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2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6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2.
植株中等大小。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叶簇生。叶柄被金黄色披针形的鳞片。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复叶。囊群盖大、贝壳状,革质,笼罩着成熟的孢子囊群。 本组与大果鳞毛蕨组Sect.Pandae Frasm-Jenkins接近,但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囊群盖贝壳状,故易区别。 该组大约有7种,云南产6种,本文记载5种。 相似文献
664.
变异鳞毛蕨的孢子培养与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无菌培养和常规泥土培养两种方法对变异鳞毛蕨(Dryopteris varia)孢子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其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蔗糖浓度为2%的1/2MS与MS培养基对孢子萌发时间和萌发率影响不大,但前者较适于孢子萌发,而后者则适于孢子体形成;在1/2MS培养基上,1%的蔗糖浓度比其它浓度更适宜于孢子的萌发.以菜园士为培养基质时,变异鳞毛蕨孢子的萌发时间短且萌发率高,但幼孢子体出现的时间明显晚于无菌培养.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符合鳞毛蕨属配子体发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665.
深圳双扇蕨(Dipteris shenzhenensis)是仅在深圳分布的极度濒危(CR)植物。对该种占优势群落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双扇蕨群落共有维管植物49科73属85种,优势种有深圳双扇蕨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谷木叶冬青(Ilex memecylifolia)、竹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neglecta)、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植株个体随着树木高度增加而减少,呈现“倒J”型分布,是亚热带地区明显特点;各生活型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对相同地区不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T检验,证明不同群落之间多样性水平无显著差异,同属生态演替的稳定阶段;生态位分析揭示了深圳双扇蕨在群落中的生存状态,说明该种并非广布种,对环境要求苛刻且对资源竞争力差,在群落演替中存在灭绝风险;种间联结分析揭示了该物种与其他优势草本的种间关系,找到了可能的互补与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