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1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332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76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892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786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646篇
  2002年   688篇
  2001年   67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50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311篇
  1993年   301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禾本科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世纪到现在,国际上已有许多关于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报道,无论是它在草坪草和牧草中的生态经济价值,还是它所涉及相关领域如医学、病理,都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和关注.综述了禾本科内生菌的种类、抗性机制及其应用,并据此提出了关于内生菌研究的一些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内生菌在禾本科植物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R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合酶(RS)是Res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1分子4-香豆酰辅酶A和3分子丙二酰辅酶A反应合成Res.以花生中克隆的RS基因为基础,成功构建了RS基因的以Ubi为启动子的单子叶植物表达栽体pBIL-RS,为以后的基因工程遗传转化果蔗和其他单子叶植物改良其品质提供条件.同时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VT102U-RS,为下一步研究真核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提供条件,并为利用酵母生产Res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93.
该文讨论了加强植物科学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服务,进一步加强植物科学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为了促进植物科学的发展,我国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要重视知识创新、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还要重视传统学科如植物分类学等的发展。过去10年间,我们见证了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人才回国,建议国家增加投入支持我国的植物科学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热激蛋白90在植物发育和疾病抗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分子质量90000的热激蛋白(heatshock protein,HSP90)是真核细胞必需的分子伴侣。拟南芥中HSP90有7个成员,其中AtHSP90-1、AtHSP90-2、AtHSP90-3和AtHSP90-4组成细胞质亚族;AtHSP90-5、AtHSP90-6、AtHSP90-7分别位于叶绿体、线粒体和内质网。HSP90分子伴侣复合物在植物发育和对外部刺激应答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抗性(resistance R)蛋白介导的抵抗病毒侵入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顽拗植物澳洲坚果成熟叶片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富含多糖、多酚等杂质的特点,建立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提取高质量 DNA 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提取澳洲坚果样品的总DNA,并对产物进行紫外、电泳及PCR扩增检测.结果:改良CrAB法的平均产率为13.6μg/g,略低于改良SDS法18.5μg/g,但改良CTAB法可有效去除多糖等杂质,获得的基因组DNA质量高.OD260/OD280均在1.7~1.9之间.进行ISSR扩增可获得清晰、多态性好的条带.结论:改良CrAB法较之改良SDS法更适合于从澳洲坚果成熟叶片中提取高质量DNA.  相似文献   
996.
IUCN为全球濒危野生动植物所设立的等级和评价标准已被多个国家采用,也是国家和地区间进行濒危植物对比研究的基础。作者结合植物地理分布,根据中、日物种红色名录,对比分析两国野生种子植物的濒危程度和区系组成。研究发现:(1)中国红色名录中濒危植物的种类占其所有野生种子植物的比例显著低于日本,但裸子植物的濒危程度却极其显著地高于日本;(2)部分水生植物科未列入中国红色名录,但在日本已受到严重威胁;(3)中国红色名录中出现的世界分布属显著少于日本:(4)两国濒危植物中有大量共有种、姊妹种或近缘种。最后作者建议:(1)对水生植物的濒危状况展开全面调查;(2)加强对中日共有植物成分的研究;(3)借鉴日本经验,在中国开展植物群落水平上的调查,对红色名录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997.
有效的种子散布是木本植物形成入侵种需要经历的过程之一,但在预测入侵种时却常常被忽略.紫金牛科东方紫金牛(Ardisia elliptica)原产热带亚洲而在北美成为入侵植物,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其同属种酸苔菜(A.solariacea)与之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本文以酸苔菜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12月至次年2月分别在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和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进行酸苔菜的种子散布及捕食研究,试图了解生境变化对其种子散布和种子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苔菜在两地的种子散布者均为白喉冠鹎(Alophoixus pallidus)、黑冠黄鹎(Pycnonotus melanicterus)和灰眼短脚鹎(Iole propinqua),但3种食果实鸟类的组成比例、拜访行为、频率及种子捕食者的影响在两地均不相同.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生境中白喉冠鹎、黑冠黄鹎与灰眼短脚鹎的拜访频率分别为25%、32%和26%.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4%在10 m以外;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生境中3种鸟的拜访频率分别为67%、8%、5%,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26%在10 m以外.人工摆放种子试验表明,地面上种子捕食者主要是啮齿类;在两生境中种子捕食率均较低(2-6%),但野象谷生境中种子捕食率仍显著高于植物园生境.野象谷生境中种子还受到象鼻虫幼虫的危害,危害率为17.9±3.5%(n=512);而植物园生境中未发现种子被象鼻虫危害(n=489).干扰对生境中的动物组成及行为造成了明显影响,并可能通过种子散布与捕食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与其有密切关系植物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998.
云南元江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悉内生真菌在植物体内的多样性,从中寻找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资源,我们研究了云南元江4个不同地理种源印楝(Azadirachta indiea)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分布规律.从印楝植物茎和果实中共分离到37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50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占总菌株的25.54%;其次是交链孢属(Alternaria)(11.56%)和炭角菌属(Xylaria)(7.80%).各组织获得菌株数量比例最大的分别为ka种源茎部(19.89%)、ck种源茎部(19.62%)和ma种源茎部(18.82%);最小的为ka种源果实部(5.11%)和ku种源果实部(6.18%).丰富度最大的为ma种源(包含29属),最小的为ku种源(23属).印楝植物茎部分离到的菌株类群和数量明显多于果实.不同地理种源印楝植物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有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宿主或组织专一性.印楝植物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可能成为产生具有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与宿主植物相关的印楝素类四降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9.
 植物在对抗昆虫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我防御机制,能够产生特异的抗性蛋白来应对昆虫的取食。该文用机械损伤模拟害虫取食,研究和 对比了油菜(Brassica napus cv. Westar)在机械损伤前后可溶性总蛋白的含量变化并试图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检测可能发生变化的蛋白质。 蛋白质定量检测发现,同一植株同一叶片损伤前后可溶性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损伤后蛋白表达量增高。 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及其差异显示分 析损伤前后的蛋白质组,表明有8个蛋白质点发生明显的上调或下调。选择其中2个差异蛋白点经过MALDI-TOF质谱鉴定,它们分别是Rubisco小 亚基前体、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和粪卟啉-3-氧化酶,这些蛋白质可能在油菜叶片应答机械损伤过程中对维持植物的生理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000.
广州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了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生境、生长特性、危害以及来源.结果表明:广州市现有外来人侵植物73种,隶属于27科59属,其中菊科(19种)、禾本科(8种)、豆科(7种)和苋科(7种)植物占了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6.2%.生活型分析发现,在广州有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中,陆生草本植物最多(58种),其次为灌木(10种)、水生草本(3种),乔木种类最少(2种),它们主要生长在人类干扰比较频繁的低海拔地区.另外,基于对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在野外的生长和分布状况等生态学特性进行分析,可大致将它们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危害程度分为3级,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1种,危害中等的有25种,危害较轻的有37种.从原产地分析来看,61种来自于热带美洲地区,占广州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83.6%.与国内其他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比较发现,广州和广西共有种数最多,有62种,然而,对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种类,在数量上广州与香港、深圳和广西相同种类较多,分别有8种、7种和6种.对广州市目前外来植物的入侵风险(潜在威胁)的评估结果表明,对一些在其它地区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应当加强监控,防止入侵扩散并造成重大生态灾难.还对广州市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途径及防治策略做了简要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