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园林重要害虫沿海榆毡蚧Eriococcus costatus(Danzig)在山西太谷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及预蛹越冬。雌虫经卵、1龄若虫、2龄若虫、成虫完成生活史。雄虫则经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冬前蛹(无翅型)、无翅雄成虫和部分若虫到冬后化蛹(有翅型)、有翅雄成虫,完成其生活史。影响该虫种群动态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食料、天敌等,其中湿度在初孵若虫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4月上中旬为该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杀虫剂宜采用内吸性、触杀型的,且脂溶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家榆种子为试材,在37℃、100%相对湿度下进行老化处理后,结合DAPI染色和细胞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激光共聚焦技术以及生化分析,检测家榆种子人工诱导老化过程中细胞核、活性氧(ROS)和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老化程度加深,种子细胞染色质皱缩、凝聚,继而解体并被排出体外;表皮中最先发现TUNEL凋亡核,而后逐渐延伸到子叶和胚轴;老化处理5d时种子活性氧信号最强,且其与程序性死亡相关事件的发生具有时空一致性,同时在胞浆中检测到较强的caspase-3活性.研究表明,家榆种子人工老化可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且存在与ROS迸发及类caspase-3相关联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3.
长序榆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对研究榆属、榆科植物的系统发生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长序榆的生境特点,对该种的引种、科学保护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分布在我国的长序榆近两年的踏查发现,长序榆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等省,长序榆生境已经严重片段化,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是造成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长序榆多分布在海拔600—900 m的阳坡或半阳坡上,其中最大的种群分布在浙江开化和遂昌,分布区的特殊地势使其成为长序榆的冰期避难所。对18项生物学、生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序榆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土壤养分、坡向和海拔。对浙江松阳、江西武宁和福建南平数量极少的种群需优先进行迁地保护,积极引种栽培;而对于安徽歙县、浙江临安、开化和遂昌等大种群分布区,应该扩大核心保护区面积,避免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14.
寄生榆童锤角叶蜂的姬蜂种类研究(膜翅目,姬蜂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2种寄生榆童锤角叶蜂Agenocimbex elmina Li et Wu的姬蜂,其中1种为新种:天水镶颚姬蜂Hyposotertianshuiensis Sheng,sp.nov.;另一种为已知种:日本欧姬蜂Opheltes japonicus(Cushman,1924).  相似文献   
15.
武汉地区晚第三纪两种榆科植物化石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北部的化石木,它们是武汉糙叶木,武汉榉木,这些化石木的地质年代为晚第三纪。化石木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气候比较炎热和潮湿。  相似文献   
16.
在记录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实验中,发现麻醉或麻痹大鼠给予DA受体拮抗剂SPD,使VTA,SNC和DA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但随着剂量的增加,SPD选择性地使VTA的DA神经元放电完全抑制,可被DA受体激动剂APO所翻转.提示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DI.但SPD不抑制SNCDA神经元放电.在计数自发放电的神经元数目的实验中,观察到:慢性给予SPD21d后,大鼠VTA部位自发放电的DA神经元数目减少,有量效关系.可被APO所翻转.相反,同样给药并不影响SNC部位自发放电的DA神经元数目.当急性给予SPD时,VTA自发放电的DA神经元数目也减少,而SNC自发放电的DA细胞数不受影响.在行为实验中,SPD能抑制APO引起的定型活动,但SPD本身引起的僵住症很弱,仅能维持15min,并且无剂量依赖关系.上述结果提示:SPD选择性抑制VTADA神经元,而对SNCDA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很弱,引起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弱,可能发展成为新一代的非经典安定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阐明SPD对大鼠纹状体突触后D1受体的激动作用特性,本文应用反磷酸化在体内测定及放射配体结合方法,分别观察SPD对6OHDA损毁大鼠纹状体DARPP32体内磷酸化作用及突触后D1受体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皮下给予SPD(20,40mg/kg,21d),损毁侧纹状体DARPP32体外[32P]的掺入量较健侧下降50%(P<001)。换言之,损毁侧纹状体内DARPP32的磷酸化程度增加了。然而,SPD使损毁导致D1受体上调的作用减弱(Bmax从3850±261fmol/mg降至3197±201fmol/mg水平)。因此,SPD激动D1受体,使6OHDA损毁大鼠纹状体内DARPP32磷酸化作用加强,而受体密度减少。这是SPD调节脑内D1受体信号转导功能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老年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07例老年卵巢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妇科千金胶囊和桂枝茯苓丸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O,TNF-α以及患者性激素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两组患者血清NO、TNF-α、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TNF-α、E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LH、FSH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老年卵巢囊肿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调节患者血清NO、TNF-α以及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榆林地处农牧交错带,是研究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基于植硅体分析,探讨了该地区王阳畔遗址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过渡阶段的农业生产情况及农业对环境的适应等。遗址剖面及灰坑样品的植硅体分析表明:仰韶晚期,粟和黍是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而黍较粟始终保持着种植优势;龙山早期,粟作农业逐渐衰落。植硅体组合图谱显示,先民在此遗址活动期间,气候是略偏凉偏干的,整体上较为稳定,呈现出干凉化的趋势。综合来看,农业活动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环境的变化。需要指出的是,该遗址榆科植硅体的大量发现,不仅补充了史前植物利用史,同时也对丰富植硅体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扫描电镜下首次观察了桦木科鹅耳枥属千金榆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千金榆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和2个次级苞片;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心皮原基,形成1个二心皮雌蕊;次级苞片远轴面发育快于近轴面,呈不均等的联合状;雌蕊基部有1层环状花被原基。雄花序为柔荑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3个花原基分区,并分化形成3朵小花,小花无花被,位于两侧的小花分别有2枚雄蕊,位于中央的小花有4枚雄蕊,雄蕊共8枚,稀为10枚,该3朵小花为二歧聚伞状排列,其花基数应为2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