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和数量,采用不同群落参数和群落分析法对太谷地区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枣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的主导因子及时间格局分化较为明显。可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在时序上分为发展期、过渡期、鼎盛期和衰减期4个阶段,并结合气候、物候变化,讨论了各阶段群落的发生特点和主要害虫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2.
山西濒危植物翅果油树植冠的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形理论及方法,从分枝格局和冠幅扩展2个方面对山西翼城和乡宁的35株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个体的植冠构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幼树和成树的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有显著变化;一级枝的平均枝长和枝径有显著差异,但枝和叶的方位角及叶倾角差异不明显。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冠幅变化较大,幼树冠幅的分形维数(2.0026)小于成树(2.2694)。翅果油树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境变化有不同的构型策略。  相似文献   
63.
集合种群动态对生境毁坏空间异质性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会玉  林振山  梁仁君  温腾 《生态学报》2007,27(8):3286-3293
首次将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与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相结合,研究了破碎化生境中集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动态,以及集合种群动态对生境毁坏空间异质性的响应。研究发现:(1)各个物种种群在生境中的分布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物种的计盒维数(Box dimension)不仅可以很好地反映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构,也能很好地反映种群动态。(2)如果将空间因素考虑进来的话,生境毁坏的灭绝债务(Time debt)将大于空间隐含模式所模拟的结果。(3)物种灭绝同时存在强物种灭绝和弱物种灭绝。并且只有在生境随机毁坏下,才与空间隐含的模拟结果比较接近,即强物种中将是最强物种率先灭绝。而在边缘毁坏这种比较集中成块的开发方式下,将是较强的物种灭绝。(4)边缘毁坏相对随机毁坏有利于物种,尤其是弱物种的长期续存。  相似文献   
64.
海南霸王岭天然次生林边缘效应下木质藤本与树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玉娜  陶建平  奚为民  赵科  郝建辉 《生态学报》2011,31(11):3054-3059
选择海南岛霸王岭天然恢复60 a的次生林样地中形成年限为17和13年的边缘,分别设置4条10 m100 m的样带,研究边缘效应下dbh ≥1 cm树木的攀藤率、被藤本攀附的频度和每木藤本数随距边缘距离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8 hm2的样带中,树木的攀藤率分别为44.58%(17年边缘)和32.63%(13年边缘)。2种边缘中,dbh 1—5 cm、5—10 cm树木的攀藤率都随距离发生了变化,17年边缘中dbh >20 cm和13年边缘中dbh 10—20 cm树木的攀藤率都没有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树木被藤本攀附的频度随距边缘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攀附3株以上藤本的树木最少,在17年边缘中变化趋势较明显;攀附1株藤本的树木最多,在13年边缘中变化明显。17年边缘中每木藤本数随距离增加而降低。在边缘形成初期,边缘形成年限对每木藤本数产生了影响,其在17年边缘中下降程度较大,但总体高于13年边缘中。  相似文献   
65.
讨论了带有饱和接触率和垂直传染的两病株病原体的共存性,获得了共存性存在的充要条件R_2(N_2~*)〈R_1(N_2~*),R_1(N_1~*)〈R_2(N_1~*),并且在共存平衡点存在的条件下证明得到其局部稳定.  相似文献   
66.
2009~2010年对江西省吉安地区乌鸫Turdus merula的繁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乌鸫的营巢时间在3月9日至16日,产卵时间是3月18日至26日,平均窝卵数5.14(4~6)枚(n=14),平均卵大小29.71 mm×21.16 mm,平均卵重6.63 g(n=71).孵卵和暖巢主要由雌鸟承担,但雄鸟也有暖巢行为,孵化率为65.83%,育雏期13~15 d,离巢率高达100%.与高海拔的乌鸫相比,当地乌鸫产大窝小卵,这一特征保证了大窝雏数和高离巢率,繁殖对策属于r-选择.  相似文献   
67.
自1953年发现生物遗传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生物遗传基因的分子机理以来,DNA检测技术就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DNA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农业、轻工业、医药、法医、考古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在乳酸克鲁维酵母中表达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与IgG Fc的融合蛋白。方法:首先获得sTNFRⅡ-IgGFc融合基因片段,然后构建至乳酸克鲁维酵母表达载体pKLAC1中,获得sTNFRⅡ-IgGFc的表达载体,并将其电转化乳酸克鲁维酵母(Δura3),通过ELISA方法筛选高表达sTNFRⅡ-IgGFc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克鲁维酵母菌株,采用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是否形成二聚体结构,Western印迹验证sTNFRⅡ-IgGFc融合蛋白在乳酸克鲁维酵母(Δura3)中的表达。结果:构建了sTNFRⅡ-IgGFc表达载体pKLAC1-sTNFRⅡ-IgGFc,获得了表达sTNFRⅡ-IgGFc的乳酸克鲁维酵母菌株,SDS-PAGE和Western印迹表明该融合蛋白能自发形成类似于抗体的二聚体结构。结论:实现了sTNFRⅡ-IgGFc融合蛋白在乳酸克鲁维酵母(Δura3)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9.
目的测定近交系大鼠MIJ、HFJ和封闭群Wistar大鼠的脏器系数、体温、呼吸频率、肠管长度,观察两个近交系大鼠的生理表型。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大鼠脏器系数、体温、呼吸频率及肠管长度进行测定,并对HFJ、MIJ、Wistar大鼠三者间进行比较。结果①体重:HFJ、MIJ、Wistar大鼠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脏器系数:HFJ与Wistar大鼠雄性间心脏、肺,雌性间子宫、肝;MIJ与Wistar大鼠雄性间肺、脾,雌性间脑、脾,差异均有显著性。HFJ与MIJ大鼠雄性间脑,雌性间脑和脾差异有显著性。HFJ大鼠不同性别间肝、脑、眼球差异有显著性。MIJ大鼠不同性别间,脑、心脏、肾、肺、脾和眼球差异均有显著性。③体温:HFJ雌性大鼠明显高于Wistar雌性,雄性间差异无显著性。HFJ大鼠雌性高于雄性,差异有显著性。④呼吸频率:HFJ雌性大鼠低于同性Wistar大鼠,MIJ大鼠雌性和雄性均高于同性别Wistar大鼠,差异有显著性。⑤肠管长度:HFJ与Wistar同性别间比较,肠管总长和小肠差异有显著性。MIJ与Wistar大鼠雄性间肠管总长、大肠、小肠、盲肠差异均有显著性,雌性间肠管总长、小肠、盲肠差异有显著性。HFJ与MIJ大鼠同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性别的HFJ和MIJ的肠管总长、大肠和小肠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IJ和HFJ近交系大鼠的脏器系数、体温、呼吸频率、肠管长度都各有其独特的生理概貌。  相似文献   
70.
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第10外显子进行了PCR-SSCP检测,并研究该基因与产子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1引物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P2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表现为AA,AB,AD和CD 4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4种基因型都在该片段第89、94、146和157位存在C→T、A→C、C→G、G→C的突变;此外AA型还在61位发生C→T的突变;AD型还在175位发生A→G的突变;CD型还在24位发生T→C的突变,96位发生C→T的突变,通过统计分析发现AD型平均产羔数优于其他3种基因型,并且与AB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认为PRLR基因对于乐至黑山羊产子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