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6篇
  免费   1378篇
  国内免费   2333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中老年肩痛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010名中老年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筛查、复查、确诊、随访等。并对所搜集信息进行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恢复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15.274, P<0.001)、性别(x2=10.401, P=0.001)、病程(x2=16.410, P<0.001)和是否进行功能锻炼(x2=6.293, P=0.012)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年龄≥70岁(OR=1.292, 95%CI 0.953-1.750)、女性(OR=1.672, 95%CI 1.348-2.074)、病程>1个月(OR=1.470, 95%CI 1.021-2.116)和未进行功能锻炼(OR=1.844, 95%CI 1.175-2.894)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女性、病程>1个月和未进行功能锻炼为影响中老年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尽早快速甄别高风险患者,及早给予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2.
摘要 目的:探讨尿铜蓝蛋白(CP)、肾损伤因子1(KIM-1)与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0例DKD患者(DKD组)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根据是否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118例,另选取同期5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T2DM组和4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尿CP、KIM-1水平,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DKD患者尿CP、KIM-1与UACR、eGFR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CP、KIM-1对DK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3年,160例DKD患者有42例发展为ESRD,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25%(42/160)。DKD组尿CP、KIM-1、UACR高于T2DM组、对照组,eGFR低于T2DM组、对照组(P<0.05);T2DM组尿CP、KIM-1、UACR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KD患者尿CP、KIM-1与UACR呈正相关(P均<0.001),与eGFR呈负相关(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DKD分期4期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UACR(较高)、尿CP(较高)、尿KIM-1(较高)为DK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GFR(较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CP、KIM-1联合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DKD患者尿CP、KIM-1升高与肾功能降低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尿CP、KIM-1联合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3.
摘要 目的:探讨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功能康复、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功能康复效果、血液流变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腰部屈曲腰部活动范围(ROM)、伸展ROM、测屈ROM和屈肌肌力、伸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生理机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康复训练联合脊柱微调手法用于LDH患者干预中,可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4.
10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9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0 mmHg<PaO2/FiO2≤300 mmHg,38例)、中度组(100 mmHg<PaO2/FiO2≤200 mmHg,42例)、重度组(≤100 mmHg,29例)。检测所有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内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69例)、死亡组(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评估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死亡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存活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高SOFA评分、高PAR及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升高是 ARDS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三项指标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75、0.727、0.776。结论: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增高与病情加重以及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探究25OH维生素D(25(OH) D)水平检测与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的相关性及其评估自闭症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儿67例作为ASD组,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所有患儿分为轻中度组46例,重度组36例。另募集来我科就诊无精神病史及家族史的健康查体儿童9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ASD组与对照组、ASD患儿轻中度组与重度组25(OH) D水平差异,分析ASD组患儿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比较ASD组不同25(OH)D水平患儿CARS评分差异性,分析ASD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CARS评分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25(OH)D水平预估ASD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ASD组患儿血清25(OH) D水平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轻中度组,重度孤独症组患儿血清25(OH) D水平显著降低(P<0.05)。25(OH) D异常组患儿中母乳喂养、偏食及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25(OH) D正常组(P<0.05)。25(OH) D异常组患儿中CARS评分中的人际关系、模仿、情感反应、肢体动作、使用物体、对变化的适应、视觉反应、听觉反应及总分显著高于25(OH) D正常组(P<0.05)。CARS总分分与血清25(OH)D水平的成负相关性(r=-0.367,P=0.004)。血清25(OH)D水平预估ASD严重程度的AUC为0.716,敏感度为72.48%,特异度为78.65%。结论:血清25(OH)D在ASD患儿中成低表达,而且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25(OH)D差异表达,而且血清25(OH)D水平与CARS总分成负相关性,其作为评估ASD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炎症介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小儿内科接收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8,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和研究组(n=38,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肺功能、炎症介质和免疫功能,同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肺力咳合剂辅助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术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h、12 h和24 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较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12 h和24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拔管、苏醒及复苏室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减少POCD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致痛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训练,n=58)和研究组(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n=58)。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疗效、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致痛物质[神经肽(NPY)、P物质(SP)]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NPY、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经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可有效降低其血清致痛物质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及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0.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在心脑保护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间接收的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7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芬太尼,48例)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49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脑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细胞免疫功能、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PB开始后10 min(T2)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CPB结束(T3)、术毕(T4)时间点HR、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T1)、术后24 h、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升高后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cTnI、CK-MB、HFA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 NSE、S100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选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案,有助于减轻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免疫抑制,同时还可发挥心脑保护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