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2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3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R.P.柯夫 《菌物学报》1990,9(Z1):19-28
将盘菌纲系统学研究继续下去的两个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必须将传统的α-分类方法与广泛的标本采集工作相结合,尤其是在世界上很少采集的地区;同时,研究盘菌和地衣化子囊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各个目与科之间的可能联系。新白水盘菌(Leucovibrissea)是从组的等级上升为属的,它与另外两个属共同组成了锤舌菌目的新科水盘菌科(Vibrisseaceae)。本文还讨论了某些类群的系统学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一些目前没有答案但看来是基础的生物学问题。  相似文献   
72.
腐霉属分类性状评价及其中国的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腐霉属Pythium Pringsheim的研究历史作了简单的回顾,对该属的分类性状和系统进行了论述和评价,最后对中国已发现的55种腐霉,以检索表的方式进行了分类、检索。  相似文献   
73.
中国续断属修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依据野外调查所采集的大量标本,报告中国续断属植物共有16种2变种(其中2种为栽培种),并对照印度国家中心植物标本室(Central National Herbarium,BSI)所藏的印度原产种的标本进行研究,提出了对中国续断属某些被误定为印度种与印度原产种的区分要点。  相似文献   
74.
世界鸡形目鸟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世界上鸡形目鸟类的分布、分类、形态特点、栖地类型及生活习性。世界鸡形目鸟类分为7个科,共计281种。中国鸡形目鸟类包括松鸡科8种和雉科52种。介绍了中国鸡形目鸟类种的分类等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5.
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学研究,藉助形态学、古植物学、孢粉学,细胞学和解剖学资料澄清了两属的分合问题,证实两属在各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并且各分类特征存在广泛的联系而无法分开,从而赞同H.K.Airy Shaw,J.R.Sealy及S.A.Spongberg的主张,即将这两属合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世界范围广义紫茎属下分类系统。属下新系统根据花柱合生程度、花序类型,苞片与萼片的形状以及两者的相对长度等特征,分为两个亚属,五个组,同时对该属种类进行修订。该属共有23种5变种,本文发表新组1个,新名称2个,新组合9个,新异名10个,新种1个,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广义的紫茎属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是该属的起源中心和高度分化中心。根据化石资料推断,该属起源于早白垩纪,在第三纪以前于整个劳亚古陆上呈广泛而连续的分布,后因冰川及造山运动的影响,从而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6.
中国野豌豆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国产野豌豆属43种,4变种及6变型,其中包括4个新种(多叶野豌豆,三尖野豌豆,武山野豌豆,长齿野豌豆);一个新变种(三叶歪头菜)及一个新等级(千山野豌豆)。  相似文献   
77.
龙胆属的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支序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对龙胆科龙胆属的属下等级进行了重新归类和系统发育分析。龙胆属是一个单系群,以3项近裔共性为归类依据。性状分析作了性状同源性分析和性状极性分析。性状极化主要以外类群比较、性状相关性及染色体资料为依据,其它方法,如生物重演律原则、地理递进原则以及孢粉形态等也被结合使用。分析结果,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被选择为外类群,71个性状被选择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使用PAUP程序对矩阵进行了运算,得到4个最简约的谱系分支图,它们均具一致性系数0.637,支序长度为160步,f-比值范围为0.179~0.189,其中具最低f-比值的图被选作为类群归类和讨论亲缘关系的基础。在支序图上龙胆属归为15个组;其中5个组又划分为系,共包括23个系,其余组为单型组,故共有33个属下类群。一个严格的一致性谱系分支图总结了所有的一致点,从而支持了支序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裸藻类植物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裸藻类的33个属级分类单位,以及它们的35个性状,利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性状的演化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性状间的极性关系进行了和谐性分析,使性状间极性关系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然后建立了分支分析的数据矩阵。应用徐克学建立的“演化极端结合法”进行微机运算.得简约系数远小于1(o.2159)的分支谱系图。根据分支诺系图对裸藻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井与已有的关于裸藻类分类系统和演化假设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按照裸藻类的亲缘关系及单系原则,对裸藻类的分类等级进行了划分,初步提出了建立1门1纲5目的分类系统。按照在分支谱系中的演化地位,认为裸藻属的5个亚属,明显地都应是独立的属。同时对裸藻类的共生起源与演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论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分支分类学方法,对山毛榉科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山毛榉科作为单元发生群包括柯属、锥属、粟属、三棱栎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桦木科和南山毛榉属被选择作为外类群。对大量的性状进行评估之后,选择了25对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性状极化以外类群比较为主,同时也采用了化石证据和通行的形态演化的基本原则。数据矩阵由7个分类群、2个外类群和25个性状组成。采用最大同步法、演化极端结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该数据矩阵进行了分析。在得到的3个树状分支图中按照最简约的原则,选出演化长度最短的谱系分支图作为本文讨论山毛榉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基础。关于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作者的观点如下:(A)现存的山毛榉科的6个属形成了4条平行进化的分支路线,它们分别被处理作4个亚科,即:栗亚科,三棱栎亚科,水青冈亚科和栎亚科;(B)平行进化是山毛榉科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形式。生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如:果实第二年成熟,胚珠通常败育等,是影响山毛榉科植物属间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在现存的山毛榉科植物中,柯属是最原始的类群。三棱栎属和锥属的起源也较早,而栗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是特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80.
菊科蒿属Artemisia的腺毛蒿组和白苞蒿组共有26种8变种,为亚洲特有植物。前主产我国西南中、高海拔地区;后主产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各省区的中、低海拔地区,少数种在亚洲南部、东南部也有分布。除泰国艾A.boreali-siamensis外,其余国内均产。它们在蒿属蒿亚属中进化程度较高,且与其它组有明显的区别。选择亲缘关系最近的艾组为外类群。在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形态演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大量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