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The meiotic behavior of 10 taxa (nine species and one variety) of the genus Pinu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ollen mother cells (PMCs) to reveal the differentiation among karyotypes. Chromosome spreads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squashing. The meiotic index and the average configuration were higher, whereas the frequency of aberrance (chromosomal bridges, fragments, or micronuclei) was lower, in all 10 taxa compared with other gynmosperms. The meiotic index, average config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irregularity were found to be uniform among the species. It was shown that the genomes of the Pinus species investigated were highly stable, confirming results of previous mitotic analyses in this genus. However, slight differentiation of homologous chromosomes among genomes was revealed by analysis of meiotic configurations in Pinus nigra var. poiretiana. Quadrivalents were observed in 9.31% of PMCs in this specie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quadrivalen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gymnosperms.  相似文献   
72.
小麦族鹅观草属三个物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形态学特征比较、种间杂交、染色体组配对和繁育学资料,探讨鹅观草属拟披碱草组纤毛草系中的三个物种毛叶鹅观草、纤毛鹅观草和竖立鹅观草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毛叶鹅观草与纤毛鹅观草、竖立鹅观草存在一定的生殖障碍,纤毛鹅观草和竖立鹅观草不存在生殖障碍。建议将毛叶鹅观草作为纤毛鹅观草的亚种,而竖立鹅观草作为纤毛鹅观草的变种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3.
不同倍性水稻亚种间杂种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塑料半薄切片对水稻同源四倍体亚种间杂种F1及其对应的二倍体杂种F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亚种间杂种造孢细胞期和小孢子母细胞期已经表现出较高频率的异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出现异常更加复杂,主要包括小孢子母细胞液泡化和退化两大类,这些异常是导致杂种花粉败育和花粉低育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绒毡层异常也是导致杂种的花粉育性降低的因素.二倍体杂种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常类型与水稻同源四倍体亚种间杂种基本相似,其绒毡层异常频率较低,对其花粉低育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4.
黄瓜同源三倍体创制及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常规杂交法研究黄瓜二、四倍体杂交过程中亲本育性、授粉组合及亲本基因型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并利用减数分裂制片法对获得的黄瓜同源三倍体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结果显示:(1)同源四倍体白交结实率比较低(13.0%~14.5%),可能与其花药内所包含的正常花粉粒比例小及花粉管萌发长度较短有关.(2)二、四倍体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很低(0.26%~0.02%),但在两种配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即以同源四倍体黄瓜为父本和二倍体黄瓜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比较高,反之则杂交结实率比较低.(3)在二、四倍体杂交过程中,二、四倍体的基因型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较大,以杂交双亲同属一个基因型的杂交效果较好.(4)同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但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异常行为:中期I染色体构型复杂,在大多数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的存在;中期Ⅰ和Ⅱ有少数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外;后期I和后期Ⅱ常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细胞分裂不同步现象,其最终结果导致了不正常四分体和不可育配子的形成.(5)同源三倍体花粉粒的平均可染率和萌发率分别为18.8%和11.3%.研究结果表明,黄瓜二、四倍体正反交能直接获得同源三倍体材料;同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不育配子的形成是引起其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同源三倍体的部分育性为通过同源三倍体的回交来选育初级三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对rm1-1、rm1-3、02-42-6、rm1-4和rm48-2等5个菊花品种3年自交结实率及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和花粉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rm1-1、rm1-3和02-42-6属自交结实品种,结实性主要来源筒状小花;rm1-4和rm48-2为自交不结实品种.(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rm1-1、rm1-3和02-42-6中期Ⅰ每个花粉母细胞(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93Ⅰ+23.64Ⅱ+0.85Ⅲ+0.64Ⅳ、0.92Ⅰ+ 24.40Ⅱ+ 0.78Ⅲ+0.51Ⅳ和0.45Ⅰ+ 25.04Ⅱ+0.36Ⅲ+0.55Ⅳ;rm1-4和rm48-2每个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53Ⅰ+25.25Ⅱ+0.84Ⅲ+0.16Ⅳ和1.39Ⅰ+24.87Ⅱ+0.42Ⅲ+0.40Ⅳ;后期和末期5个品种花粉母细胞均出现不同频率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核等异常现象,但大部分花粉母细胞均能正常发育.(3)5个品种花粉萌发率为8.1%~28.9%,其中rm1-1最低,rm1-4最高.结果表明,减数分裂过程和花粉育性与自交结实率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76.
王春易 《生物学通报》2009,44(10):31-34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遗传的细胞基础”模块选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阐明生命的延续性,即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雌、雄配子通过融合将双亲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本文将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组织提出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相似文献   
77.
芙蓉葵是棉属的近缘植物,具有棉花需要的早熟、强结实、耐寒、抗黄萎病等优良性状.本文对芙蓉葵的细胞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优良性状在棉花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和理论依据.利用压片法获得了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芙蓉葵染色体的平均长度为5.96±0.83μm,在1号染色体上发现随体;臂比>2的染色体占10.5%,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1.68,核型类型为2A型,核型公式为2n=2x=38=32m+6sm(2SAT).芙蓉葵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正常,中期Ⅰ有19个二价体(19Ⅱ).  相似文献   
78.
李浩  张平 《菌物学报》2012,31(2):223-228
用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染色法分别对长根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dicata双孢菌株和四孢菌株的菌丝、子实体、担孢子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双孢长根小奥德蘑菌丝细胞多为单核,无锁状联合;原担子中单核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横向或纵向排列的子核,这2个子核分别进入2个担孢子中,留下无核的空担子;成熟担孢子具有一个核。四孢长根小奥德蘑菌丝细胞大多数为双核,具有锁状联合;进入原担子中的两个单倍性细胞核先发生核配,形成一个二倍性的核,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减半的单倍性子核,  相似文献   
79.
孔宏智 《生物多样性》2012,20(2):117-118
<正>生物多样性是怎么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生态学家也许会认为是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各个组分(即物种)在数目、分布和功能上的变化造成的,群体遗传学家则可能会认为是物种在基因数目、等位基因频率以及核苷酸多态  相似文献   
80.
运用DNA半保留复制原理进行计算,是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部分的常见试题,该类题目灵活多变,尤其是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相结合的题目,其难度就更大。下面对学生容易混淆的2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