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引言苔藓植物分类学是18世纪首先在欧洲发展起来的。早在1729年,意大利人米奇里(P.A.Micheli)在他所著的《新植物属志》(Nova Plantarum Genera)一书中已有关于苔藓植物的记载,并绘有插图。弟伦(J.Dillen)的《藓类植物历史》(HistoriaMuscorum,1741)是较早提及苔藓植物分类的著作。然而,在本书内也含有一些藻类、地衣、石松植  相似文献   
132.
本文报导金发草属Pogonatherum Beauv.中1新种,即二芒金发草P.biaristatum S.L.Chen et G.Y.Sheng及Xi茅属Dimeria R.B.k 2新种,即异花Xi茅D.heterantha S.L.Chen et G.Y.Sheng 及广西Xi茅D.guangxiensis S.L.Chen et G.Y.Sheng。  相似文献   
133.
菰属系统与演化研究—胚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守良  杨光 《植物研究》1993,13(4):346-352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全世界菰属4种2亚种及其有关属种共4属7种的胚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后,获得菰属Zizania L.与山涧草Chikusichloa apuatica Koidz.的胚型为F+FP,稻Oryza sativa L.与拟菰Zizaniopsis miliacea(Michx.)Doell & Aschers.的胚型为F+FP,其中山涧草的胚型为首次报导。根据胚型,这4属均应位在禾本科G  相似文献   
134.
用0℃冷冻处理2—3 h,一些PcaSE-1和BEL-7404细胞的角蛋白纤维能部分地转化成凝聚颗粒,但在HeLa 和CNE 细胞中不发生这种角蛋白纤维结构转化。当回复温度到37℃15—30 min 时,PcaSE-1 和BEL-7404细胞的这种结构转化能快速回复。相反,在HeLa 和CNE 细胞有丝分裂时,角蛋白纤维能转化成凝聚颗粒,但PcaSE-1细胞和BEL-7404细胞的角蛋白纤维网始终维持纤维状态,且围绕纺锤体分布。上述结果表明:两类上皮细胞角蛋白纤维结构的转化似由不同因子所引起。我们的结果还指出:(1)单用秋水仙素或用秋水仙素和细胞松弛素D 合并处理PcaSE-1细胞不能引起角蛋白纤维凝聚。但经秋水仙素解聚微管后,会增强细胞对冷处理的凝聚反应。(2)冷处理时角蛋白纤维凝聚的形成与细胞是否具有两套不同的中间纤维无关。(3)予先用TritonX-100抽提细胞,角蛋白纤维在冷冻后不能转化成凝聚颗粒。(4)冷冻处理引起的结构转化可能是某些上皮细胞系的角蛋白纤维的一种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135.
中国栗米草属植物的校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德全 《植物研究》1993,13(2):110-112
本文校订了中国粟米属植物,共有4种。国产的粟米草应是Mollugo stricta L.,而不是M.pentaphylla L.;多棱粟米草M.costataY.T.Chang et C.F.Wei是种棱粟米草M.verticillata L.的异名  相似文献   
136.
聚类分析树状图上Alternarla与其相似属Ulocladium、Stemphylium的种明确地分为三个表观群。36个OTU's,23个链格孢属的种,进一步形成四个清晰的亚表观群,恰与椐分生孢子喙的特征而划分的组,即无喙组、假喙组、真喙组和锥状真喙组相吻合。本试验系统中,相似属间、种间和种内的相似性值是在具体试验条件下确定的。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大量有用分类信息的综合比较分析,以相似性值的形式,为不同等级单位分类地位的确定提供相应定量化的标准,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一个分类单位.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将Alternariamali Roberts作为细链格孢的一个分化型,即Alternarin tenuis C.G.Nees f.sp.,mali。  相似文献   
137.
一年多以前,我们报道了一种引致人类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病原真菌Rm6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 Chen)。最近我们又发现了它的另外一个变种Rm7。它是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王端礼教授分离的,原编菌号4873。Rm7的病人和Rm6的情况很相近。她也是一个女病人,来自农村,患的同样是原发性皮肤病而没有患有其他的毛霉病或其他疾病,她的病也没有传染给她的家人。不同的是,她来自我国北部的河北省而不是南部的江苏省;她的病史更长,达16年之久;她的病部在脸上而不是在手上,并造成进食困难。Rm7和Rm6的培养物相似,也是亮黄色,但比较低矮。它与Rm6一样是非高温真菌,最适、最高、最低温度同样分别是24-30, 38,和9℃形态上的亲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两者都有匍匐菌丝和较发达的假根;孢子枝也是假轴分枝;孢子囊壁也是缓慢消解;有很不规则形状的囊轴;有明显的囊领;都有大量厚垣孢子。Rm7与Rm6的主要区别在于:(1)假根只从匍匐菌丝和气生菌丝上长出而不从孢子枝、孢子囊或囊轴等各处长出;(2)孢子枝可连续分枝达7次之多;(3)孢子枝在分枝处往往有一个隔膜;(4)往往在10天以上的培养物中才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囊轴;(5)从未见有囊托;(6)孢囊孢子形状较规则,较短而不超过11 μm;(7)孢子囊和囊轴均较小,直径相应不超过70及30 μm.因此,我们将Rm7鉴定为Rm6的一个变种,并定名为较规则多变根毛霉新变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var. regularior Zheng & G.-q. Chen var.nov.)。这样,在根毛霉属内可以承认的共计5种6分类群。  相似文献   
138.
本文报导金发草属Pogonatherum Beauv.中1新种,即二芒金发草P.biaristatum S.L.Chen et G.Y.Sheng及觿茅属Dimeria R.Br.中2新种,即异花觿茅D.heterantha S.L.Chen et G.Y.Sheng及广西觿茅D.guangxiensis S.L.Chen et G.Y.Sheng.  相似文献   
139.
杨祝良 《菌物学报》2023,42(1):179-186
基于形态特征和此前发表的DNA序列数据,本文报道了地锤菌属Cudonia的2个新种,它们采自中国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亚高山地区。棒状地锤菌C. claviformis具子实层的部分鲜黄色、棒状,菌柄污白色至淡褐色、光滑。鳞柄地锤菌C. furfuracea具子实层的部分头状、鲜黄色,菌柄被污白色至淡褐色糠麸状鳞片。两种真菌都生长于杜鹃和柳树组成的矮灌丛下苔藓丛中。  相似文献   
140.
王科  蔡磊 《菌物学报》2023,42(1):50-62
我国菌物分类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逐渐走进世界前列。本研究通过对世界菌物名称信息库Fungal Names进行数据统计,对发现自中国的菌物新物种和中国学者发表菌物新分类单元等数据开展分析,从中揭示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过去,一共有2 214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5 626个菌物新分类单元,包括 3个新纲、27个新目及亚目、117个新科及亚科、769个新属及亚属、11 100个新种、322个新种下单元和3 288个新组合。在全球已知的菌物物种中,自中国发现的新物种有10 233种,隶属于 3界13门44纲174目572科2 379属,占全球已知物种多样性的6.84%,居世界第二位。地理分布上,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发现的新物种最多。根据每年发现的新分类单元数量趋势和命名作者的构成,可将中国菌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外人在华采菌及研究(1750s-1929)、中国菌物分类学起步(1930-1949)、新中国菌物分类学早期发展(1950-1977)、全国性菌物标本采集与研究(1978-2010)、走进世界前列(2011至今)。本研究对每个发展时期的分类学概况和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通过上述综述性研究,有助于系统地了解中国菌物分类学不同阶段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概况,为学科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