四前臼齿为材料研究了中国兔猴的两性差别。本文使用双变量分布确定两性重叠分布的测量性状的性别差异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东方铃蟾不同发育阶段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铃蟾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表达在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的组织有其特异性。心脏中以LDH-1占优势,骨骼肌和肝脏中以LDH-5占优势,脑中LDH-1与LDH-5的相对含量接近。从鳃盖期至成体,心、肝、骨骼肌的LDH同工酶谱型不发生转换。心脏的LDH同工酶含量无阶段间的差异;肝、骨骼肌的LDH同工酶相对含量变化发生在从尾退化期至成体这一时期。在尾退化期,脑中LDH同工酶谱型发生转换,但LDH同工酶相对含量变化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云南省(虫齿)目二新种,Tapinella bannana sp.n.和Peripsocus plurimaculatus sp.n.及一新种记录种Ophiodopelma semicets Lee and Thornton,其雄虫为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脊棱齿象属(Stegolophodon)化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剑齿象属 Stegodon 起源于脊棱齿象属 Stegolophodon,两者都是亚洲大陆晚新生代的特有动物,本文讨论两属中一些种的性质和分类位置问题,并记述了药铺脊棱齿象 Stegolophodon officinalis 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大米草-双齿围沙蚕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6.
L-精氨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报道了L-精氢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结果。以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状杆菌AS1.542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多次逐级诱变,获得了一株能够积累大量L-精氨酸的菌株971.1。该菌属于组氢酸缺陷型,并具有对磺胺孤的抗药性。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四天,产酸最高可达25·2 mg/ml,并具有较高的产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用人Metallothioenin-Ⅱ启动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SV40早期基因的编接位点和多聚A位点构成了表达组件,然后插入到经改造过的BpV-1质粒中。所得质粒pdMTsAg-5转染小鼠C127细胞得到转化克隆。Ausria Ⅱ检测证明13株中有12株能产生HBsAg。对其中一株进行HBsAg收率观察,隔天收获为292.6~525.8μg/升,每天收获为200.9~369.0μg/升,可连续收获60天以上。经重金属离子诱导后,收率增至583~854.4μg/升。培养液经超滤浓缩和两次密梯离心后,可集中为一个狭窄的峰,顶峰的Ausria Ⅱ cpm为1.05×10~7,密度为1.20g/ml。  相似文献   
18.
棕色固氮菌在正常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含肽物质,有络合特征峰出现。含肽物质与钼(V)络合的EPR信号g值为1.94。与钼酸盐的络合稳定常数K为2.5×10~9。棕色固氮菌变种UW1(Av1~-,Av2~-),UW38(Av1~-,Av2~ )和UW91(Av1~ ,Av2~-)都能产生类似的含肽物质。培养基中钼的存在是含肽物质产生和分泌所必需的,含肽物质排出的量与培养基中钼的水准呈正相关。不能积累钼的变种UW71在高钼培养基中只能限量地分泌含肽物质。氨培养条件下仍能产生和分泌含肽物质。这种含肽物质与该菌粗提液中的某种成分(除固氮酶组分外)具同源性,它既能从菌体中分泌出来,又能进入菌体,在菌体和培养液之间往返运行,可能在该菌钼酸盐运输中起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星球藻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扁头中国短头鲵(新属新种) (Sinobrachyops placenticephalus gen. et sp. nov.) 的形态特征和分类位置进行简述.标本得自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产出时代为中侏罗世.中国短头鲵是目前迷齿类中在地史上最年轻的一个属.它的发现使迷齿类在地球上生存时代的上限推移到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