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磁场对某些农作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凤春 《生物磁学》2004,4(1):16-19
用磁场处理种子和磁处理水浸种的方法,对小麦、玉米、大豆、黄瓜、茄子、辣椒、葱和芸豆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2.
磁化水浸种对苦瓜种子萌发及对其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磁化水对苦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强度的磁化水浸种处理苦瓜种子,测定其以下几个生理指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中的酯酶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磁化水能够提高苦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同时也能提高苦瓜幼苗的酯酶活性,但对抗坏血酸含量影响不大。结论:一定强度的磁化水能提高苦瓜种子的萌发能力,并使幼苗生长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33.
S3307浸种对番茄幼苗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浓度S3307浸种后,番茄幼苗株高降低,茎粗度增加,根冠比值、叶绿素、光合速率、可溶性糖、脯氨酸、V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降低。说明S3307有助于培育壮苗,并提高番茄幼苗的抗逆性。5mg·L~(-1) S3307浸种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4.
玉米赤霉烯酮浸种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赤霉烯酮浸种(24h)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在干旱条件下,经玉米赤霉烯酮浸种的玉米幼苗叶片中含水量下降缓慢,相对电导率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0.1mg·L^-1玉米赤霉烯酮浸种的抗逆效果优于0.01mg·L^-1。  相似文献   
35.
多效唑浸种对高粱幼苗生长发育和抗盐性的效应(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多效唑浸种,在盐胁迫和非盐胁迫条件下,高粱幼苗的伸长生长都明显受抑,横向生长则受到促进,因而幼苗矮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和抗盐性明显提高,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36.
以‘黑丰一号’苦荞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硫酸锌、硫酸锰、水杨酸及脯氨酸等4种化学调节物质浸种对正常灌水及干旱胁迫下苦荞生长的影响,探索提高苦荞抗旱性的最佳化学调控物质.结果表明:(1)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用化学调节物质浸种可不同程度提高苦荞幼苗的叶面积、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壮苗指数、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光合速率;其中用硫酸锌的浸种效果最好,其次为水杨酸,二者与对照均达极显著差异,而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下降;硫酸锌和水杨酸浸种使苦荞比对照的单株穗数分别增加31.8%和21.0%,单株粒数增加38.0%和28.9%,百粒重提高8.9%和4.2%.(2)干旱胁迫与正常水分条件下相比,各调节物质浸种处理的苦养幼苗叶面积、茎粗、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但不同处理的下降幅度不同,其中以清水浸种(对照)的下降幅度最大;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明显上升,而且以清水浸种的上升幅度最大.(3)干旱胁迫下,硫酸锌和水杨酸浸种与对照相比,二者分别使苦荞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光合速率、叶面积、总根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极显著提高,其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提高79.9%和70.9%,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32.2%和36.6%,可溶性糖含量上升66.0%和43.9%,株穗数、株粒数、百粒重分别增加38.6%和36.2%、40.4%和39.0%、10.7%和6.9%.研究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和干旱胁迫下,利用化学调节物质浸种均可显著提高苦荞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抗旱性,而且硫酸锌和水杨酸的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7.
对2011年6月南黄海冷水团及其周边海域23个站位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小型底栖动物20个类群,平均丰度为(1194±873)个/10 cm~2,平均生物量为(881±669)μg干重/10 cm~2,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绝对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动物总丰度的89.7%,其次为底栖桡足类(5.5%)、甲壳类幼体(1.8%)、多毛类(1.2%);对生物量的贡献上依次为海洋线虫(49.0%)、多毛类(22.9%)、桡足类(13.9%)、介形类(7.8%)、涡虫(2.0%)。在垂直分布上,79.1%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沉积物0—2 cm的表层,16.4%分布在2—5 cm的次表层,4.5%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5—8 cm的下层。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总丰度和总生物量与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显著正相关;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沉积物中部分重金属(Pb、Cu、Fe、Ni、C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BIOENV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分选系数组合最能解释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分布差异。根据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可将研究海域划分为3个区域,包括:冷水团中央区域,冷水团边缘区和近岸区,其中冷水团边缘区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冷水团区域次之,近岸区最低;整个冷水团海域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分别是非冷水团海域的2.3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38.
尿素浸种对翅荚木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王文采 《植物研究》2016,(4):484-490
描述了荨麻科冷水花属二新种,做出疣果冷水花二亚种学名的二新组合,给出师宗冷水花和总状冷水花的补充形态描述,并提供师宗冷水花、隆脉冷水花、总状冷水花和卵形盾叶冷水花的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40.
唐古特莨菪(Anisodustanguticu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茄科。生长于路旁、沟边、林下,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区。唐古特莨菪的成分和药理作用已有人研究,并生产出片剂等药品。本文以其根的韧皮部或木质部水提液浸泡小麦种子,观察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永良12号种子来自张掖种子公司,唐古特莨菪的根采自甘肃省天祝县古城林场。将湿材料根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风干后贮藏备用。制备根浸提液时,分别称取唐古特茛菪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各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