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目的:探讨带蒂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修复足跟功能区微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病人17例,男12例,女5例,其中左侧足跟损伤10例,右侧足跟损伤7例,伴跟腱损伤的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机器绞伤4例,锐器伤3例,电击伤2例,年龄12~55岁,平均27岁,清创后创面面积最大为6 cm×5 cm,最小为3 cm×2.5 cm。临床均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供瓣区植皮修复。对跟腱损伤的病例同时于修复跟腱损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17例皮瓣完全存活,未发生皮瓣血管危象,供瓣区皮片移植均一期存活。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9 mm,平均7 mm,术后患者穿鞋无疼痛不适,行走正常,无溃疡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供区隐蔽,血供可靠,对供区损伤较小,转移修复后可恢复良好的皮瓣感觉,是修复足跟功能区微小创面的理想组织瓣之一。  相似文献   
142.
《生物磁学》2012,(30):I0003-I0003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小儿眼科王乐今教授及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日前发现了世界第5个导致先天性眼组织缺损的新基因——-ABCB6。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该疾病致病基因。该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期刊上。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只带血管蒂的改良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胸大肌皮瓣时蒂部只保留血管,利用改良只带血管蒂的胸大肌皮瓣对6例不同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包括舌癌3例、舌咽癌1例、牙龈癌1例、颊癌1例。结果:术后皮瓣血供良好,完整成活,成活率100%;所有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在随访期内均存活;重建的舌外形良好,虽然味觉功能无法恢复,运动功能随切除范围增加而降低,但均能满足发音、吞咽和咀嚼功能需要。结论:只带血管蒂的改良胸大肌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有效而可靠的方法,为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造成的缺损提供了有力修复保障。  相似文献   
144.
摘要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抗折强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应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对照组只应用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折裂载荷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5 % vs.80.0 %,P<0.05);研究组的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折裂载荷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 % vs. 22.5 %,P<0.05)。结论:利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效果优于单纯全冠修复,抗折强度较高,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在羊水胆碱酯酶凝胶圆盘电泳中,改用亚铁氰化铜的棕色显带沉淀反应,使显带比原法清晰,温培时间由12小时以上缩短为3小时。测定了210例正常的和19例神经管缺损畸胎的妊娠羊水,其阴性和阳性期望率分别达97.1%和100%。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utosolidification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CPC)复合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对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ACPC/BMP即刻植入拔牙术后患者牙槽创口,随访24周,通过临床检查和CCD数字化摄片观察牙槽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实验位点无炎症、过敏和毒性反应发生,实验组患者牙槽嵴骨量吸收较空白对照组少,外形维持较好。结论:BMP/ACPC复合骨兼具骨的引导性和诱导性,可促进新骨沉积钙化,即刻植入拔牙创利于增加牙槽骨量,维持牙槽外形,但材料降解性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螺丝固位修复、粘接固位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下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牙种植并完成修复体的牙列缺损患者98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螺丝固位修复组和粘接固位修复组,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12个月牙周健康指标[种植义齿边缘骨吸收量(MBL)、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以及龈下菌群分布的差异。结果修复后3个月和修复后12个月,两组患者MBL、PD、mPLI、mSBI水平及咬合力、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龈下产黑色素菌、伴放线放线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螺丝固位修复组患者龈下厌氧菌、具核梭杆菌数量大于粘接固位修复组患者(均P0.05)。结论螺丝固位修复、粘接固位修复均是牙列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螺丝固位修复可能导致术后龈下厌氧菌繁殖增加,需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48.
赵以霞 《蛇志》2023,(1):62-6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2例老年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6例。A组行全凭静脉麻醉,B组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药剂量、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VAS)、认知功能(MMS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药剂量少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B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VAS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MMSE评分比较,术前1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时,B组的MMSE评分均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A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实施全凭...  相似文献   
149.
150.
个别前牙拥挤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地影响美容,患者有迫切要求矫正的愿望。从1993年8月到1995年5月期间,笔者收治了四例个别前牙拥挤的病例,应用不拔牙,固定式局间开展间隙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资料 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11—20岁。上前牙3例,下前牙1例。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