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黄勃  樊美珍 《菌物系统》1998,17(3):193-194,198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的中国新记录属层束梗孢属Hymenostilbe一新种刺孢层束梗孢(Hymenostilbespiculatasp.nov.Huan,FanetLi)该种寄生于蜘蛛,产孢细胞子实层状复被于孢梗束上,无瘤,多点芽茁产孢,分生孢子单生,光滑或具细刺,5.6~6.6×1.3~2.7μm。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的中国新记录属层束梗孢属Hymenostilbe一新种刺孢层束梗孢(Hymenostilbespiculatasp.nov.Huan,FanetLi)。该种寄生于蜘蛛,产孢细胞子实层状复被于孢梗束上,无瘤,多点芽菌产孢。分生孢子单生,光滑或具细刺,56~6.6×1.3~2.7μm。  相似文献   
113.
云南多刺蚁属二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8,19(3):242-246
在云南省发现多刺 属Polyrhachis Smith2新种,即;驼背多刺景P.cyphon-ota,sp.n.和巴卡多刺蚁P.bakana sp.n驼背多刺义隶属于驼背多刺蚁亚属Cyrtomyrma Forel。巴卡多刺义隶属于六刺多刺蚁亚属Myrmhopla Forel。巴氏多刺蚁发现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  相似文献   
114.
云南天牛科三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采自云南的沟胫天牛亚科3新种:齿尾毡天牛Thylacusdentipennis、黑斑灰天牛Blepephaeusnigrostigma和云南刺锦天牛Sternohammusyunnana。其中,刺锦天牛属SternohammusBreuning为我国首次记载。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5.
在植物响应紫外线B(ultraviolet-B,UV-B)的过程中,UV-B光受体UVR8(UV Resistance Locus 8)对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和生长代谢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罗布麻属植物UV-B光受体信息,该研究通过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和大麻状罗布麻(A. cannabinum)全基因组数据进行UV-B光受体UVR8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UV-B胁迫处理下的UVR8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罗布麻有6个UVR8基因,大麻状罗布麻有5个UVR8基因,前者分布在1、7、9和11号染色体上,后者分布在1、8和9号染色体上。(2)UVR8蛋白为亲水性稳定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由延伸链、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转角构成。AvUVR8b和AcUVR8a蛋白三级结构与拟南芥UVR8(AtUVR8)最为类似,并且与小粒咖啡(CaUVR8)和伊德斯种咖啡(CeUVR8)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时发现罗布麻AvUVR8b和大麻状罗布麻AcUVR8a基因和蛋白结构与AtUVR8基因及蛋白高度相似。(3)当以一定剂量UV-B(17.52 kJ·m-2·d-1)处理两种罗布麻植株时,AvUVR8bAcUVR8a的表达量上调。据此推测在响应UV-B时,AvUVR8b基因在罗布麻中起主要作用,AcUVR8a基因在大麻状罗布麻中起主要作用。(4)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UVR8的表达受光照、温度、水分、氧气和激素等因素的调控。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罗布麻属UVR8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解析罗布麻属植物适应UV-B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16.
刺葡萄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萄萄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是中国野生萄萄中果粒最大的一个种,其果实高抗炭疽病和白腐病,在湖南、江西、福建、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一直作为鲜食和酿酒品种栽培利用。刺葡萄种内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为了充分挖掘利用刺葡萄资源,提高刺葡萄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从刺葡萄的物候学、花器类型、形态性状、果实理化性状、花粉形态、DNA遗传水平和抗性等方面进行种内多样性的研究和综述,以期为刺葡萄种质资源的保护、鉴定评价和发掘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7.
齐光月  沙伟  董原 《菌物研究》2015,(2):122-128
报道了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壳状地衣40种,隶属于18属14科6目。其中1种为中国新记录,即Rhizocarpon eupetraeum(Nyl.)Arnold;1种为中国大陆新记录即Buellia badia(Fr.)A.Massal.,37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提供了中国新记录种和中国大陆新记录种的描述及特征图片。对40种壳状地衣的基物类型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液对水霉病主要病原菌两性绵霉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两性绵霉Achyla 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的乙酸乙酯浸提液均对两性绵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为800 mg/L;在供试浓度为3 200 mg/L时,3种地衣提取物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9.
西瓜炭疽病菌圆刺盘孢分生孢子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圆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分生孢子产生条件,通过改变培养基的成分、理化性状及培养条件等方法,进行了诱导产孢试验,并对所产生的分生孢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orbiculare在西瓜茎叶煎汁培养基上25℃恒温黑暗培养30d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产孢量高达7.15×109个/m L。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病菌在西瓜茎叶煎汁培养基上和在西瓜茎秆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在形态上存在差异,前者产生的分生孢子稍短和略宽,两端钝圆;而后者产生的分生孢子相对长而细,两端较尖。试验证明寄主西瓜茎叶成分对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为正确认识蕉木(Oncodostigma hainanense)内轮花瓣近轴面突起的发育和作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蕉木内轮花瓣近轴面瘤状突起的形成过程,并采用光学显微镜(LM)观察经PAS染色反应的蕉木内轮花瓣半薄切片的结构。SEM观察发现,蕉木花蕾在发育Ⅰ期和Ⅱ期其内轮花瓣近轴面无明显瘤状突起形成,Ⅲ期有明显的瘤状突起形成,Ⅳ期瘤状突起发育成熟并布满整个内轮花瓣近轴面;LM观察发现,多糖类物质随蕉木内轮花瓣近轴面瘤状突起的发育而增多,并向瘤状突起周边细胞集中;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到有蓟马的幼虫在开放的花瓣瘤状突起间活动,但并没有发现瘤状突起表面有泌蜜孔及多糖类物质。推测蕉木内轮花瓣近轴面瘤状突起为访花者提供了繁殖、产卵和孵卵的场所并为它们提供了一定的食物来源(多糖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