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原产于中国18省的329份粳稻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进行了孕穗期耐冷性鉴定和主要耐冷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各粳稻地方品种间存在明显的耐冷性差异,共鉴定筛选出黑壳粘、红芒大足、红须贵州禾、冷水谷、须糯等31份孕穗期耐冷性强的粳稻地方品种。其中原产于贵州省的黑壳粘在自然低温和冷水胁迫下均表现出较强的孕穗期耐冷性。自然低温与冷水胁迫下孕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自然低温下结实率与穗颈长、穗长和秆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在冷水胁迫下结实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抽穗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率的冷水反应指数(CRI)与株高CRI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穗数CRI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2.
浮游细菌在黄海冷水团中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洪波  肖天  丁涛  吕瑞华 《生态学报》2006,26(4):1012-1020
采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和分级培养的方法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的浮游细菌分布及其摄食压力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水域聚球(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生物量的变化是0.78~33.49 mg C/m^3(平均为6.26 mg C/m^3,n=197),最高值是最低值的40多倍;异养细菌生物量的变化是1.58~21.25 mg C/m^3(平均为5.79 mg C/m^3,n=197),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3倍.在垂直方向上聚球蓝细菌生物量表现为中层》表层》底层,异样细菌生物量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聚球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CB/PB)为2%~99%(平均为42.5%),而异养细菌生物量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比值为 0.05~6.37(平均为0.85).在浮游细菌的昼夜变化中,聚球蓝细菌的最高值是最低值的8.8倍,异养细菌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8倍,但二者的昼夜变化规律不明显.浮游细菌的分布与水温和盐度变化基本一致,且浮游细菌生物量最低值出现在冷水团水域.另外在冷水团区域聚球蓝细菌的主要摄食者是小型浮游动物(Microzooplankton,20~200 μm),摄食率约为0.20~0.42/d.  相似文献   
63.
Spd浸种对盐胁迫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幼苗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晓辉  杜灵娟  邹志荣 《生态学报》2009,29(9):5152-5157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100 mmol/L NaCl盐浓度下,0.25 mmol/L Spd浸种处理对两个番茄品种白果强丰(耐盐基因型)和江蔬14号(盐敏感基因型)植株干重、根冠比(R/T)、幼苗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具体试验处理如下:(a) 对照(蒸馏水浸种+ 0 mmol/L NaCl),(b) NaCl (蒸馏水浸种+ 100 mmol/L NaCl),(c) Spd(0.25 mmol/L Spd浸种 +100 mmol/L NaCl).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两个番茄品种幼苗叶片和根系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高,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幼苗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均明显低于对照,R/T增大,且江蔬14号的变化幅度大于白果强丰.Spd浸种处理降低了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内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进一步提高了SOD、POD和CAT活性,促进幼苗干重增加,缓解了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与耐盐基因型番茄品种白果强丰相比,Spd浸种处理对盐敏感基因型番茄品种江蔬14号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总之,Spd浸种处理通过提高盐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水平来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提高幼苗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64.
采用向1/2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中性盐(NaCl)模拟盐胁迫的方式,研究了h(NO3),浸种对盐胁迫下红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红小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总根数及根系活力、根苗SOD、POD、CAT活性等,明显增加了根苗MDA含量水平。(2)使用适当浓度的La(NO3)3浸种可以提高对照组和盐处理组红小豆的株高、叶面积、总根长、总根数、叶绿素、根活力及SOD、POD和CAT活性,也可以显著降低根苗MDA含量水平,且大多表现出在盐胁迫下变化幅度高于正常处理。La(NO3)3浸种有利于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不良影响。(3)低浓度的La(NO3)3浸种处理能够提高红小豆幼苗的耐盐性,缓解盐胁迫伤害,而高浓度处理则加剧了盐胁迫伤害。30mg/L La(NO3)3浸种对提高红小豆幼苗耐盐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5.
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冷水灌溉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临界温度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繁殖困难的问题,利用地下水对其进行了冷水灌溉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温度的冷水从其雌雄蕊形成期(Ⅳ)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Ⅶ)连续灌溉15d。水深保持在18~22cm,其结实率与产量随灌溉水温升高而降低.当平均灌溉水温为18.5~19.8℃时。结实率可达40.5%~57.6%。产量可达3.30~4.35t·hm^-2;当平均灌溉水温为20.5~21.3℃时,结实率与产量锐减,分别为2.5%~10.4%与0.21~0.90t·hm^-2;当平均灌溉水温为22.3~23.5℃时。结实率与产量均为0.当灌溉水温(平均为19.8℃)与灌溉时期(Ⅳ~Ⅶ期)相同时,昼夜深灌(18~22cm)处理的结实率与产量极显著高于其昼夜浅灌(7~10cm)处理.当灌溉水温(平均为19.8℃)与灌溉水深(18~22cm)相同时,灌溉时间长(Ⅱ、Ⅲ~Ⅶ期,20~25d)、短(Ⅳ~Ⅶ期,15d)处理的结实率与产量无明显差异.用地下冷水灌溉可以繁殖临界温度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主要技术指标是灌溉水温18~20℃,灌溉时期为Ⅳ~Ⅶ期。灌溉水深为18~22cm.  相似文献   
66.
镧浸种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了0、25、50和100 mg/L硝酸镧浸种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品种临抗11和临优2069根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处理小麦幼苗植株矮,根系短,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性吸收面积以及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叶片MDA与Pro含量水平显著上升;在钠离子浓度相同的情况下,Na2CO3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大于NaCl.(2)适当浓度硝酸镧浸种处理增加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株高、总根长、根系活性吸收面积及SOD和CAT活性,且各指标在盐胁迫下增加幅度高于正常水分处理.(3)2个小麦品种对镧处理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盐胁迫下最适的镧浸种浓度不同.研究发现,适当浓度镧浸种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具有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培育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DPC浸种对花生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DPC浸种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L.)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PC可提高花生幼苗根系中IAA和Z ZR的含量,促进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活力;DPC可促进花生苗期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苗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实践中,用150mg/LDPC浸种是取得花生壮苗丰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8.
滇青冈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比较3种打破滇青冈种子休眠方法的结果表明,经40℃处理后的效果最好,发芽率达74.5%.1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次之,发芽率为70.2%.种子种皮切伤和去除种皮后,发芽率增大,分别为96.0%和95.0%,并提早5 d萌发.种子抑制物质实验的结果显示,滇青冈种子的内种皮和种仁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  相似文献   
69.
研究5~25 mmol·L-1CaCl2溶液浸种的白三叶品种'海法'种子萌发特性的结果表明,酸水胁迫下经CaCl2溶液浸种过的白三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教、活力指数以及幼苗鲜重和干重均增大,且均随着溶液中CaCl2浓度的上升而增大,白三叶种子浸种以15~20mmol·L-1CaCl2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70.
三唑酮浸种后黄瓜幼苗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瓜以一定浓度的三唑酮浸种后,幼苗的根长,株高受到明显抑制,但增大了根重、根冠比、子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子叶呼吸速率,同时降低了子叶可溶性糖含量,30d苗龄第1、2片真叶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POD、CAT活力增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壮苗作用。其中50μmol/L对壮苗是最佳的,但高浓度对幼苗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