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3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220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1459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6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为一种傣族传统的药用植物,常用于治疗诸疮肿毒、皮肤瘙痒、跌打损伤、刀枪伤等疾病。为研究拔毒散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其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作为炎症模型,评价所分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从拔毒散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1)、 kaempferol-3-O-rutinoside(2)、槲皮素(3)、20-hydroxyecdysone(4)、α-ecdysone(5)、22-deoxyecdysterone(6)、abutasterone(7)、pterosterone(8)、icariside E5(9)、icariside E3(10)、(+)-syringaresinol(11)、pinoresinol(12)、balanophonin B(13)、N-trans-feruloyl tyramine(14)、(-)-loliolide(15)、棕榈酸(16),其中化合物1-3、9-13、16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 μmol·L-1的浓度下,化合物1、4、5无明显抑制NO生成作用,而化合物2、3、6-16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NO生成,其中化合物2、3、11-14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8.63、40.76、21.46、14.32、16.82、42.31 μmol·L-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拔毒散的化学成分,明确了其具有抗炎效果的物质基础,验证了其传统用途的科学性,为其进一步在医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2.
为研究我国特有植物钩毛茜草(Rubia oncotricha)的化学成分,该文将钩毛茜草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钩毛茜草中共分离了15个蒽醌类化合物,分别是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6′-O-acetyl)-α-rhamnosyl(1→2)-β-glucoside(1)、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α-rhamnosyl(1→2)-β-glucoside(2)、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3′-O-acetyl)-α-rhamnosyl(1→2)-β-glucoside(3)、2-methyl-1,3,6-tr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β-glucoside(4)、1,3,6-trihydroxy-2-hydroxymethyl-9,10-anthraquinone-3...  相似文献   
233.
新型产甲烷古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产甲烷古菌是一类能利用简单化合物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菌。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结合宏基因组学和其他技术先后发现了众多之前未被报道的新型产甲烷古菌。基因组分析等研究发现这几类新型产甲烷古菌具有独特的甲烷代谢通路以及广泛的生态分布,科学家推测它们在全球生态调节以及碳循环中可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这些新型产甲烷古菌大部分尚未通过传统培养方法获得纯培养菌株,其确切的生理代谢机制和生态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更加系统地了解这些新型产甲烷古菌,本文从它们的分类、系统发育地位、代谢机制、生态分布以及分离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新型产甲烷古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4.
《古生物学报》2019,58(1):F0003-F0003
正本刊是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原创性研究论文、学科动态、学术讨论、论著评述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为进一步提高《古生物学报》的学术质量,特作如下稿约。1.本刊为中文版,附有较详细的英文提要和300字左右的中文提要。提要以第三人称写,说明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关键词一般不超过8个词组,每篇文章(包括插图、表、参考文献、外文提要)不超过2万字,不连载。简报1000字以内为宜。2.来稿要求学术观点明确,文字精练,图表应用得体,文中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的译名等均应按国家颁发  相似文献   
235.
建立稳定的树鼩(Tupaiabelangeri)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可为有关此类细胞的实验和疾病树鼩细胞模型提供技术支持。取树鼩大腿内侧皮肤用组织块贴壁法和胶原酶Ⅰ消化法分离皮肤细胞,胰蛋白酶差别消化法纯化细胞;用MEM(10%FBS)完全培养基和含低血清生长添加物(LSGS)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鉴定细胞,并测定细胞的生长、冻存和复苏特性。经树鼩皮肤细胞分离效果比较,胶原酶消化法比组织块贴壁法更适合用于树鼩原代皮肤细胞分离;对分离及冻存复苏后细胞生长状况观察比较发现,添加了LSGS的MEM培养基更利于细胞存活、生长;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检测鉴定所分离的细胞为树鼩皮肤成纤维细胞。成功建立了树鼩原代皮肤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并优化了该细胞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36.
甲虫是世界昆虫种类最丰富的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作者查阅大量文献,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对70年来(1950-今)中国甲虫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以后的发展做出展望。根据统计的结果,结合成果的价值和对学科的贡献,将建国70年后,中国甲虫的研究分为3个不同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甲虫类群、发表的研究论文、发现的新种、涉及的作者人次等情况;系统归纳了70年来中国甲虫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及中国甲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37.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高正交性的二维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强极性动物药多肽的方法。本文以塞隆骨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以亲水性C18AQ制备型高效色谱柱为第一维分离柱,首先在一维分离中将目标混合物分成若干组份;然后以C18MP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分离柱,将第一维分离后得到的组份纯化为单体化合物。本研究最终得到5个塞隆骨单体化合物,化合物纯度均超过98%。经Nano-LCESI-MS/MS鉴定和搜库分析,这些多肽的序列分别为:KTAILVKE、RGAPQDQE、LVGPGAPGR、GFAGD和KPQWHP。此研究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且重复性好,可以对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8.
1966年4月,一家从事应用微生物研究与开发的地方研究所———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我国在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批出现的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之一,是顺应轻工、食品工业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从此,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工微所)就紧随着轻工、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并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工微所的成立不是偶然的。促成工微所的成立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因素。外部因素是近代生物技术的进步,推动以微生物为主的发酵工业的堀起。发酵工业是上世纪初在乳酸、柠檬酸、酵母、丙酮-丁醇、甘油等发…  相似文献   
239.
本研究运用组织分离法对采自贵州省都匀市斗篷山景区的地衣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乙酸乙酯萃取菌株液体发酵物,通过打孔法筛选地衣内生真菌提取物并对9株临床致病菌株及耐药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一株分离自星点梅衣属地衣Puncteliasp.的内生真菌DPS-165-9对其中的6株显示抑制活性.此6株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  相似文献   
240.
对双翅目鼓翅蝇科分类沿革,分类地位,分类系统,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提出了在该科昆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