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17篇
  16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葡萄转录组已在各种组织、发育阶段、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和其他条件下被测定。目前,仍没有简单实用的网络工具来探索这些宝贵的数据。本文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基因表达数据库(NCBI GEO)下载1019个基因表达芯片数据,进行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定到41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与实验/表型相关。通过模块内连接度筛选枢纽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具有重要功能。通过关联推定(Guilt-by-association)原理对模块内功能未知的基因进行功能预测。最后,构建了免费的网络工具VitisMod,为葡萄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新资源,网址为:http://bioinformatics.fafu.edu.cn/grape。  相似文献   
42.
野生毛葡萄远缘杂交后代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S、1/2MS、GS三种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及在1/2MS培养基上分别附加6-BA 1.0mg/L+IAA 0.1mg/L和6-BA 1.0mg/L+NAA 0.1mg/L两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野生毛葡萄及其远缘杂交种后代213、741、196、296、B2等6个品种(种类)进行茎段腋芽萌发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最适宜茎段腋芽的诱导萌发;NAA对毛葡萄及其杂交种后代的萌芽生长影响明显,若单独使用,对绝大多数品种的茎段腋芽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IAA交替使用,则对茎段腋芽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广西羊角蚱属二新种记述(蚱总科:刺翼蚱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羊角蚱属Criotettix Bolivar二新种,即断隆羊角蚱C.inte rrupta sp. Nov.及短翅羊角蚱C.brevipennis 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 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44.
为搞清红地球葡萄(Red Globe Grape)霜霉病(Plasmopara vaticola)的发生流行规律,以及在生产实践中为提高田间抽样的准确度,运用聚集度指数(K、CA、I&和M^*/X、λ)分析研究了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系统型病株的田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病株在葡萄园中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型,分布的基本型是嵌纹分布和核心分布,适合率分别为75%和76.67%。二项分布的适合率为8.33%.在此分布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病叶平均数,比较平行线、“W”字型、“Z”字型抽样方式,最后肯定平行线法最好.  相似文献   
45.
苯丙氨酸前体饲喂分别和环糊精、葡聚糖、茉莉酸甲酯、黑曲霉和直喙镰孢菌提取液五种诱导子联合作用,其中以与茉莉酸甲酯的联合作用对葡萄细胞培养生产花青素的影响最大,可使单位鲜细胞花青素含量提高2.7倍,花青素产量提高3.4倍,实验证明两者在培养后第4天加入效果最好。在30μmol/L苯丙氨酸、218μmol/L茉莉酸甲酯和3000~4000lx光照条件下,不同花青素产量的细胞株都能显著提高花青素产量,但低产株VV06比高产株VV05具有更大的产率提高潜力。该条件下VV05和VV06花青素产量分别达到2975和4090CV/L,是对照组的2.5倍和5.2倍。  相似文献   
46.
《菌物学报》2017,(2):267-271
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方法测定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EDR4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受到抑制的灰葡萄孢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异常,分支变多,出现不规则膨大和缢缩;线粒体数量异常增多并出现不规则肿胀;细胞质外渗,出现空腔化细胞;细胞器泡囊化解体和细胞崩解,细胞趋于死亡。  相似文献   
47.
Alfin like (AL) 转录因子家族对高盐、低温、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采用同源比对的方法检索鉴定葡萄AL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并采用qRT PCR方法分析非生物胁迫下AL基因的表达特征,以探究葡萄AL基因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功能。 结果表明:(1)在葡萄中共鉴定出6个AL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VvAL1~VvAL6,且6个成员分别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2)葡萄中AL转录因子具有高度保守的DUF3594结构域和PHD结构域,各家族成员均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大量植物激素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3)基因芯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盐、干旱、ABA胁迫以及低温(5 ℃)处理均显著影响葡萄AL家族基因(VvAL1~VvAL6)的表达。(4)qRT PCR检测显示,不同胁迫处理下AL基因在葡萄叶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ABA处理下葡萄AL转录因子家族基因表达量较对照均显著下调,但在PEG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在盐胁迫处理下,VvAL2、VvAL4、VvAL5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分别是对照的23倍、8.5倍和10.5倍,而VvAL1和VvAL6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分别是对照的33倍和25倍。研究发现,葡萄AL转录因子家族与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密切相关,尤其是该家族基因强烈响应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48.
葡萄霜霉病离体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钿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6):373-373,F003
用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悬浮液接种于葡萄叶盘,一般接种后3-4天,叶盘上可见孢子囊,接菌后5-6天,侵染率可达95-100%。  相似文献   
49.
南亚热带酿酒葡萄品种(系)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1999年,对8804、真芳德(Zinfandel)、梅尔诺(Merlot Noir)、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4个欧亚种优良酿酒葡萄品种(系)在我国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栽培适应性做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8804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早期丰产性;真芳德早期丰产性突出,但抗真菌病害能力较差;梅尔诺和赤霞珠早期丰产性较差,抗病性一般,能获得较好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50.
灰葡萄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编码基因bmp1和bmp3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植物病原真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途径参与病菌有性生殖、细胞壁完整、菌丝侵染、致病力、胁迫响应等过程,灰葡萄孢MAPK信号途径参与病菌生长发育、致病力以及胁迫响应,但MAPK信号途径基因在灰葡萄孢中的功能尚未完全阐明,该信号途径对灰葡萄孢的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明确灰葡萄孢MAPK编码基因bmp1、bmp3在病菌生长发育、致病力以及氧化胁迫响应过程的功能,为进一步阐明MAPK信号途径调控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NAi技术构建灰葡萄孢MAPK编码基因bmp1和bmp3的RNAi突变体,并以野生型BC22菌株为对照,对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致病力以及对氧化胁迫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灰葡萄孢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其菌落形态、菌丝形态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bmp1基因的RNAi突变体生长速率明显减慢,分生孢子产量明显降低;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不能产生分生孢子。bmp1和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番茄果实的表面均不能产生明显的致病症状,而且不能穿透玻璃纸。bmp1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含有H_2O_2的培养基上受抑制的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而在含甲萘醌的培养基上受抑制的程度显著高于野生型;bmp3基因的RNAi突变体在含有H_2O_2和甲萘醌的培养基受抑制的程度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灰葡萄孢bmp1基因正调控病菌生长、分生孢子形成、致病力和穿透能力,参与调控病菌对氧化胁迫的响应;灰葡萄孢bmp3基因正调控病菌分生孢子形成、致病力、穿透能力以及对氧化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