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微铺展法制备豚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作电镜观察,建立了SC组型.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组型比较,发现二者有良好的一致性.在粗线期,X,Y轴的配对区很短,配对区的X轴和Y轴没有明显变细.未发现银染SC具有着丝粒,并对可能的原因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2.
人工复合三倍体鲤卵的受精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人工复合三倍体鲤成熟卵的受精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卵外壳具有凸凹不平的表面,与正常二倍体卵比较有明显差异。受精生物学观察发现有些卵为多精受精,进入卵的所有精子都能形成雄性原核,排出一个极体,但绝大部分受精卵在发育期间分裂不齐、畸形、直至死亡,只有具有三套完整染色体的卵子的雌核才能发育成为三倍体个体。三倍体鲤的成熟分裂不是完全的均等分裂,有些不等分裂的卵母胞核中只有两套染色体,或一套染色体,甚至是一套半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3.
新型旱稻昆植S—1两用核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世斌  孙又明 《遗传学报》1994,21(3):201-204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旱稻昆植S-1两用核不育系的花粉败育过程。当不育系处于不育临界光温条件以下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末期I和末期II,不能形成细胞板,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的二、四分体,而形成4、6、8、16或更多的多核细胞。这些多核细胞形成花粉壁后发生核解体,内含物渗出,花粉粘连,败育。基于以上的特点,称之为“核增增生型”花粉败育途径。  相似文献   
124.
基因克隆和酵母菌DNA转化技术已大大地加强了形式酵母遗传学的力量。现在已可能分离任何形式遗传学确定的基因,用离体产生的突变衍生物取代正常的染色体序列而任意改变酵母基因组,创造表现为自主复制子或小染色体的DNA分子。新酵母遗传学的这些独特的特征已用于研究真核分子生物学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5.
The method of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combined with suppressive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was developed to isolate specific germ cells from human testis sections and to identify the genes expressed during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over 10,000 primary spermatocytes and round spermatid cells weresuccessfully isolated by LCM. Using the cDNAs from primary spermatocytes and round spermatids, SSH cDNAs library of primary spermatocyte-specific was constructed. The average insert size of the cDNA isolated from 75 randomly picked white clones was 500 bp, ranging from 250 bp to 1.7 kb. Using the dot-blot method, a total of 421 clones were examined, result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390 positive clones emitting strong signals. Partial sequence of cDNAs prepared from each clone was determined with an overall success rate of 84.4%. Genes encoding cytochrome c oxidase Ⅱ and the rescue factor-humanin were most frequently expressed in primary spermatocytes, suggesting their roles involved in meiosis.  相似文献   
126.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教师适时地创设“疑”境 ,对活化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的教学过程 ,谈教学中如何设疑。1 导入设疑 ,以疑增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我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导入课题 :人类的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46条 ) ;人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卵式生殖 ,即由亲体产生精子和卵细胞 ,经两两结合成受精卵 ,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据此 ,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亲代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学生…  相似文献   
127.
15个同细胞质“中国春”小麦主倍体小偃麦杂交,杂种F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表明:普通小麦与天葛偃麦草的F或E组染色体之间存在着部分同源关系;D^2型细胞质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但却抑制同源染色体配对;S^V型细胞质对同源染色体或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均有抑制作用;G型细胞质促进同源染色体配对。15个不同细胞质“中国春”小麦与六倍体小偃麦杂交,F1结实率很三数体配对。15个不同细胞质“中国春”泪科与  相似文献   
128.
本实验利用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将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EO)和去卵丘卵母细胞(DO)在体外培养,系统研究了促性腺激素(FSH、hCG)诱导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机制。结果显示,FSH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CEO恢复减数分裂(Fig.1),但对DO无影响;hCG对CEO、DO皆无效果(Fig.2);用FSH预处理CEO时间达到1小时后,就能显著诱导卵母细胞成熟,2小时后作用达到最大,不再增强(Fig.3);用FSH处理CEO2小时及24小时的培养液,能诱导DO恢复减数分裂,但预处理卵丘细胞24小时的培养液,并不能诱导DO恢复减数分裂(Fig.4A);这种培养液在70℃下30分钟后,仍能刺激DO成熟(Fig.4B);甾醇类物质合成抑制剂酮康唑,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SH的促减数分裂恢复作用(Fig.5)。这些结果说明,FSH可能诱导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的卵丘细胞分泌一种促减数分裂恢复物质;该物质用于卵母细胞,诱导其恢复减数分裂而成熟;这种物质可能是一种甾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9.
荷包红鲫 (♀ )×湘江野鲤 (♂ )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 ( F1)成熟卵的直径为1 .0~ 1 .2 5mm;为单受精孔卵 ,一般只允许单个精子入卵 ;成熟卵在受精前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 ;鲫鲤杂种一代的雄性部分可育 ,能产生正常的精子 ;杂种一代的受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具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程序 .受精 30 s后 ,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质 ;5min后 ,精子产生明显星光 ;1 5min后 ,精子头部膨大核化 ,最后形成雄性原核 ,与此同时 ,雌性原核也开始形成 ;2 5min后 ,雌、雄原核向胚盘中央靠近 ,然后彼此接触 ,最后融合为合子核 ;40 min后 ,开始第一次卵裂 ,在一个受精卵第一次卵裂中期的切片上看到了一个三极纺锤体 .  相似文献   
130.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小麦-簇毛麦杂种减数分裂与染色体易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基因组D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详细地研究了小麦-簇毛麦杂种染色体的减数分裂和配对行为,结果表明,在中期Ⅰ,小麦和簇毛麦染色体多呈两个单价体,在0.3%的PMC中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发生配对;在后期Ⅰ时,单价体错分裂频率为32.7%-37.5%,另有0.7%的小麦-簇毛麦染色体重组易位出现;后期Ⅱ时,断列染色体的频率为20.5%-22.4%,还发现有0.82%-1.72%的自发易位染色体形成,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