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2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2734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501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日本对虾c型溶菌酶的高效重组表达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血液中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该cDNA序列(AB080238),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日本对虾溶菌酶(MjLys)成熟肽基因。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为477 bp,编码158个氨基酸(aa),前18 aa为信号肽,成熟肽由140 aa组成,分子量为16.4 kD,理论等电点(pI)为8.80。经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一个完整的c型溶菌酶结构域(1-130 aa),包括c型溶菌酶特有的两个活性中心Glu33和Asp50,以及8个保守结构Cys残基。将MjLys成熟肽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细胞BL21(DE3)pLysS中诱导发酵,实现了重组MjLys蛋白的高效表达,并测定了该重组蛋白对几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重组日本对虾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均有显著的溶菌活性。  相似文献   
992.
根据NCBI GenBank中报道的NPR1一级结构信息,采用Blastn、Blastx、ExPASy和Protean等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和抗原性指数分析,获得三段序列特异性较高的多肽,并从中优选一段序列特异性多肽,采用9-氟甲氧羰基固相合成法获得序列特异性最好的多肽,采用HPLC和LC-MS测定合成多肽的浓度和分子量,试验表明目的多肽纯度达88%、目的多肽分子量为1.92234 kD。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多肽与KLH进行偶联获得免疫原Pep-KLH,并将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以获得抗血清和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其效价和特异性,经ELISA检测表明抗血清和多克隆抗体可与Pep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Western blotting试验表明抗血清和多克隆抗体可识别烟草叶片特异性条带,其相对分子量为65 kD,与预测分子量相符,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NPR1多肽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3.
从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高温细菌Zm91,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代谢特征以及细胞代谢酶活性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Zm91鉴定为水生施莱格尔氏菌(Schlegelella aquatica).该菌株是首次从我国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分离得到的施莱格尔氏菌,其G+C mol%含量为67.5%,具有碱性磷酸盐酶、酯酶(C4)、脂酯酶(C8)、白氨酸芳胺酶、颉氨酸芳胺酶、胰凝乳蛋白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利福平敏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D2-40、LYVE-1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25例对照组的Hp-L型感染,同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LVD值和VEGFR-3的表达,分析Hp-L型与LVD以及VEGFR-3表达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革兰染色L型检出阳性率为67.5%;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为65%,两种方法检测同时阳性的病例50例,占62.5%.胃癌组的Hp-L型阳性率、LVD及VEGFR-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中Hp-L阳性组的LVD值和VEGFR-3表达阳性率高于Hp-L阴性组.LVD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关系.结论 Hp-L型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L型可能是肿瘤淋巴管生成的重要促进因子,影响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95.
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Liu)是我国特有高产纤维素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广泛的用途及其生产开发潜力已引起相关行业的高度关注。概述了南荻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繁育栽培及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纤维素资源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月刊。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荷兰医学文摘(EM)、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考察不同组合的内包装材料对Hib结合疫苗的影响,选出最适合的包装材料。方法对所选药品包装材料按照生产厂家的不同来搭配,共得到12种组合,根据相容性试验设计,将样品置于25±2℃环境下,分别在1、2、3、6个月时取样,进行pH值、内毒素、不溶性微粒3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对pH值、内毒素含量、不溶性微粒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出了对Hib结合疫苗影响最小的包装材料组合C+Y组。结论一个适宜的包装内环境对产品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8.
应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 E6、E7基因的表达。应用已鉴定的shRNA表达载体pHPV1、pHPV2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情况;提取细胞内总RNA,RT-PCR方法检测HPV18 E6、E7 mRNA;WesternBlot检测HPV18 E6、E7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灰度分析软件对PCR扩增条带与蛋白质条带进行灰度分析。pHPV1实验组细胞内HPV18 E6、E7 mRNA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1%、38%,E6、E7蛋白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7%、31%;pHPV2实验组细胞内HPV18 E6、E7 mRNA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54%、77%,E6、E7蛋白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52%、83%。pHPV1、pHPV2表达载体能抑制Hela细胞HPV18 E6、E7的表达,针对外显子区434-452的pHPV1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活化方法制备的酪胺化Hib荚膜多糖(PRP-Ty)的特性,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测定人血清中Hib荚膜多糖特异抗体含量的ELISA方法。比较并确定包被抗原,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分别用CNBr和CDAP作为活化剂制备PRP-Ty,经Sepharose CL-4B层析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并确定适宜PRP-Ty抗原包被浓度的间接ELISA方法,以人Hib荚膜多糖IgG抗体定量标准品作为阳性标准,通过四参数非线性拟合计算人血清Hib荚膜多糖IgG抗体含量。结果 CNBr活化法制备的酪胺化Hib荚膜多糖(PRP-TyCNBr)较天然Hib荚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向小相对分子质量方向偏移,而CDAP活化法制备的酪胺化Hib荚膜多糖(PRP-TyC DAP)较天然Hib荚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无显著变化;两种PRP-Ty在0.65~2.00μg/mL的包被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包被活性,方法的灵敏度均达到0.02μg/mL IgG抗体检测水平。结论 PRP-TyC DAP作为包被物的ELISA测定方法可以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人血清IgG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高脂喂养合并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不同配方的高脂饲料,以及不同周龄的大鼠对于该模型的造模成功率和模型病变特点的影响.方法 将26只3周龄SD大鼠分为正常一组(N1组)、模型一组(M1组)和模型二组(M2组);26只5周龄SD大鼠分为正常二组(N2组)、模型三组(M3组)和模型四组(M4组).M1组和M3组给予高脂饲料配方一喂养,M2组和M4组给予高脂饲料配方二喂养.4周后,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STZ溶液35 mg/kg.连续观察大鼠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水平.结果 5周龄SD大鼠的FBG水平在注射STZ后两周即可达到稳定状态,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高脂饲料配方二使大鼠的进食量和体重增加明显,并且成功诱导出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结论 选取5周龄SD大鼠作为模型动物,并给予配方二高脂饲料喂养,所建立的大鼠模型具备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值得推广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