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742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31.
目的:分析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并利用临床指标评估肾脏损伤的程度。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肾活检及临床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的101例住院病人。分别比较年龄、病程、紫癜出现的次数、血压、蛋白尿、尿红细胞数、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与肾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紫癜性肾炎肾脏损伤程度与病程(P0.0001)、血压(P0.0001)、蛋白尿(P0.0001)、血肌酐(P0.0001)、纤维蛋白原(P=0.0189)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P0.0001)呈负相关;与年龄(P=0.6515)、紫癜出现的次数(P=0.912)、血尿(P=0.0781)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化验指标,如紫癜的病程、紫癜出现的次数、血压、蛋白尿、血肌酐、血浆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等与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临床表现及化验指标的评价分析可以对肾脏损伤程度作出初步评估,对肾活检患者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及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2.
目的:近年来腕管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其慢性、隐匿性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发现时往往已造成较大的危害。本文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神经传导测定对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患者腕管综合征早期发现和后续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24例确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其中无大鱼际肌萎缩者有64例,并选取平均年龄相近的6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A);有大鱼际肌畏缩者60例,并选取平均年龄相近的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A、B组均经行神经电图检查,握力测定和两点辨别觉测定,分析神经传导速度改变与感觉、运动功能减退程度的关系。结果:A、B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传导改变:在A组患者神经传导改变中,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MCV和SCV)轻度下降,运动和感觉电位波幅(CMAP和SNAP)轻度下降,潜伏期(ML)轻度延长;在B组患者神经传导中,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MCV和SCV)明显下降,运动和感觉电位波幅(CMAP和SNAP)明显下降,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腕管综合征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电图表现,因此神经电图对神经传导的测定结果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病情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3.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对常用的营养检测指标进行评估。方法:对48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营养状况的评估,并进行分组(营养正常组28例,营养不良组20例),同时对营养不良的常用检测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1.7%,除运铁蛋白外,体重、中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肌酐/身高指数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结论: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肌酐/身高指数、中上臂肌围、TSF、白蛋白及TLC五项指标在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营养评估时具重要的参考意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大于50%。  相似文献   
934.
高剑  李赤  王燕  于莉 《菌物研究》2013,11(3):212-216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的湿地林,为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提供了必要的栖息之所。内生真菌是指一类生活于健康宿主体内,而不引起宿主组织发生任何病变的真菌,它们不仅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多样化的应用潜能。文中在总结了红树林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基础上,对红树林内生真菌在工业、农业和医药业上的应用潜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后续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5.
南极是现代世界中一片独特的地区,是唯一一块相对来说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大陆,所以它被公认为地球上目前遗留下来的最后一块净土。早在1959年,就有18个国家共同签订了《南极条约》,规定南极属于全人类,只能用于和平与科学目的。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块珍稀之地所面临的商业开采威胁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936.
生态审美的第四个原则是主体间性原则。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就需要一个前提:平等而友好地对待自然——人与自然物的关系既不能是主与仆、奴役与被奴役、征服与被制服的关系,又不能是人对神化了的自然敬畏崇拜的关系,而应当是平等友爱的关系。于是,便有学者提出:人与自然物的关系应当是两个主体——人主体与自然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人类与整个大自然或者说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的关系;而人与具体的自然物种或个别自然物的关系,则是主体间性关系。正确确定了这两类关系,也就基本上摆正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37.
王超  方舟 《动物学杂志》2021,56(5):756-769
几何形态测量学是头足类角质颚形态分析的重要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地标点法和轮廓线法。虽然地标点类型被划分为三种,但基于地标点法的角质颚形态研究对于地标点的选取与建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探究可以更好地展示角质颚形态变异程度所需要的地标点以及样本数是十分必要的。为探究不同地标点和样本数对角质颚形态分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18和2019年捕捞的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角质颚样本,使用R语言LaMBDA包LaSEC函数,对300对角质颚样本分别使用10、20、28个地标点和50、80、100、200、300对样本组合,以探讨不同地标点和样本数方案时表示形态变异的平稳度。研究结果表明,地标点数量会使质心大小结果产生误差;为了更好地展示角质颚的形态变异程度,最终确定研究样本在50对以内时,上颚和下颚采用26个地标点;研究样本为50~300对时采用27个地标点。研究分析认为,基于LaSEC的头足类角质颚地标点和样本定量分析可以拟定表示角质颚形态变异的最佳地标点数量,并通过角质颚形态变异箭头图来明确表示角质颚形态变异的最佳地标点方案,为后续基于地标点法的头足类角质颚形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8.
人类探索认识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神创论、渐变论和爆发式演化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越来越接近真理的重要科学认识。寒武纪大爆发本质上是动物门类的大爆发, 同时伴随着属种多样性的增长、体型增大、生物矿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重大变革。寒武纪大爆发是多因素制衡的自然历史过程, 任何单因素的内、外因驱动假说都不足以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的复杂过程。分子遗传基础和宜居环境分别是寒武纪大爆发的内在和外在必要条件, 但不是必要充分条件。因此, 寒武纪大爆发, 与其他所有生命演化事件一样, 必须通过生态作用实现。寒武纪大爆发是在氧气和其他资源不太受限、环境多变、生态荒芜的外在条件下, 基因发育调控系统预先高配的内在条件下, 发生的动物门类大爆发。在埃迪卡拉纪晚期, 多细胞的文德生物与动物采取了不同的体型发育策略和演化途径, 共享海底两千万年后, 文德生物灭绝。此后, 动物在寒武纪最初的两千万年间快速分异演化, 产生了大量演化结局各不相同的动物门类, 生态适应策略同步分化, 形成了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 踏上显生宙的演化征程。目前对寒武纪大爆发的探索和研究存在着偏向性或局限性, 主要关注动物门类演化和生存环境氧化还原条件, 没有将海洋生态系统作为统一整体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未来探索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全面的研究工作, 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  相似文献   
939.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微生物是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微生物的研究报道,文章对不同地点通过不同研究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综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周边和气溶胶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新种资源以及菌株应用的研究,并对未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微生物研究提出展望,旨在为深入研究沙漠微生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0.
目的:通过人体肠道微生物生态模拟系统(SHIME),探究黄芩提取物对人体肠道菌群中的厌氧菌菌群丰度和短链脂肪酸(SCFA)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模拟系统模拟人体肠道微生态。大肠模拟罐中接种人体粪便样本,待粪便中的微生物维持稳定后,添加黄芩提取物(3.2 g/d)连续干预7 d,使用平板计数法分析模拟系统中的总厌氧菌及乳酸菌的菌群丰度变化,分别使用脑心浸液培养基(BHI)、MRS培养基(MRS)接种菌液,并在厌氧箱中倒置培养48 h。使用气相色谱分析黄芩提取物干预前后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异己酸和己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第6天取样结果相比,第14天的取样结果黄芩提取物增加了乳酸菌在内的厌氧菌菌群丰度。SCFA中的丁酸含量显著上升(P<0.01),而异戊酸含量显著下降(P<0.01)。乙酸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黄芩提取物可能通过改善乳酸菌及总厌氧菌的菌群丰度,提高丁酸含量,达到治疗肠道疾病的功效,为中草药黄芩提取物的体内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