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测定了广义榆科 Ulmaceae s.l.及其近缘类群的trn K基因5′端内含子区序列。在尝试利用该内含子区进行榆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同时,探讨了其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利用PAUP软件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仅得到1棵最简约树。该简约树的树长为665步,其一致性指数(CI)和保持性指数(RI)分别为0.7714和0.7965。分析结果表明:广义榆科为多系群;狭义榆科Ulmaceae s.str.为荨麻目rticales其他类群的姊妹群;大麻科Cannabacea嵌在朴科Celtidacea中,即朴科为一并系群;系统位置有争议的2个属——白颜树属Gironniera和糙叶树属 Aphananthe与朴科类群聚为一支。本研究还表明trnK基因5′端内含子区序列分析在植物较低分类等级(如近缘属间,属下种间)的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借助光学显微镜对家榆胚胎发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家榆的花药具4个药室;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2)花药壁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3)家榆子房两心皮1室,侧膜胎座,1枚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四分体呈直线型和T型排列;(4)家榆胚囊类型为单孢子蓼型胚囊;胚的发育类型为茄型;核型胚乳;无胚乳型种子。  相似文献   
53.
河南榆科植物二新异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太行榆 Ulmus taihangshaneasis S.Y.Wang并入脱皮榆U.lamellosa Wang ex S.L.Chang ex L.K. Fu作为新异名;将毛叶朴Celtis pubescens S.Y. Wang et C.L. Chang并入朴树C.sinensis Pers.作为新异名。  相似文献   
54.
以家榆种子为试材,采用种子活力检测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蛋白质S-亚硝基化检测技术,结合多种相关抑制剂的使用,研究了NO对种子老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外源NO可显著提升老化处理后种子的活力,NO清除剂cPTIO可降低老化处理后种子的活力,且此影响可被NO供体硝普钠所恢复。(2)硝酸还原酶底物亚硝酸钠、类一氧化氮合酶底物L-精氨酸(L-Arg)均可提高老化处理后种子的活力,2种酶的抑制剂可降低种子活力,且此影响可被NO供体硝普钠所恢复,即硝酸还原酶与类一氧化氮合酶可参与种子老化过程中NO的产生。(3)种子老化过程中NO首先在子叶中合成,随后在胚根尖部、生长点与下胚轴等部位出现,蛋白质S-亚硝基化水平与NO在种子中产生的时间特点一致。研究认为,NO可提高种子抗老化能力,种子内NO可通过硝酸还原酶途径和类一氧化氮合酶途径产生,且与种子蛋白质S-亚硝基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5.
正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笔者对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市、区的野生鸟类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调查。2013年9月13日,在阴山山脉大青山(属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地理坐标41°02.881'N,112°02.922'E,海拔1 526 m)发现了60只颜色艳丽的小鸟,在沟中小溪南侧的山坡林地活动、觅食。经鉴定该鸟为长尾山椒鸟  相似文献   
56.
郭柯 《植物生态学报》2000,24(4):385-390
 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var.chinensis)和千筋树(Carpinus fargesiana)是四川省北部山地水青冈林中的两种主要落叶阔叶树。两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存与生长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千金榆种子秋季成熟落地后有一年多的休眠期,种子主要在落地后的第二和第三个生长季萌发;千筋树种子成熟落地后有的可在来年萌发,但大部分是在第二个生长季萌发;由于每2~3年两种树就有一个较大的结实年,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幼苗在林中出土;尽管两种树是耐荫的,但幼苗在较好光照条件下(如林窗)生存和生长明显好于在林冠遮荫的地方;施肥会加速幼苗的死亡,特别是在阴暗的林下,但在光照较好的条件下能促进幼苗的生长。结果说明两种鹅耳枥的幼苗可以在林下持续存在,但只有在较好的光照条件下,如稀疏的林冠下或林窗下才会有明显的净生长。  相似文献   
57.
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对濒危植物长序榆幼苗的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和快速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光系统Ⅱ(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在整个白天阶段较稳定,下午18:00显著下降。光化学淬灭(qP)先增大后减小。非光化学淬灭(NPQ)呈现出与光化学淬灭(qP)相反的变化趋势,中午最低,说明长序榆幼苗光能利用率较高。快速光曲线表明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qP)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大而减小,电子传递速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NPQ)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大而增大。使用幂函数能够很好的拟合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随光强的变化,而对数函数能较好的拟合实际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随光强的变化。  相似文献   
58.
Yang YF  Bai YP  Li JD  Li L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8):1967-1973
通过对林缘和孤立单株不同方向远离种子源的顺序取样与林下随机取样调查,分析了刺榆林下和林缘的种子雨空间数量特征和孤立单株及林缘的种子散布格局,以揭示科尔沁沙地刺榆林的空间扩展潜力.结果表明:3个样地中,刺榆林下的平均种子雨密度最大,为(13732.5±3106.2)粒·m-2,孤立单株东南样带最多,为(5449.4±1429.3)粒·m-2,并显著地高于其他方向,西北最少,为(650.2±631.6)粒·m-2,并显著地少于其他方向;林缘东和南样带显著地高于西和北样带.孤立单株和林缘不同方向种子密度的变异普遍较大,其变异系数为25.7%~106.3%.刺榆具有风播植物远离种子源的种子散布特性.8个样带在单位面积和累积面积上远离种子源的种子散布格局均具有多样性,包括直线、幂、指数、二次抛物线和对数函数.在科尔沁沙地,刺榆林向南、东南和东等多顺风频率方向的空间扩展潜力将大干北、西北和西等多逆风频率方向.  相似文献   
59.
贡山朴新种图1CeltisgongshanensisX.W.LietG.Sh.Fan,sp.nov.SpeciesafinisC.kunmingensi,sedfolissuprastrigosisetvilosis,margineiregulari...  相似文献   
60.
何双辉  李海蛟 《菌物学报》2013,32(2):202-207
报道了锈革菌属 Hymenochaete 3 个中国新记录种。圆孢锈革菌 H. globispora 和莱热锈革菌 H. legeri 采自广西自治区,榆锈革菌 H. ulmicola 采自吉林省。圆孢锈革菌的主要特点是孢子宽椭圆形或近球形,属于锈革菌组;莱热锈革菌子实体灰白色,刚毛具结晶,孢子圆柱形,属于裸刚毛组;榆锈革菌生长在活的榆树树皮上,属于锈革菌组。对这 3 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