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0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01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双歧杆菌的分离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从重庆市正常人群肠道中筛选出的5株双歧杆菌经厌氧→微氧→有氧的方式进行了数百次传代驯化,最后选送3株送国家认可的法定菌种鉴定单位认可为:86321两歧杆菌、86043青春双歧杆菌和86274婴儿双歧菌。它的成功为我们进一步开发系列双歧产品奠定了很好基础。  相似文献   
82.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 ̄P-Tyr-Poly(G_4:T)作底物,测得其表征Km约为0.5-0.8μmol/L,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7.8及37-40℃。Zn ̄(2+)等二价金属离子及Na_3VO_4等酸根基团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甘油及DTT、巯基乙醇等则对其有强烈激活作用;而氟化物、酒石酸等对PTPP活性基本无影响。此外,某些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及抗肿瘤药物等对PTPP活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一些PKs及PPs在体外对PTPP活性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莱氏衣原体膜上Mg~(2+)-ATPase用DOC溶解后,经Sepharose-6B和DEAE-CelluloseDE-52离子交换柱,得到了部分纯化的Mg~(2+)ATPase,并将此ATPase与不同极性头部的磷脂和膜糖脂重组,研究了不同的极性头部的磷脂和膜糖脂对ATPase活性的影响。此酶的活性不依赖酸性磷脂,PG、DPG、大豆磷脂等明显抑制酶活性,中性磷脂DMPC、PE、PC则能增加酶活性,其中尤以非双层脂PE的作用最为明显。从莱氏衣原体膜上提取的糖脂(MGDG,DGDG)单独和ATPase重组时,酶活性增加并不明显,当MGDG和DGDG以等比例混合时,能大大地增加酶活性。这表明Mg~(2+)-ATPase的活性很大程度上与磷脂的表面电荷及磷脂的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84.
85.
我国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MMV)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F(ab′)2-ELISA和ISEM实验,结合病毒粒子长度测定,报道了江苏省如东县农科所大麦黄花病毒源(吕种盐辐矮早3)中除存在大麦花花叶病毒(BaYMV)外,还复合感染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MMV),这是我国BaMMV的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86.
半枝莲中二萜内酯和黄酮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消肿止痛和抗癌等功效。国内学者报道从全草中分得红花素(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印黄芩甙(scutellare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和生物碱。台湾学者从中分离得汉黄芩素(wogonin)、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dimethoxyflavone)、半枝莲素(Rivularin)。我们从全草的乙醇提取液中分得两个化合物,经鉴定为汉黄芩素、新穿心莲内酯,该内酯在本植物中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87.
细菌中一种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用渗透压冲击和酶解相结合的技术,成功地分离出大量形态完整、结构清晰的烟草生活胚囊。此法用酶浓度低,操作时间短、例于纯化,易于分离胚囊细胞原生质体,为植物雌性细胞操作提供了一种较实用的技术。此外,通过整溶液渗透压,可有效地控制及诱导卵细胞与助细胞原生质体的原位融合。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分离自健康成人粪便样本的棒状腐败乳杆菌(Loigo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Lc7进行分类学鉴定和益生潜力评估。【方法】基于16SrRNA基因和基因组核心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对Lc7进行分类学鉴定;通过耐酸和胆汁酸盐、粘附、抗氧化和抑菌实验,以及溶血、明胶酶活性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评估Lc7的益生特性。同时,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Lc7的体内抗炎潜力。【结果】Lc7鉴定为L. coryniformis,在酸和胆汁酸盐的连续作用下,Lc7的存活率为70.17%。Lc7对HT-29细胞的粘附指数为56.33 CFU/cell,其自聚集和疏水性分别为80%和40%;Lc7对福氏志贺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等7个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羟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s,·OH)的清除率分别为91.70%和48.53%;Lc7无溶血现象和明胶酶活性,对选取的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在小鼠结肠炎实验中,Lc7干预组小鼠结肠长度明显长于模型组(...  相似文献   
90.
通过广泛收集和分离,获得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及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等属菌株897株。产酸指示平板上的变色圈测定结果表明,它们中间628株为产酸菌。通过纸层析对产酸菌发酵液酸谱的分析,获得129株L-苹果酸产生菌,经进一步测定发酵液中L-苹果酸的含量,筛选出以葡萄糖为原料,摇瓶发酵140小时,L-苹果酸产率48.37g/L,对糖转化率48.37×10-2 的菌株LMO2。经初步鉴定,这一菌株为曲霉(Asper-gillus sp.)以LM02作为出发株,采用亚硝基胍、自然污染细菌、甲基磺酸乙酯及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葡萄糖为原料,L-苹果酸产率较高的突变抹N1-14、N1-14、NE1412、NU1416及NU1419。其中N1-14 的L-苹果酸产量最高,比出发株提高46.2×10-2。N1-14 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摇瓶发酵葡萄糖140小时,平均L-苹果酸产率为72.53g/L,对糖转化率53.74×10-2。全发酵液经薄层层析测定,不含黄曲霉毒素。发酵产物分离提纯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结晶,经纸层析、质谱及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L-苹果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