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6篇
  免费   3310篇
  国内免费   10470篇
  2024年   393篇
  2023年   1098篇
  2022年   1293篇
  2021年   1411篇
  2020年   1280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880篇
  2017年   1128篇
  2016年   1106篇
  2015年   1257篇
  2014年   1766篇
  2013年   1513篇
  2012年   1812篇
  2011年   2095篇
  2010年   1798篇
  2009年   1865篇
  2008年   2208篇
  2007年   1708篇
  2006年   1618篇
  2005年   1542篇
  2004年   1518篇
  2003年   1241篇
  2002年   1127篇
  2001年   1003篇
  2000年   788篇
  1999年   787篇
  1998年   570篇
  1997年   582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436篇
  1994年   457篇
  1993年   383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41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266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磁性分离RNA直接进行逆转录PCR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逆转录PCR(RT-PCR)技术是将提取的IRNA先逆转录为cDNA,然后再对该cDNA进行PCR扩增。该技术不仅可用于各种内源及外源性正常及异常RNA的分析或检测,而且还常用于cDNA文库的构建及特定基因的制备。RT-PCR所用RNA模板一般是未经纯化的总RNA,若RNA模板含量较低便难以  相似文献   
72.
原位椭圆偏振术研究牛血清清蛋白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椭圆偏振术系统研究了硅片表面因素及缓冲液环境因素对牛血清清蛋白在固/液界面吸附的影响。在生理条件下,疏水表面与亲水表面相比BSA吸附量较大。随着硅片表面电荷密度增加,BSA吸附量增加。BSA吸附量当体溶液pH值等于BSA等电点时达到最大。而随着体溶液离子强度增加,BSA吸附量亦上升。实验结果提示:除了熵驱动作用之外,硅片表面与BSA分子及BSA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在BSA吸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75.
三节茧蜂属Acampsis Wesmael是屏腹茧蜂亚科中的1个小属,全世界仅知1种。本文新添在我国发现的2个新种:中华三节茧蜂A.chinensis sp.nov.(陕西)和湖南三节茧蜂A.hunanensis sp.nov.(湖南)。这是本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也是在东洋区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6.
利用~1H-NMR模拟谱研究二核苷酸A3′P(CH_3)5′A的构象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Altona等人的方法,在利用~1H-NMR模拟谱确定18℃、40℃、70℃三种温度下有关质子化学位移及偶合常数的基础上,分析了A3′P(CH_3)5′A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a和b的构象状态。它们与A3′P(OH)5′A相比发现:(1)在18℃时两个核糖环是S型构象占主要成分,并随温度升高S型构象成分增多;(2)磷酸骨架的扭角ε′和β′分别改变±15°及±4°;(3)在优势构象情况下,两个核糖环都部分重叠,而且A3′P(CH_3)5′A(a)的重叠程度比A3P′(CH_3)5′A(b)小;(4)腺嘌呤碱基都更倾向去堆积状态,而且随温度升高A3′P(CH_3)5′A(a)比A3′P(CH_3)5′A(b)有着更强的去堆积效应。  相似文献   
77.
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将本实验室从中国人胎肝细胞染色体DNA中发现和分离的IFN-α1/158V基因的原始克隆,改造成适于进行非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的结构形式,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测得重组IFN-α1/158V的抗病毒活性为1.9×10~7单位/升菌液。随后又采用以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为主的纯化流程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现单一条带的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78.
从石灰菌(Lactarius hysginus Fr.)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麦角甾醇(A)、硬脂酸甲脂(B)、N-苯基-2-萘胺(C)、24E-麦角甾7,22-二烯-6-酮一3β,5α-二醇(D)、庚酰胺(E)、24E-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F),其中化合物D作为天然产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79.
叶穗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中甸县产叶穗香茶菜[Rabdosia phyllostachys(Diels)Hara]叶中分得1个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叶穗香茶菜乙素(phyllostachysin B),经各项波谱数据确定,叶穗香茶菜乙素为6β,11β,14β—三羟基-15α-乙酰氧基-对映-贝壳杉-16-烯-20 醛-7-酮。另一个为已知化合物叶穗香茶菜甲素(phyllostachysin A)。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