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成像(speckle tissue imaging,STI)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左室节段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7例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72小时、1个月、三个月及六个月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其常规超声心动指标E/A及LVEF,并用STI技术测定左室基底部及心尖段的旋转角度及解旋角度.结果:PCI术后患者基底部与心尖部心肌节段旋转及解旋角度均显著提高(P均<0.05),但LVEF仅在术后六个月较术前提高(P<0.05),其余时间的E/A及LVE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左室功能改善,表现在心肌节段旋转解旋角度提高,二维STI技术可定量评价PCI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天晚上我正在国医堂出诊,进来一位体态肥硕的男士。他说,前几天单位体检,发现血脂偏高,他听说西药降血脂有很多副作用,因此想来咨询一下,中医有什么好办法来降低血脂。我告诉他说:"中药在防治高血脂方面有很多优势,不但疗效可靠,还因为其副作用少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他说:"那就拜托您帮助我调理一下吧。"于是,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我给他开了汤药和代茶饮的降脂方,并嘱咐他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用对药"。后来不到一年,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冠脉成像在隐匿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判断中的价值,为临床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心肌缺血且无临床症状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共3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宝石能谱CT冠脉成像检查,其中155例有冠状动脉狭窄,且伴有不同性质的粥样斑块。分析冠状动脉不同血管狭窄情况、斑块分型和斑块数目。结果:所有冠脉动脉狭窄均为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主要集中在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分别占35.48%和37.42%。硬斑块数目最多,占75.43%,其次为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分别占16.19%和8.38%。冠状动脉4支血管粥样斑块均为硬斑块者最多(29.03%)、硬斑块与软斑块同时存在者占29.03%、硬斑块与软斑块、混合斑块同时存在者占14.84%,未见单纯混合斑块或软斑块的患者。结论:隐匿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主要为轻、中度狭窄,冠状动脉斑块以硬斑块为主。宝石能谱CT冠脉成像能准确的判断隐匿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PA)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alpha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相关性,以期为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 2012 年8 月到2014 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8 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CC 良好40 例、不良48 例),均采集 外周血测定EPC 数量、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并用ELISA 法检测其血浆SDF-1alpha 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和Pearson 检验分析CCC良好 与不良者各指标间及与CCC 分级的相关性;将所有入选病例随机分为6 组,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的培养 液,培养7 天后体外测定EPCs 数量以及生成血管的能力,并通过ELISA 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VEGF 的蛋白水平。结果:CCC 不 良组EPCs 数量、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及SDF-1-alpha水平均明显低于CCC 良好组(P<0.05)。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循环EPCs 数量以及 SDF-1alpha水平均与CCC分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r =0.72、0.67、0.79,均P<0.05);循环EPCs 数量、SDF-1alpha水平以及体外生成血 管能力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r =0.78、0.62,均P<0.05)。与PBS、SDF-1alpha+ AMD3100 及SDF-1alpha+ KI8751 干预物质比较,SDF-1琢 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明显提高EPCs 数量、增强其体外生成血管的能力及VEGF水平(P<0.05)。结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循环EPCs及SDF-1琢与CCC 形成有关,VEGF可能参与该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肺癌患者和肺部非癌性病变肺动脉和主支气管动脉CTA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82例行高度怀疑肺癌患者的肺部CTA,经病理证实肺癌54例,肺结核球28例,同时选择对照组22例。对比分析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PA)内径、主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显影率和及其各级分支显影率。结果:肺癌组、肺结核球组和对照组左主支气管动脉显影率分别为83.3%、77.7%和72.7%。右主支气管动脉显影率87.0%、83.3%和68.1%。肺癌组左右主支气管动脉清晰显影率高于肺结核球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肺癌组PA内径明显大于结核球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肺癌组PA显影分级明显高于结核球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双侧PA主干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癌性病灶动脉供血增加,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CTA能够显示肺癌病灶供血情况,可用于临床辅助鉴别诊断影像学不能确诊的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1-甲基环丙烯和9-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已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灯盏细辛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及MCP-1及MMP-9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CP-1、MMP-9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MCP-1、MMP-9及C-反应蛋白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MMP-9和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用于冠状动脉支架内成像质量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患者,按照支架厚度及直径分成四组。采用宝石能谱CT对冠状动脉成像及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分析宝石能谱CT的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得出宝石能谱CT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成像质量评估的价值。结果:宝石能谱CT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6%,阴性预测值为100%。直径≥3 mm的支架内成像质量优于直径3 mm的支架。但支架直径和厚度对宝石能谱CT支架内成像质量的可评估率没有差异。结论:宝石能谱CT均能提供优秀的冠状动脉支架内成像质量,采用宝石能谱CT替代冠状动脉造影术可对冠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影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前列腺素E1(PGE1)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治疗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92例CMVD患者随机分为PGE1治疗组(47例)及常规治疗组(45例)。PGE1治疗组给予PGE1静脉注射,10μg/次,一日一次。常规治疗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一日一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0天。通过治疗前后各组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PGE1对CMVD的治疗效果。结果:PGE1治疗组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的5个维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频率、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的满意程度、疾病认识)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此外,PGE1治疗组患者血清TM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调(PGE1治疗组18.25±7.84 vs常规治疗组23.1±9.11,P0.05),血清SOD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GE1治疗组78.23±18.61 vs常规治疗组71.01±19.1,P=0.07)。结论:PGE1能够缓解CMVD患者的心绞痛状态,提高CMVD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TM水平、保护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217例疑诊或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为68.4%,特异性为88.4%,阳性预测值为77.1%,阴性预测值为82.9%。结论:简便、易行及无创的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析冠心病(CHD)合并肾功能不全(RI)应用冠状动脉心脏介入治疗(PCI)联合尼可地尔的临床疗效及对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就诊的86例CHD合并R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 两组均实施PCI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水化处理,观察组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PCI治疗前后24 h肾功能指标(Cys-C、NGAL)、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细胞介素 6 (IL-6))、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IN发生率(2.33%)、MACE率(2.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28%、13.9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PCI治疗前Cys-C、NGAL、hs-CRP、IL-6、cTnI、CK- M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ys-C、NGAL、hs-CRP、IL-6升高幅度、组cTnI、CK- M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 联合尼可地尔应用于CHD合并RI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心肌损伤,预防CIN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