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疆一号冰川土壤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离PCR扩增的16SrDNA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直接从新疆一号冰川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中提取总DNA。用两套细菌通用引物分别扩增16SrDNA的V3和V6/V9高变区的特异性片段,PCR产物进行DGGE分析。PCR—DGGE图谱表明,PCR产物经DGGE检测到的条带清晰且分离效果好。结果表明,PCR—DGGE是一种快速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2.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6):972-972
含番茄红素的果蔬颇多,如番茄(西红柿)、西瓜、石榴等等,这类“素”的功能作用已引起国内外研究与企业家的关注。因为:(1)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特别是源于生物的番茄红素具有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病和防癌抗癌之功效;(2)索取该“素”的原料颇为广泛,如番茄等果蔬,除传统育种技术能生产番茄外,太空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以及微生物技术育种也得到实际应用,因而在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扩大该“素”的生产规模方面还有着巨大的潜力;(3)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医疗保健品应用面广泛,使这个行业充满着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83.
《生物技术产业》2006,(4):70-71
一、项目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银杏最早在中国被发现,而且中国也是银杏的主要种植、生产国之一。然而在银杏叶药用市场上.尽管全世界每年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有数十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但中国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的银杏叶制剂.尤其是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与国际标准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这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中酚酸含量超标(标准规定应低于5μg/g)已成为影响中国银杏叶提取物及制剂出口的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8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5):121-122
据IMS Health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处方药的销售量增长了7%,销售额为6020亿美元。美国仍然独占鳌头,年销售量为2520亿美元。但是美国及另外九个大市场的销售量只增长了5.7%,而中国、俄罗斯、韩国、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销售量增长了81%。其中,中国医药市场增长了约20%,达到9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墨西哥市场增长12%,达到75亿美元的规模。拉美地区2005年医药市场增长18.5%,达到240亿美元;而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及非洲地区的药品销售额也达到464亿美元,增长率为11%。  相似文献   
85.
地球区域气候差异造成物种演化不均衡性特点:在一些气候温暖湿润地带形成物种稳定区域,是新物种主要发源地,在一些寒冷干旱地带形成物种不稳定区域,物种演替较频繁和种类少。由物种演化不均衡性和化石分布不均衡性特点等,较好解释演化中间过渡种缺失和历史上大灭绝事件,即物种稳定区域化石缺失导致演化过渡种缺失.造成大灭绝事件统计上较大偏差。演化不均衡性对物种多样性和人类进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也逐渐产业化.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走访的方式,从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生产加工、观赏三方面,透析四川省宜宾市野生动植物各产业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规模以及物种种类、数量、地理分布等现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投资规模是影响产业化企业经济效益的第一主成分,其中投入总资金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最高,达0.594;(2)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企业的养殖规模,以产业化企业的养殖种类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最大,为0.708;(3)产业化经营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回报最高的企业分值为3.330,综合反映了投入资金与投资规模之间的综合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87.
王晓霞  张涛  孙建  张雪兵  李忠勤  娄恺 《生态学报》2010,30(23):6563-6570
为了解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在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用空间距离代替时间序列,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终碛堤为起点,沿6个不同演替时期(0,4,15,31,43a和对照)的样带采集土样,以冰川附近发育良好的土壤为对照,测定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与脱氨作用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蔗糖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及脱氨作用随演替时间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变化呈波动状,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酶活、微生物生物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1号冰川前缘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随着演替时间持续增加,但目前仍未达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8.
89.
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Genome-scale metabolic network model,GSMM)是工业微生物菌株定向改造过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指导性工具,有助于研究者快速获取特定性状的工业微生物,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回顾了GSMM的发展历程,总结并评述了GSMM的构建方法,以4种重要工业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例,阐述了GSMM在工业微生物中的发展与应用。此外,还对GSMM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平  秦晶  刘建昌  王华锋  王效科 《生态学报》2011,31(8):2227-2235
为了探讨大面积人工种植桉树林中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云南省西南部56.3万亩桉树人工林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区域,通过群落学调查,运用重要值、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等指标,统计分析桉树人工林、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以下简称次生林)和撂荒地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结构、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中植被经过一定时间的演替会达到一定的丰富度,植物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呈现出复杂性变化的特点,但规律性并不明显。桉树林样地中出现植物135种,隶属73科97属,草本层为最发达的一层;次生林样地中出现植物270种,隶属146科189属,乔木层为最发达层;撂荒地样地中出现植物105种,隶属74科104属,无乔木层。以样点9为例,类似立地因子的桉树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重要值Iv与其他2种植被类型相比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分析显示,桉树林多样性指数D值和H值、均匀度指数J值显著低于次生林(p<0.05),在海拔1700 m以下显著低于撂荒地(p <0.05),而1700m以上略高于撂荒地。桉树(Eucalyptus spp. )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与造林前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在轮歇的撂荒地和低效灌木林地上发展桉树林不仅可以提供木材或纸浆材资源,而且还能够丰富植被结构和增加植物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