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8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1926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9篇
  1977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介绍一种简便而灵敏的DNA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简便而灵敏的DNA染色法过去在光学水平对DNA进行特异性染色大多用孚尔根(Feulgen)染色法,此法特异性高,染色后颜色鲜艳,但染色程序繁杂,而且难以对微量DNA进行精确定位。如线粒体、质体的DNA。在此介绍一种近年才发展起来的能精确定位微...  相似文献   
202.
林存銮 《昆虫知识》1995,32(1):16-17
小扁头蟋LoxoblemmusequestrisSauss-ure是一种杂食性农田蟋蟀,主要发生在湖沼、低洼、潮湿地区,为害夏、秋作物的幼苗。1990年以来,笔者对其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小扁头蟋与大扁头蟋有时混合发生,形态极为相似,其主要区别为:大扁头蟋体长15~20mm,前胸背板宽度大于5mm,雄虫头顶向侧前方极度突出呈角状外扁头蟋虫体较小,前胸背板宽度小于4mm,头顶不向侧前方极度突出。生活史:1年发生1代,以卵在1~1.5cm表层土壤中越冬。5月上旬若虫开始孵化出土,5月中旬为出土盛期。8月上旬成虫开始出现,9月为成虫发生盛期。…  相似文献   
203.
崔巍  高宝嘉 《昆虫知识》1995,32(1):34-37
日本围盾蚧PioriniajaponicaKuwana又名日本单蜕眉蚣、日本尖角眉蚣,属盾蚣科、围后蚣亚科,是全国广为分布的松科植物重要害虫之一[1~5].1分布与为害日本围眉价在北京及河北省邯郸、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地、市普遍发生。主要加害油松、雪松、阿拉伯松、黑松、罗汉松、云杉等植物。此虫以着虫及雌成虫群集于先年生或当年生针叶正面为害。据观察该协虫的自然寄生部位极不均匀,其中针叶基部和中部虫口密度最大。玉.正着虫在油松新、老针叶上的分布规律该虫第二代著虫在油松针叶上的分布情况见表1。表三说明日本围唐姘第二代若虫…  相似文献   
204.
盾负泥虫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荣  陆宝琪 《昆虫知识》1995,32(4):223-225
  相似文献   
205.
药用昆虫神农活蜣螂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立春  陈马钧 《昆虫知识》1995,32(4):214-215
  相似文献   
206.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g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207.
马尾松毛虫雄蛾触角毛状感受器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Walker)雄蛾有一对羽毛状触角。在触角鞭节的每对侧枝的内侧(迎风面)着生许多毛状感受器。每个毛状感受器由几丁质表皮毛及位于其下的三个感觉神经原和三个呈同心排列的辅助细胞──鞘原细胞、毛原细胞和膜原细胞构成。几丁质表皮毛上有许多孔。毛腔内充满感受器淋巴液。感觉神经原发出的树状突伸入毛腔,浸浴于感受器淋巴液内。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司嗅觉的化学感受器。雄蛾终生不取食,推断它的嗅觉感受器主要用以感受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帮助寻找配偶  相似文献   
208.
用免疫组化(HRP)、H^+表面透入、核团微量注射、微电泳及损毁等方法探讨了延髓腹侧表面中枢化学感受机制。结果表明它与其浅层核团:斜方体核、外周橄榄腹外侧核(LVPO)、斜方体后核、巨细胞旁外侧核和外侧网状核等有神经结构联系。表面H^+可能被上述核团的突起或胞体感受。非呼吸相关神经元(LVPO)与呼吸相关神经元,同样可能参与中枢化学感受而调节呼吸活动。  相似文献   
209.
洪湖生态环境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汉东  蔡述明 《生态学报》1995,15(4):392-398
本文探讨了化学元素在洪湖水、植物、沉积物中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对元素的吸收特征及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贮存和迁移规律。指出湖水中Ca ̄(2+)和是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湖水酸容纳能力在1.2×10 ̄(-3)-2.0×10 ̄(-3)mol/lH ̄+之间,水化学的稳定性受到碳酸盐地球化学平衡过程的控制;湖中水生植物具有富集C、N、K、Ca和Cd的性质,并导致这些元素在沉积物表层集累;系统中C多存在于植物体中,N、P、K、Ca和Mg多存在于沉积物中,沉积物分室是营养元素主要的贮存库。  相似文献   
210.
南方红豆杉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南方红豆杉叶的精油,通过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精油的化学成分。从中初步鉴定出26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6%,主要成分是:棕榈酸(35.66%),9-十六碳烯酸9-十六碳稀酯(11.28%),3-辛醇(4.47%),1-苯-1,2-丙二酮(4.3%),N-苯基-1-萘胺(3.57%),1,2-苯二羧酸(2-甲基丙基)二酯(3.57%),6,10-二甲基-5,9-十一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