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1篇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典型树种叶片N、P再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不同演替阶段和植被类型主要树种养分再吸收特征,研究选取4种次生植被树种(白桦、山杨、辽东栎和油松)和2种人工植被树种(刺槐和侧柏),测定其成熟叶、落叶和林下土壤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了叶片N、P再吸收率及其与养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叶片养分和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C、N含量和C∶N∶P计量比均表现为演替后期林地(辽东栎和油松)>演替前期林地(山杨和白桦)>人工林(侧柏和刺槐);(2)不同树种叶片N、P再吸收率分别为17.18%—43.34%和27.13%—58.12%,均表现为演替后期林地>人工林>演替前期林地,且P的再吸收率总体高于N的再吸收率;(3)不同树种叶片N、P再吸收率与叶片养分指标的关系强于土壤,与养分计量比的相关性大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说明子午岭典型植被会通过叶片N、P再吸收来适应养分限制环境,尤其是演替后期植被再吸收能力更强,研究可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本文研究了华南地区羽枝藓属(Pinnatella)和叶藓属(Caduciella)植物.简要讨论了羽枝藓属和叶藓属的系统位置.确认华南地区产羽枝藓属4种,即爪哇羽枝藓(P.anbigua)、纤细羽枝藓(P.anacamptolepis)、嵌边羽枝藓(P.intralimbata)和东亚羽枝藓(P.makinoi),叶藓2种,即广东叶藓(C.guangdongensis)和叶藓(C.mariei).其中爪哇羽枝藓为广东、贵州、海南岛之新记录,纤细羽枝藓为中国大陆(广东、广西)和海南岛之新记录,东亚羽枝藓为福建、广西和海南岛之新记录,广东调叶藓为海南岛之新记录,暂将P.alopecurioides处理为存疑种。本文还包括分种检索表、各种的简要识别特征、产地及生境资料.  相似文献   
83.
森林落物是森林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落物分解在调控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采用落物分解袋法,研究河北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与白桦,华北落叶松与蒙古栎,华北落叶松、白桦和蒙古栎混合落叶及纯华北落叶松落叶分解过程中分解速率、养分释放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近2年的分解,混合落叶分解速率均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84.
精确估算生态系统内部环境梯度引起的养分循环差异, 对评估其生态功能十分重要。为探讨不同距海生境对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落叶金属元素含量及养分归还动态的影响, 以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木麻黄落叶为研究对象, 按照离海由近及远的顺序设置5个距离(T1到T5), 收集落叶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1)海岸梯度环境对木麻黄落叶各元素含量及归还量具有显著影响, 由基干林带向林内元素含量、归还量呈线性规律, 总体上近海高于远海, 按照离海由近及远元素含量逐渐降低, 铁(Fe)、铜(Cu)、锌(Zn)和锰(Mn)在T4后上升, 归还量变化趋势与含量相似。2)落叶元素含量在不同月份存在显著差异, Na、Fe、Cu、Zn具有相似性, 6月、11月存在明显低谷; Mn在2至4月下降后波动上升。归还量总体表现为钠(Na)、Cu相似, 5、8、次年1月出现峰值;Mn、Fe、Zn相似, 5、8、11、次年1月出现峰值。3)土壤Na含量按照离海由近及远逐渐降低, 其他元素波动变化, 各距离之间差异不明显。4)落叶Na-Fe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Na-Zn、Fe-Cu、Fe-Zn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土壤与落叶相同元素含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Na和Cu达到显著水平。究其原因, 叶片元素含量差异受叶落时间差异造成的重吸收差异影响大; 月间差异因植物生命活动对元素需求量存在差异; 归还量差异与落叶量及元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5.
该研究通过单种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单种团花(Neolamarckia cadamba)和混种团花与鹅掌藤的大根箱实验,跟踪分析表施2%(W/W)污泥后3个月(2020年9月、10月和11月)的鲜叶和落叶Cu、Zn、Cd和Hg含量以及落叶产量变化,分析鲜叶与落叶重金属含量关系以及落叶重金属回归量变化。结果表明:(1)污泥施用下团花鲜叶和落叶Cu含量均显著高于鹅掌藤,而Zn和Cd含量均显著低于鹅掌藤。(2)鹅掌藤鲜叶Zn含量在11月最低,而Hg含量在11月最高。(3)单种和混种团花鲜叶Zn、Cd和Hg含量在11月最高。(4)混种的团花落叶Hg含量随污泥施用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Cu、Zn和Cd含量变化不明显。(5)9月和11月鹅掌藤鲜叶Cd含量均与落叶Hg和Cd含量显著正相关。(6)鹅掌藤和团花落叶产量及Cu、Zn、Cd和Hg回归量分别在污泥施用1个月后(9月)和2个月后(10月)最高。综上所述,污泥施用时间对团花和鹅掌藤的鲜叶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而对落叶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小; 鹅掌藤鲜叶Cd含量与落叶Cd和Hg含量存在正相关; 鹅掌藤和团花分别在污泥施用1个月后(9月)和2个月后(10月)落叶重金属污染风险较高。该研究为污泥园林利用和落叶的合理处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6.
根系在凋落物层生长对凋落叶分解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向落物层生长是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的普遍现象,研究根系存在对落物分解的影响对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三明市楠木和格氏栲林进行1年的落叶分解试验,设置有根处理和无根处理(对照),研究根系生长对落叶分解速率、养分释放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解360 d后,有根处理楠木和格氏栲落叶干...  相似文献   
87.
陆晓辉  丁贵杰  陆德辉 《生态学报》2017,37(7):2325-2333
马尾松落叶分解缓慢,促进其落物分解,提高养分归还速度,维持地力稳定,已成为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此,采用正交试验L_9(3~4)设计,选择菌剂、表面活性剂、不同碳氮营养液和有机肥料4种人工调控因素,在马尾松林下开展落叶分解调控试验,以掌握不同调控组合对落叶分解速率和化学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等。结果表明:有机肥料和菌剂显著影响马尾松落叶分解速率,腐解剂2和鸡粪联合作用更利于分解。马尾松落叶在林下自然分解过程中,化学质量参数向着利于分解的方向变化,N、P以积累为主,C/N、C/P、L/N和L/P呈降低态势,人为调控措施加速了这一变化进程;不同调控措施对落叶化学质量参数的影响不尽相同,添加有机肥料有利于剩余落叶N、P含量升高,C/N、C/P、L/N和L/P的降低;菌剂腐解剂2有利于L/P、C/P的降低;表面活性剂OP-10有利于落叶L/N的降低。人工调控下,调控因素可通过改变落物化学质量影响其分解速率,N含量和C/N是影响马尾松落叶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而P浓度、L/N、C/P、L/P对分解速率的影响不规律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及其更新群落的落物产量动态、各组分的季节变化规律及落物贮量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这两个林分的落节律的异同,并对落枝的收集方法进行了对比。本文指出:“双落峰”和“由于台风影响而产生大量非正常落物”是尖峰岭热带森林的两个重要的落特征。本项研究对深入了解热带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对热带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为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本研究测定了福建省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内62种主要木本植物落叶C、N和P含量,分析叶习性(常绿、落叶)、生活型(乔木、小乔木或灌木)以及主要科之间落叶化学计量的差异,通过Blomberg’s K衡量系统发育信号,分析了科水平分化时间与落叶化学计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2种木本植物落物C、N、P含量分别为405.97~512.16、4.45~27.11和0.21~2.53 g·kg-1,C/N、C/P和N/P分别为18.6~106.2、195.9~2146.8和3.5~68.9。常绿树种落叶P含量显著低于落叶树种,C/P和N/P显著高于落叶树种,二者之间的C、N含量和C/N无显著差异;乔木与小乔木或灌木之间的化学计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系统发育对落叶C、N含量和C/N有显著影响,对P含量、C/P和N/P无显著影响。科水平分化时间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C/N呈显著正相关。壳斗科落叶倾向于高C、N含量、C/P和N/P,低P含量和C/N;无患子科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与全球尺度相比,...  相似文献   
90.
黄土高原不同人工林叶片-凋落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究“退耕还林(牧)”工程对陕西省子午岭林区的影响,分析3种典型的人工林(刺槐林、油松林和侧柏林)叶片-落叶-土壤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 3种人工林不同组分中C、N、P含量大小均为叶片>落叶>土壤,刺槐林叶片N、P含量显著高于油松林和侧柏林.刺槐林、油松林和侧柏林叶片N∶P分别为12.2、5.4和6.1,油松和侧柏较刺槐林存在N亏损,C∶N和C∶P大小均为落叶>叶片>土壤,N∶P为叶片>落叶>土壤.油松林叶片C∶N与落叶C∶N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刺槐叶片在生长周期内吸收利用的N和P存在比例关系,且其落叶在元素再吸收后N和P的残留量也存在比例关系.与油松和侧柏相比,刺槐是黄土高原南部森林带最适宜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