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目的:探讨健脾安肠汤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肠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态(VI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53),对照组单纯采用匹维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安肠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肠症状改善情况、血清5-HT、CGRP、SP、VIP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心脏高于对照组(71.70%,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便次数及大便性质症状评分,血清5-HT、CGRP、SP、VIP、IL-8、IL-6水平、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安肠汤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匹维溴胺治疗,可有效调节机体胃肠激素分泌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武哲  彭泽晨  侯扶江 《生态学报》2019,39(21):8010-8020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鹿场冬季牧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系数及t检验方法结合Ripley''s K函数及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对紫花针茅种群与醉马草种群进行格局分析,进一步采用计盒维数与信息维数对紫花针茅种群与醉马草种群进行分形分析,揭示在放牧系统中优势植物的种群变化。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牧场植物的种群格局出现5种变化规律。紫花针茅种群的偏离系数在放牧率3.64 AUM/hm2#,出现最小值。醉马草种群的偏离系数在放牧率4.16AUM/hm2时,出现最大值。在0-1 m的研究尺度内,紫花针茅种群与醉马草种群的Ripley''s K函数结果均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区间内,呈随机分布格局。分形分析结果表明:伴随放牧率增大,紫花针茅种群的计盒维数区间为[1.596,1.962],醉马草种群的计盒维数区间为[1.831,1.945];紫花针茅种群的信息维数区间为[1.590,1.899],醉马草种群的信息维数区间为[1.633,1.913]。在放牧率4.34 AUM/hm2时,紫花针茅种群与醉马草种群空间占据差值达到最大,信息维数相对较低,种群分布相对均匀,格局变化相对缓慢,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平衡,最适合管理牧场。  相似文献   
43.
袁冬海  王家元  王昊天 《生态学报》2019,39(22):8404-8415
地表径流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溶解性有机质DOM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DOM中因为含有大量不饱和结构、官能团,其中包括羟基、羧基、羰基、胺基等,这些结构容易与径流中重金属结合发生络合反应,改变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从而对其迁移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地表径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地表径流在冬、夏季不同功能区不同下垫面中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典型重金属的作用机制,通过荧光淬灭滴定实验,研究夏季径流雨水中DOM的不同组分与重金属Cu~(2+)、Pb~(2+)、Zn~(2+)之间的结合机制。研究结果显示PARAFAC将获得的样品都分解成2类6个不同的组分,1种腐殖酸,1种类蛋白;类蛋白物质的荧光强度与Cu~(2+)、Pb~(2+)的淬灭率要强于腐殖酸,而Zn~(2+)则呈现相反趋势;通过使用二维相关同步光谱发现DOM对重金属Cu~(2+)、Pb~(2+)、Zn~(2+)的敏感性呈现递减趋势,二维相关异步光谱发现Cu~(2+)、Pb~(2+)会先与位于270—300nm附近类蛋白光谱带反应,Zn~(2+)则会先与330nm附近的腐殖酸光谱带反应。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利用X线衍射技术解析孕烷X受体(PXR)配体结合结构域(LBD)蛋白晶体的3维结构。方法:对PXR蛋白LBD(130~434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化学合成后克隆至pRSFDuet-1表达载体,再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对PXR-LBD蛋白进行原核表达与分离纯化;采用晶体筛选试剂盒筛选蛋白结晶条件,采用悬滴法获得目标蛋白的晶体;对获得的蛋白晶体进行X线晶体衍射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建立PXR-LBD的三维结构。结果:获得了PXR-LBD的高质量晶体并利用X线衍射解析了该蛋白质晶体的结构数据,使用Phenix.refine软件和COOT软件等对结构进行修正,最终获得了高分辨率的3维结构数据。结论:完成了孕烷X受体配体结合结构域蛋白晶体的X线衍射结构解析,为研究和开发PXR相关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土壤中的分布及对松墨天牛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墨天牛是重大森林植物检疫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于2005年8月~2006年8月从福建、江西两省共110个林分样区(其中松林88个样区)采集土壤样品33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土壤中的金龟子绿僵菌。从21个样区的26份土样中分离出的金龟子绿僵菌占采集样区的19.1%和样品的7.9%,成菌落数(CFU)500~72500CFU/g,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在森林土壤中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对分离到的9个产孢量高的菌株,采用浸渍法(1×10~7孢子/mL)接种3~4龄健康松墨天牛幼虫,采用跗节接种法接种2~15日龄健康成虫,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MaYTTR-03、MaYTTR-04菌株对松墨天牛幼虫和成虫均有较高致病力,表现出良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联合碳酸司维拉姆对血液透析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钙磷代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轴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并发SHP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接受碳酸司维拉姆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西那卡塞联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以及钙磷代谢指标、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旁腺体积、FGF23、Klotho水平变化,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升高,血磷、钙磷乘积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钙较对照组高,血磷、钙磷乘积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PTH水平下降,甲状旁腺体积缩小,且观察组的变化程度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治疗后Klotho水平升高,FGF23水平下降,且观察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那卡塞联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血液透析并发SHPT患者疗效显著,可调节钙磷代谢,降低血清iPTH水平,缩小甲状旁腺体积,调节Klotho、FGF23水平,降低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高正交性的二维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离强极性动物药多肽的方法。本文以塞隆骨水提取物为研究对象,以亲水性C18AQ制备型高效色谱柱为第一维分离柱,首先在一维分离中将目标混合物分成若干组份;然后以C18MP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分离柱,将第一维分离后得到的组份纯化为单体化合物。本研究最终得到5个塞隆骨单体化合物,化合物纯度均超过98%。经Nano-LCESI-MS/MS鉴定和搜库分析,这些多肽的序列分别为:KTAILVKE、RGAPQDQE、LVGPGAPGR、GFAGD和KPQWHP。此研究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且重复性好,可以对类似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8.
金毛弓背蚁的巢穴结构、头宽频数分布及活动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毛弓背蚁Camponotus tonkinus Santschi的巢穴结构、工蚁头宽频数特征及巢外活动节律作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金毛弓背蚁地下巢穴极为复杂,有纵横交错的通道系统和众多的小室,蚁后室位于巢穴底部,工蚁的头宽为连续性,范围在1.05-3.85mm,频数分布为不对称的单峰,头宽在1.4~2.Omm的个体最多,占总数的72.7%,晴朗天气里工蚁出入巢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中午随温度升高金毛弓背蚁外出活动进入低谷.  相似文献   
49.
Eoparastaffela素为狄南盆地下石炭系标准地层分类下维宪统地层标志,发育于桂林地区的Eoparastafela与新属Palaeoparastafela,Pseudoendothyra构成早期类演化谱系。本文根据这三个属的分类单位在桂林生态区居群组成、古生态地位及繁殖情况,详细论述了它们的宗谱分支和种系发生的全过程。认为建立在Palaeoparastafelashifendongensisgroup的宗谱分支基础上演化产生的Eoparastaffela早期代表rotundaVdovenko种群的出现,作为Visean下限,并推荐灵川大圩西剖面Levitusia层之下2米的灰岩(F7)底界作为更新的杜内/维宪统界线位置。  相似文献   
50.
贵州蚋属两种新记述:(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的蚋属二新种:兴义维蚋Sumulium(Wilhelmia)xingyiense sp.n8ov.和轮丝蚋Simulium(Simulium)rotifilis sp.nov,分别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与其近缘种相比较。模式标本存在于贵阳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