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90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天牛科,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花天牛族Lepturini的长颊花天牛属Gnathostrang alia是由Hayashi于1985年建立的,并将条胸长颊花天牛Lepturabilineatithorax Pic,黑条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rufovittata Pic,天目山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tienmushana Gressitt,黑尾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aurivillei Pic以及横条长颊花天牛Strangalia longiceps Aurivillus等5个种移入此属,其中,分布在越南的有3种,加里曼丹1种,中国浙江天目山1种。该属与长尾花天牛属Pygostrangalia很近似,但头前部更长,前胸背板较宽,后侧角较发达,鞘翅基部较宽,向中部收狭,端半部外侧缘较直。本文记述了在广西龙胜和四川重庆江津四面山发现的两个新种。  相似文献   
32.
中国环缘蝽属昆虫记述(半翅目:姬缘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缘蝽属(Stictopleurus Stal)建立于1872年,为半翅目(Hemiptera)姬缘蝽科(Rhopalidae)中的一个类群。Reuter(1885)将其降为姬缘蝽属(Corizus Fallen)的一个亚属,该意见曾被一些学者所采纳,如Puton(1886/1899),Ragusa(1907),Van Duzee(1916),Torre-Bueno(1914)等;Muzik(1904)亦曾将其作为伊缘蝽属(Rhopalus Schil-ling)的一个亚属;但后来多数学者及近代的分类学工作者均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属,如Oshanin(1906/1912),De Seabra(1927),Harris(1943),Chopra(1967),Gollner-  相似文献   
33.
紫蛱蝶属第三种的记述(鳞翅目:蛱蝶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蛱蝶属Sasakia Moore全世界已记载的只2种。大紫蛱蝶S.charonda charonda Hewitson是日本的国蝶,极为珍贵。中国有朝鲜亚种S.charonda coreana Leech及台湾亚种S.charonda formosanaShirozu,而黑紫蛱蝶S.funebris Leech,更为稀罕。最近作者在四川发现本属的第三个不同型,经鉴定为一新种,定名为最美紫蛱蝶S.pulcherrima。 本种与2已知种的关系怎样?是每一个见到标本的同道都感兴趣的问题,为此作了特征对比。 本种翅基部正面的蓝紫闪光与反面的斑纹、及后翅红色臀斑、近似S.charonda;但前翅基部正面无白斑,则与之迥然不同。前后翅端部正反面的每个翅室都有细白纹,近似S.funebra的特征;但翅的反面基部没有红斑则只又与之不同。前后翅的外横荫影与亚缘线及后翅基部的色斑则为其种的独有特征。 从雄外生殖器看,本种的背兜背缘弧形,与钩突之间没有缩缢,不同于其余两种。抱器茄形,而不如funebris呈方菱形;背缘隆起比charonda较阔,腹缘圆弧形,不如charonda平直;囊突比前2种都长。 从其体翅各部分来看,左右对称发育正常,没有畸形之处。已知2种在自然界中数量均不大,发生期前后不太一致,自然杂交的可能性不大。因之作者认为是本属的第三个独立的种。 正模1,四川青城山,1992年6月30日,李海滨采,存西北农业大学昆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记述了喙蚤蝇属Trophithauma Schmitz一新种。该属为中国新记录。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曲脉喙蚤蝇Trophithauma sinuatum Liu et Chou,新种 雌:体长1.43~1.62毫米。额大部分黄褐色,前缘黄色;单眼三角区隆起;口上片黄色,向前下方延伸呈舌状;喙高度延长,两条舌内骨带极长。胸黄褐色;中胸侧片下半部及足黄色。翅透明,略呈灰黄色;前缘脉极长,前缘脉与翅长之比为0.78,前缘脉各段比为1.28~1.29:1:1;径分脉(第三纵脉)长而粗,粗于前缘脉,中部向前突出。翅长1.65~1.72毫米,宽0.80~0.82毫米。平衡棒褐色。腹部暗褐色。第2背板大,长度约为第1背板的4倍。第3背板后缘波浪形。第4背板小,高度特化,隐于第3背板之下。第5和第6背板短,两者之间有腺体开口。各背板两侧均无突起。 雄:体长1.1毫米。口上片和喙均不延长。前缘脉与翅长之比为0.64;前缘脉各段比为1.69:1.25:1。生殖器褐色,具细毛;右生殖背板端部分叉;左生殖背板阔;生殖腹板基部圆形,端部分裂成两瓣状。 正模,海南省尖峰岭(1,200米),1992-Ⅳ-4,刘广纯采。副模:1 5,同正模。  相似文献   
35.
寡毛实蝇属三新种:(双翅目:实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的3新种,即广西实蝇Dacus(Zeugodacus)guangxianus、近黑颜实蝇D.(Zeugodacus)parater和那大实蝇D.(Asiadacus)nadanus,是1982-1985年在南方各地果园中用诱蝇酮(cue-lure)诱获的,寄主不明。所有模式标本均存放于北京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在此谨向提供标本的同志致谢。  相似文献   
36.
37.
描述了产自广西木兰科一新种:靖西长喙木兰(Lirianthe jingxiensis Y. H. Tong&N. H. Xia)。本种形态上与绢毛木兰[L. albosericea(Chun&C. H. Tsoong)N. H. Xia&C. Y. Wu]接近,但区别在于该种植株较矮,幼枝、叶柄和幼叶被黄棕色绢毛,叶柄较宽,叶片较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钝或短渐尖,花被片较大,心皮数目较多,被黄棕色绢毛。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文字衣科黑文衣属形态学、解剖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即变黄黑文衣(Phaeographis flavescens Dal-Forno&Eliasaro),该种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壳状,表面浅黄绿色,无光泽,光滑;子囊盘弯曲,多分支,聚生于假子座中;盘缘黑色,相邻线盘之间有小缝隙,盘面较平坦,黑色,覆有白色粉霜;子囊层无色透明,侧丝顶端分支;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褐色,横隔透镜型,(4~)6胞室,大小19~25.5μm×6~7μm,I+紫红色。该种分布于云南和福建,该研究丰富了对中国黑文衣属物种组成与分布的认知。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探讨尿铜蓝蛋白(CP)、肾损伤因子1(KIM-1)与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0例DKD患者(DKD组)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根据是否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118例,另选取同期5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T2DM组和4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尿CP、KIM-1水平,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DKD患者尿CP、KIM-1与UACR、eGFR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CP、KIM-1对DK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3年,160例DKD患者有42例发展为ESRD,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25%(42/160)。DKD组尿CP、KIM-1、UACR高于T2DM组、对照组,eGFR低于T2DM组、对照组(P<0.05);T2DM组尿CP、KIM-1、UACR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KD患者尿CP、KIM-1与UACR呈正相关(P均<0.001),与eGFR呈负相关(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DKD分期4期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UACR(较高)、尿CP(较高)、尿KIM-1(较高)为DK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GFR(较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CP、KIM-1联合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DKD患者尿CP、KIM-1升高与肾功能降低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尿CP、KIM-1联合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系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善静脉肾盂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分别为10例、39例、39例,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比较,重度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度、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准确度分别为90.91%、93.18%,与病理诊断kappa值分别为0.795、0.86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为0.629,一致性一般。静脉肾盂造影对轻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度为96.59%,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82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中度、重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分别为0.583、0.565,一致性一般。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高达94.32%,明显高于两检查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病情程度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不同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轻度肾积水患儿的效能较好,将二者联合可提高对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