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9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207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共生条件下三种荒漠灌木的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贵青  李彦 《生态学报》2009,29(1):130-137
以全根系挖掘法,对共生于原始盐生荒漠生境中的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 A. Mey.)Bunge]、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 (Pall.) Maxim.]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降水引发的湿润-干旱周期中植物同化枝水势、蒸腾速率的变化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并据此计算3种植物的水分胁迫效应指数和土壤-植物系统导水度,以最终确定3种植物用水策略和其对降水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多枝柽柳的吸收根系分布范围从地下50cm到310cm,单株平均总吸收根表面积为30249.2cm2;梭梭的根系分布范围0~250cm,单株平均总吸收根表面积12847.3 cm2;琵琶柴的根系分布范围0~80cm,单株平均总吸收根表面积361.8 cm2.多枝柽柳为深根植物,主要利用地下水和深层土壤水,在降水引发的湿润-干旱周期中,其植物水分生理参数对降水无响应.琵琶柴为浅根植物,对降水响应极为显著.梭梭的根系分布特征介于多枝柽柳和琵琶柴之间,对地下水和降水都有利用,对降水响应显著.3种荒漠灌木对降水的响应差异显然与其根系分布、水分利用策略密切相关,在未来降水发生变化的情景下,根系分布特征的差异将决定着植物在水分资源竞争中的地位.具有较强根系形态可塑性的物种,如梭梭,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浙江毛竹胸径分布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最大熵原理构造了测树因子概率分布的统一模型,这样构造的模型具有明确的解析表达式,并能克服常用方法无法解释测树因子服从某种概率分布的真正原因,从而为测树因子统计分布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使用1-3阶样本矩、1-4阶样本矩与1-5阶样本矩,用所构建的概率分布统一模型分别对浙江省域毛竹胸径分布分别作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1-4阶样本矩时,仿真效果最好,而且比通过假设检验的Weibull分布仿真结果理想:(1)图形非常相似,对实测数据都能很好的模拟;(2)最大熵法的离差平方和为0.00018,Weibull分布的为0.00045[1].由于各种系统与非系统的原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所构建的模型作了不确定度评定,表明结果具有很大的可靠性,测量结果的估计:7.85100,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1.82710,置信概率:0.96020.  相似文献   
993.
Cellulases are important glycosyl hydrolases (GHs) that hydrolyze cellulose polymers into smaller oligosaccharides by breaking the cellulose β (1→4) bonds,and they are widely used to produce cellulosic ethanol from the plant biomass.N-linked and O-linked glycosylations were proposed to impact the catalytic efficiency,cellulose binding affin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cellulases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individual cellulases.As far as we know,there has not been any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N-...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数据管理系统DM2检验结果自动确认范围设定.方法:统计分析2008年全自动流水线测定项目检验结果.以1%和99%分位作为自动审核上下限,查看2009年3月数据自动审核通过率并分析未通过审核原因.结果:2008年数据统计结果与项目的参考范围有差异,数据自动审核通过率超过75%,未通过审核数据中超出自动审核范围的结果占23%以上.结论:通过对实验室数据的回顾性分析,设定合理的自动审核范围,充分发挥全自动流水线和数据管理系统的效能,提高检测效率,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  相似文献   
995.
番荔枝实蝇Ceratitis artortoe(Graham)是一种重要的外来人侵性检疫害虫.在广东口岸,其幼虫连续从入境旅客所携带的水果中被榆出.目前关于番荔枝实蝇潜在适生性分布的研究进行得很少,但对于我国的生物生态安全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使用3种牛态位模型(ENFA模型,马氏典型性模型和Maxent模型)对番荔枝实蝇在中斟以及全球范尉内的潜在适生性分布区域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拥有最好的预测精确度,马氏典型件模型次之,而ENFA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最差;Maxent模型和马氏典型性模型的预测精确度无显著性差异;根据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番荔枝实蝇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是广西、广东、海南以及云南的少部分地区.分析结果显示,番荔枝实蝇从境外传人中国南部地区并最终在上述地区定殖的风险可能性存在,但风险较小.另外,折刀法(Jackknife)分析显示,6种环境因子,例如地面霜冻频率、年平均降雨量、十月降雨量、四月降雨量、年最低温度以及蒸气压,对于番荔枝实蝇在全球和局部地区的分布模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陕西蝗虫地理分布格局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593个经纬网格单元(0.2°×0.2°)统计陕西蝗虫分布数据,根据陕西蝗虫分布范围将其分为全布种(593个网格单元中有分布)、多布种(9个以上网格单元有分布)和独布种(9个以下网格单元有分布)3类.以分布区域为性状作聚类分析,在相关性系数为0.153处,将多布种分布划分为12组,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确定各组蝗虫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秦岭山脉对陕西蝗虫的阻限作用较明显,秦岭以南蝗虫物种以东洋型种为主,秦岭以北以古北型种为主;2)陕西蝗虫的地理分布格局与全国基本一致;3)太白山地区蝗虫物种多样化程度较高,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997.
记述中国四川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颊脊隐翅虫属Quedius 3新种,其中,尤隐翅虫群(The Euryalus group)1新种,冶勒尤隐翅虫Qudius(Microsaurus)yeleensis sp.nov.,穆隐翅虫群(The Mukuensis group)1新种,郭氏穆隐翅虫Q. (M.)guoi sp.nov.,四川隐翅群(The Szechuanus group)1新种,凉山隐翅虫Quedius(Microsaurus)liangshanensis sp.nov..冶勒尤隐翅虫与来自甘肃的欧隐翅虫Q.(M.)erythras Smetana最接近,但第8腹板每侧各有4根长刚毛,雄性外生殖器侧叶中部窄缩、末端有宽深凹缘,侧叶下面凹缘两侧各有3或5个黑色感觉瘤,与后者有别.郭氏穆隐翅虫与同样来自甘肃的伊隐翅虫Q.(M.)epytus很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中叶端部稍扩大,侧叶中部不窄缩、末端3曲,侧叶下面的感觉瘤群各由4至5个小黑瘤组成,与后者不同.凉山隐翅虫与来自云南的艾隐翅虫Q.(M.)amicorum Smetana最接近,但体较大,头部和前胸稀布微刻点,雄性第8腹板每侧各有3根长刚毛,第10背板在或接近端缘有1根长的和少数长短不一的刚毛,以及雄性外生殖器中叶端部的不同形态,与后者有别.  相似文献   
998.
Galeatus属群(=Péricart(1983)的"Galeatus-Hyalochiton"属群)在中国有4个属,即南网蝽属AconchusHorváth、贝肩网蝽属Dulinius Distant、贝脊网蝽属Galeatus Curtis和明网蝽属Habrochila Horváth.描述贝脊网蝽属1新种:高冠贝脊网蝽,新种Galeatus trevius Li,sp.nov;系统记述Galeatus属群的中国种类4属10种,即:广南网蝽Aconchus urbanus(Horváth)、北贝肩网蝽Dulinius conchatus Distant、短贝脊网蝽Galeatus affinis(Herrich-Schaeffer)、长贝脊网蝽Galeatus spinifrons(Fallén)、膜贝脊网蝽Galeatusinermis(Jakovlev)、闽贝脊网蝽Galeatus scitulus Drake and Maa、瘤贝脊网蝽Galeatus clara Drake和华明网蝽Habrochila chinensis Drake;描述了4个属的属征、研究历史与分类概况,详细列举了检视标本、寄主和各个种的分布,同时提供了Galeatus属分种检索表和8幅形态图.  相似文献   
999.
非线性模型迭代参数初始值的选取及拟合的结果能否可用非常重要且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方法只是凭感觉偿试不进行定量评估,对于用阻尼最小二乘进行拟合只注重精度高低,没有从理论上研究和分析评价得出的结果能否可用.为了克服这一不足,使参数选取较好,阻尼最小二乘得出结果可用.利用非线性回归原理在这两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二个判别指标:β^T<1,β^N<1,分析了每一指标在参数不同状态的控制作用,并在Weibull分布函数参数辨识中做了应用.针对目前毛竹林林分结构规律研究的不足,利用浙江省230个毛竹林样地资料研究了省域尺度的毛竹林胸径分布规律,经SPSS软件中的P-P图检验与柯尔莫哥洛夫检验,表明毛竹林胸径结构服从Weibull分布;再经对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求解与作图对比,结果显示Weibull分布能很好地描述毛竹林胸径分布规律.利用Weibull分布三参数与林分特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经分析研究,导出了一个改进的二元分布模型,用该二元分布模型很好地测度了浙江省毛竹林胸径和年龄分布规律,最后得到了浙江省毛竹林株数按胸径年龄分布的理论频数.  相似文献   
1000.
<正>由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叶勇等5人编著的《自贡地区侏罗纪恐龙动物群》一书问世了。这是第一部关于自贡地区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综合研究的著作,填补了自贡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化石系统研究的一项空白,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兴趣和关注。该书在收集、整理大量相关研究的历史资料基础上,系统总结了1915年至今90年来,特别是自贡恐龙博物馆建馆近30年来,在自贡地区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所有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并从动物群组合的角度探讨了自贡地区恐龙及其他脊椎动物组成面貌、时代分布状况和演变关系,使读者对自贡地区出土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有了更清晰明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