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改良颅窝减压术在Chiari畸形Ⅰ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脑脊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82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颅窝减压术,观察组予以改良颅窝减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脑脊液动力学[包含脑导管层面、脑桥腹侧平面、C3腹侧平面头端最大峰值流速(VDmax)、尾端最大峰值流速(VUmax)、每博出量(SV)]以及颅脊角变化。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P0.05)。术后,观察组脑导管层面、脑桥腹和C3腹侧平面VDmax、VUmax、SV和颅脊角、枕骨大孔径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颅窝减压术在Chiari畸形Ⅰ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能够改善患者的脑脊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50例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012年前采取常规MVD手术方法(MVD组,n=22),2012年后采取改良MVD的手术方法(改良MVD组,n=28)。MVD组采用传统MVD对三叉神经根进行全程减压,即沿首次切口入路,依次切开皮下、肌筋膜,充分分离骨窗边缘的瘢痕组织,适当扩大骨窗直至硬脑膜充分暴露。切开硬膜,锐性分离蛛网膜后探查Meckel腔至神经出脑区(REZ),仔细探查三叉神经全段,分离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以及首次手术置入的Teflon垫棉,对三叉神经进行全程减压。改良MVD组在此基础上,探查三叉神经颅内段及其周围结构,解剖三叉神经脑干延伸段,垫开小脑上动脉对三叉神经脑干延伸段的压迫。比较两组术后缓解率、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改良MVD组术后缓解率为100.0%,显著高于MVD组72.7%(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VD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MVD组22.7%(P0.05)。结论:MVD术中三叉神经根全程减压联合脑干延伸段减压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试管婴儿患者知觉压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试管婴儿技术(IVF-ET)辅助生育的不孕女性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MBSR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为(43.53±4.89)分、(42.38±4.34)分、(27.53±4.89)分,低于干预前的(57.96±7.30)分、(56.42±5.49)分、(37.96±7.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CPSS评分为(51.13±5.52)分、(50.31±4.48)分、(31.13±5.52)分,低于干预前的(58.83±7.28)分、(56.45±5.51)分、(38.83±7.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SR干预可有效改善试管婴儿患者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知觉压力情况,有利于提高IVF-ET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比分析Quadrant通道下微创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20例我院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微创(MIS)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LIF治疗,微创组给予MIS-TLIF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椎间植骨融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射线照射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6个月,微创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PK水平出现剧烈上升,随后又逐渐下降,但同一时段微创组患者的CP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的椎骨性融合率为93.33%(56/60),显著低于对照组(85.00%,P0.05),且其神经损伤、硬膜囊破裂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微创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且创伤更小,患者康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5.
本实验观察了迅速减压前呼吸模拟机载分子筛产氧系统不同富氧浓度的气体对狗高空迅速减压后气体交换功能的影响。按拉丁方的实验顺序,8条狗在减压前分别呼吸70%~100%4种富氧气体或空气5min,然后,再迅速减压到12000~18000m高度呼吸空气30s。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压后6~8s内,呼吸70%以上富氧浓度组的生理反应是等效的,表现在血氧饱和度和静脉氧分压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别,但与空气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研究表明,高空迅速减压时氧自体内到体外的反向弥散分两个时相,它们与减压瞬间的生理效应和有效意识时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结果是分子筛氧气装备工程设计与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牙髓炎患者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14 (CD14)、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水平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74例牙髓炎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87例。两组均接受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照组使用氧化锌丁香酚水门汀填充,研究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观察两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咬合力、咀嚼效率、CD14、HIF-1α、CX3CL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7 d后VAS评分降低,咬合力增加,咀嚼效率提高, 血清CD14、HIF-1α、CX3CL1水平降低(P<0.05)。结论:牙髓炎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后采用氢氧化钙填充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提升咬合力,调节血清CD14、HIF-1α、CX3CL1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内镜下单侧入路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术(LE-ULBD)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技术椎管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疗效及对JOA评分、ODI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DLSS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间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LE-ULBD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腰痛和下肢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swestry评分、上下方邻近节段ROM。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t=3.249;t=3.240;t=16.690,P<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腰痛、下肢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2.296;t=2.071;t=2.531;t=2.117,P<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t=3.119;t=2.231;t=3.065;t=2.457,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上下方邻近节段ROM低于对照组(t=5.372;t=6.076,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椎板间开窗椎管减压,LE-ULBD治疗DLSS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保留上下邻近节段活动度,加快术后腰腿痛缓解及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8.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氧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诊的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去骨瓣减压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高压氧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代谢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指标、炎性因子、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脑氧摄取率(CE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下肢及总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9.
国人颈椎横突孔的形态观察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用精密度为0.02毫米的游标卡尺对东北地区出土的100副成套颈椎,1200个颈椎横突孔的诸径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一系列数据,并对颈椎横突孔的形状(将它分为五型)及一些特异颈椎进行了观察,根据这些材料探讨了横突孔与椎动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陈家津  陈蕾 《动物学报》1994,40(3):281-286
大鼠下丘脑前部一侧减压区,采用直流方波或化学刺激、注射微量神经降压素及其抗血清和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神经降压素对刺激该减压区所致减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或化学刺激该减压区,可出现同其它哺乳动物相似的减压反应;(2)该减压区注射微量神经降压素,可使电刺激该减压区所致的减压反应明显增强;反之,注射抗神经降压素血清,该减压反应明显抑制;(3)电刺激该减压区,可使下丘脑和血浆中的神经降压素免疫活性物含量明显增高。结果提示,神经降压素可能参与电刺激该减压区所致的减压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