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2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244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灌木状竹,有时附生于树干基部。地下茎短颈粗型。秆单丛;节问圆筒形;每节分枝单一,与主秆近等粗。秆释宿存性,革质;滓耳大,镰刀状;滓舌较低;算片外展。叶耳镰刀状;  相似文献   
162.
外域杂草的产生、传播及生物与生态学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郭水良   《广西植物》1995,15(1):89-95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境内较近期传入的外域杂草区系成分,介绍了我国一些常见外域杂草的产生及传播特点,并通过对北美车前(Plantagovirginica)繁殖机制,种群生态、分布及危害特点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外域杂草所具的生物与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3.
几种红树植物幼苗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瑞棠  梁士楚  梁发英   《广西植物》1995,15(2):187-188
用Somogyi法测定了红海榄、木榄和秋茄3种红树植物幼苗的根、茎、叶和胚轴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进行了加样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平均为100.48%,变异系数为2.14%  相似文献   
164.
165.
脱落酸对植物线粒体膜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1,6-二苯基-1,3,5-已三乙烯(DPH)荧光偏振法和中性红法分别研究了脱落酸(ABA)对玉米黄化芽及大豆子叶离体线粒体膜的微粘度(η)、表面电位(ψ)等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有降低线粒体膜的微粘度及提高线粒体膜的表面电位作用,并导致呼吸速率升高,呼吸控制和氧化磷酸化偶联下降。ABA对线粒体膜微粘度的作用具有浓度饱和效应;ABA对线粒体膜表面电位的提高作用,因植物不同而有差异,对玉米的作用要大于对大豆的。追踪线粒体A(350)值的变化,还证实,ABA提高了大豆线粒体的A(350)值,即导致大豆线粒体的相互聚集(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166.
长薄鳅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云芳 《四川动物》1995,14(3):122-122
长薄鳅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赵云芳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郫县611731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尤以长江上游的四川产量为大。由于其体色鲜艳,头和体表具有不规则深褐色斑纹,因而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鱼类。但迄今...  相似文献   
167.
本文根据武家村发现的第四纪哺乳类,海、陆相软体类化石,以及地层中所含的植物孢粉和岩性特征,把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初步划分为全新统、晚更新统、中更新统(陆相沉积)和早更新统(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68.
银杉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国特有濒危的珍贵植物——银杉的生态环境及其特性,调查结果表明,银杉在广西花坪林区分布于海拔1020—1460米,坡度30度以上的山脊及山脊的南坡或西坡,生长在以广东五针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或阔叶林中,土层浅薄,呈酸性反应的山地黄壤或黄棕壤的岩隙间。银杉具有喜光、耐寒、抗风、耐瘠薄等生态特性。 银杉幼龄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弱,残存个体少,自然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有被阔叶树种更替的趋势。调查研究其生态环境性,为保护种源和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9.
速生优良树种——广西顶果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福惠  莫新礼   《广西植物》1981,(1):31-33
<正> 广西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 wight var.guangxiensis X.L.Mo etY.wei)又名格郎央(瑶语)、咪央(壮语),是不久前在广西新发现的苏木科顶果木属的一个热带性的速生优良树种。它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的优点,适宜在我国南部南亚热带以南地区,特别是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发展。我们对其形态特点,生态特性、木材构造以及育苗造林等方面作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旨在探索Ⅰ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传代致弱后基因组突变NS2A-C60A对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对传代致弱及原始乙脑毒株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结构预测分析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WB)确定了目标研究位点NS2A-C60A;然后使用反向遗传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拯救了包含NS2A-C60A单点突变的病毒株;最后利用噬斑形态观察、生长曲线、双萤光素酶分析,WB以及炎性因子检测和动物实验研究了该单点突变对于乙脑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首次研究发现Ⅰ型乙脑病毒传代致弱会导致NS1'蛋白表达的显著下降以及可能的相关位点NS2A-C60A,并成功拯救获得了NS2A-C60A单点突变毒株rJEV-C60A,研究发现NS2A-C60A突变对乙脑病毒的生长特性及噬斑形成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够显著降低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并且该位点突变能够轻微阻碍乙脑病毒对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NS2A-C60A点突变病毒与原毒株具有相似的神经毒力,说明该位点突变不是影响乙脑病毒毒力致弱的关键位点。结论:新发现的NS2A-C60A位点突变能够显著减少乙脑病毒NS1'蛋白的表达,但是对其增殖、诱导炎症及神经毒力等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