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次氯酸钠(NaClO)离析法主要用于植物叶片表皮的观测,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法也可用于叶片脉序的观测。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为实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设计方法对水煮时间、NaOH浓度、NaOH处理时间、NaClO浓度、NaClO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各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筛选,以期得到适合于甘蓝叶片脉序观测的最佳处理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新鲜甘蓝叶片水煮3分钟,10%的NaOH溶液60°C水浴处理2.5小时,3%的NaClO溶液40°C水浴离析2小时,叶片脉序的观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2.
Qin L  Qin XP  Wang Z  Zhu BY  Liao DF 《生理学报》2006,58(1):47-52
本文旨在观察普伐他汀对鼠源巨噬细胞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的影响,探讨此作用与小凹蛋白一l的关系。采用体外培养的鼠源性巨噬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使其形成泡沫细胞,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胆固醇酯的改变,同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小凹蛋白-1的表达,并观察普伐他汀对细胞内胆固醇酯和小凹蛋白-1影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显示:普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泡沫细胞内的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在泡沫细胞中加入普伐他汀后能够促进小凹蛋白-1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上述结果提示普伐他汀通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减轻细胞泡沫化程度。普伐他汀的这一作用可能与促进小凹蛋白-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3.
采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水龙骨科鹿角蕨亚科石韦属(Pyrrosia)17种植物的脉序特征,并与该科其它3亚科8属8个代表种的脉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石韦属植物的脉序属于结合脉序,并可进一步细分为弯脉蕨型和拟槲蕨型。根据脉序特征的聚类分析表明,石韦属植物的结合脉序与水龙骨科其它属植物的结合脉序具有显著差异,且此脉序特征是石韦属内较稳定的分类性状,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本研究还基于脉序特征,讨论了石蕨(P.angustissimum(Giesenh.ex Diels)TagawaK.lwats.)、抱树石韦(P.piloselloides M.G.Price Kalikasan)与其它石韦属植物的亲缘与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54.
近30年来,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在亚太椰子产区扩散蔓延,成为棕榈植物上主要害虫。2002年,该害虫入侵我国海南并暴发成灾。化学防除是控制椰心叶甲危害的首要措施,其中包括挂药包等农药缓释技术,而生物防治是控制该虫扩散蔓延的经济有效措施。从感病椰心叶甲虫体上分离的微生物杀虫剂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被我国和其他多个国家应用。椰心叶甲天敌寄生蜂的引进利用是可持续控制该害虫发生的重要措施。幼虫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和蛹寄生蜂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椰心叶甲的两种重要天敌。2004年,椰甲截脉姬小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被引入到我国,经扩繁释放后,取得了良好的控害效果,其中有些地区的椰甲截脉姬小蜂寄生率可达90%,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率可达100%。连续放蜂,且椰心叶甲种群有合适虫龄被寄生蜂寄生是控害效果的关键。气候等生态因子也可能是影响寄生蜂控制靶标害虫效果的因素,应进一步加强研究。论文最后提出了未来椰心叶甲防控的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5.
线蛉科是脉翅目中的一个灭绝科,仅发现于中国中侏罗统和蒙古晚侏罗统地层中.线蛉科昆虫脉序独特,为其分类地位的确定以及整个脉翅目翅脉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线蛉科昆虫前后翅上均具有条带状的斑纹,初步推测这种斑纹在其生存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目前线蛉科已发表3属9种,本文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编制了线蛉科化石种检索表,对当时的古环境特征进行了简单推测,初步探讨了翅斑在其生存和灭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记述隧蜂科淡脉隧蜂属淡脉隧蜂亚属2新种,横皱淡脉隧蜂Lasioglossum(Lasioglossum)transruginosum Zhang,Niu et Zhu,sp.nov.和内蒙淡脉隧蜂L(L.)neimengensis Zhang,Niu et Li,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和云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7.
为揭示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以浙江临安6个野生居群(老殿、宝剑石、红蛇洞、清凉峰、大明山和里横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叶片、萼片、子房及唇瓣等1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幅度,并讨论了表型性状变异与地理-土壤养分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居群18个表型性状(地径、下叶长、下叶宽、下叶长/宽比、上叶长、上叶宽、上叶长/宽比、中萼片长、中萼片宽、苞片长、苞片宽、子房长、花梗直径、花梗长、唇瓣长、唇瓣宽、植株展度和株高)测量值的F值为1.240 ~ 18.666,除花梗直径和株高外,其他16个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937% ~ 26.349%,其中,唇瓣长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6.119%)、苞片宽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24.124%);居群间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139%~ 13.663%,平均变异系数为11.143%,其中,里横塘居群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宝剑石居群的最小.各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77,其中地径的多样性指数最大(2.045)、苞片宽的最小(1.663).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将6个居群划分为3组:清凉峰、大明山、老殿和宝剑石居群为1组;红蛇洞和里横塘居群分别各自成组,其中清凉峰和大明山居群的遗传距离最近.各表型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仅地径与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r=0.854),子房长、唇瓣长和宽与土壤全磷含量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6、0.854和0.914),植株展度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r=0.810),其余性状与地理因子(包括经度、纬度和海拔)及土壤养分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扇脉杓兰野生居群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和多样性,且与生境土壤中速效钾及全磷含量及土壤pH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胞二磷胆碱与抗氧化剂等常规治疗及尼莫地平静注治疗,1次/天,连续14天,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脑脉胶囊口服或胃管注入,3次/天,连续28天。分析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评分表(QL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QL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9.74%VS69.23%)。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促进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叶解剖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结构植物学方法,以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和金叶含笑(Michelia foveolata)2年生苗为材料,进行全光照处理和遮荫处理下叶结构观察比较。结果显示,长期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新生叶的表皮细胞变薄,栅栏组织变得稀疏,层数有减少趋势,海绵组织更加疏松;多脉青冈的叶角质层退化。表明长期的弱光照下,2种树种的新生叶叶结构产生了适廊性的变化,其适应程度可以推测植物对光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弱和进化潜力,研究结果对预测园林树种的光适应能力和结构进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记述新直脉蝎蛉科1新属1新种Neorthophlebopsis qishuiheensis gen.et sp.nov.,并以其Sc很长,Rs与M分支同一水平,Rs1 2分支在Pt之前,M与CuA汇合,臀区3支粗壮横脉,呈一字斜形排列等特征与已知属相区别.新属种系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属陕西昆虫群.化石标本采自陕西铜川中三叠统铜川组下段上部灰绿色泥页岩.铜川组的时代相当欧洲拉丁尼期(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