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1.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绿色高效安全生产及设施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寻找新型的传统化肥替代品、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物刺激剂是具有调控植物生长作用的成分和(或)微生物的统称,用于农业生产,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群落微生物,能促进作物的代谢与生长,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升作物抗逆能力及提高作物产量与产品品质。微藻体内具有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天然活性物质,是制备新型生物刺激剂的理想来源。微藻用于环境治理的同时,可获得足量的微藻生物质来制备生物刺激剂,从而达到治理环境、降低成本及提质增效的目的。就微藻源生物刺激剂的定义及功能、微藻全细胞和天然活性物质生物刺激剂的制备、应用效果及对植物和土壤的作用原理进行综述,以期为微藻源强效生物刺激剂的规模化制备及农业生产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生产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环境激素类污染物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风险因子之一。为了解我国葡萄中的环境激素污染现状,文章综述了葡萄中邻苯二甲酸酯、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重金属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葡萄中的环境激素污染目前处于低风险状态,建议开展环境激素污染在农作物中的迁移、积累、转化机理研究、完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限量值以及开展多种环境激素共存下的联合风险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具有较好杀螨活性的植物精油与阿维菌素复配配方,并为杀螨剂开发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喷雾法测定了柠檬草、广藿香、山鸡椒、亚洲薄荷植物精油及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分别采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了山鸡椒和亚洲薄荷精油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和复配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柠檬草精油和广藿香精油基本无杀螨活性,山鸡椒精油、亚洲薄荷精油处理朱砂叶螨24h后LC50分别为772.801mg/L和1040.187mg/L.阿维菌素与亚洲薄荷1∶272,1∶679复配具有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亚洲薄荷1∶400复配时共毒系数最大,可达160.因此,阿维菌素与亚洲薄荷1∶400复配防治朱砂叶螨具有明显增效作用,这为杀螨剂的开发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理学报》2013,(6):1996-1999
Dear Editor,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 is the essential enzyme for initial carbon fixation in C4 photosynthesis. The C4-PEPC evolved from a non-photosynthetic C3 ancestor by subtle sequence changes resulting in distinctly different kinetic and regulatory characteristics (Svensson et al., 1997). Malate and aspartate, which are formed from the carboxyla- tion product of PEPC, serve as feedback inhibitors of the PEPC (Wedding et al., 1990). Higher malate or aspartate concen- trations during C4 photosynthesis require a reduced sensitiv- ity towards the feedback inhibitors of the C4-PEPC (Jacobs et al., 2008).  相似文献   
15.
奇云 《生命世界》2013,(10):26-31
镉超标大米流向餐桌 在中国,65%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然而,最近频繁发生的“大米镉超标事件”,让人们对大米饭“食不甘味”。  相似文献   
16.
自古,我国就是中草药的发源地,我国中药产业已经完成了包括中药研发、中药种植、中药生产和中药销售的整个中药产业链的开发,而对中药材的生产和保存是中药科学的基础,本文阐述了采用硫熏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的研究现状,并且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从而为硫磺熏制加工中药材的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动态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AML患者,在诱导治疗第8天,第21天,每次巩固治疗前1天,结束化疗随访过程中,检测骨髓形态学变化和应用MFC监测患者骨髓MRD,并动态随访。定义未发现异常表型细胞(MRD10~(-4))为阴性,其余为阳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3到16个月),早期MRD(诱导化疗第8天)阴性的患者占58.33%,MRD阳性的患者占41.67%。MRD阴性的患者在诱导治疗接受第21天100%达到CR,MRD阳性的患者80%达到CR。第一次巩固治疗结束后,MRD阴性的患者预后明显较MRD阳性的患者好。结论:动态监测MRD对预测AML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肠道益生菌在抗生素残留监测中的应用并建立牛奶中多种抗生素残留的微生物学筛检方法。方法厌氧培养分离健康人肠道益生菌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根据药敏结果及产酸能力选择工作菌株。建立基于厌氧培养的益生菌抗生素残留筛检方法并优化实验条件,测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检测限,通过测定加标模拟阳性和阴性样本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短双歧杆菌A2可用于牛奶抗生素残留筛检。应用短双歧杆菌筛检牛奶中四环素、红霉素和青霉素的检测限分别为80μg/L、40μg/L和3μg/L,检测加标四环素、红霉素和青霉素的牛奶样品准确性为100.0%、92.5%和90.0%,无假阴性结果。结论应用益生菌的筛检方法敏感、简便,对环境和操作者友好,适用于监测牛奶中四环素、红霉素和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28±1)℃条件下, 以20 mg/kg剂量的盐酸氯苯胍口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 在单次口灌给药后, 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血浆中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特征, 其药动学方程为C= 7.69e–0.02t+ 0.13e–0.01t–7.82e–0.27t。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血浆、肌肉、皮、鳃、肝脏和肾脏中的T(peak)分别为10.03、15.79、11.10、2.61、12.89、7.87h; Cmax分别为5.76 μg/mL、2.91、2.90、3.05、3.04、0.42 mg/kg,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8.63、23.57、35.37、19.74、29.34、43.30h;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26.74 (μg/mL)/h、157.58、183.72、95.09、174.82、29.85 (mg/kg)/h。在连续口灌给药5d后, 停药后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浓度最高, 肌肉中浓度最低, 盐酸氯苯胍在体内各组织中的消除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血浆、鳃、脑、肌肉、皮肤、肝脏、肾脏、肠。若将10 μg/kg作为盐酸氯苯胍的最高残留限量, 在试验条件下, 建议盐酸氯苯胍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休药期至少应为23d。  相似文献   
20.
唐敏  邹怡  苏秦之  周欣 《生物多样性》2019,27(5):516-15
作为生态服务提供者的传粉蜜蜂与景观生态息息相关, 而以农田为主的景观组成显著降低了传粉蜜蜂的多样性。目前调查研究显示, 农田的扩张与蜜蜂多样性下降相关, 且农药残留对蜜蜂损害严重。景观中的开花植物决定了蜜蜂的食物(营养)组成, 其中花粉蛋白含量与蜜蜂的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尽管研究已证实景观环境会显著影响蜜蜂蜂群的发展和个体的生长繁殖能力, 但未来还需要加强景观组成变化直接作用于蜜蜂的机制研究。另一方面, 大量研究表明蜜蜂肠道共生菌是影响宿主健康的重要因素: 可促进宿主吸收营养和抵抗病原菌。作为传粉者, 蜜蜂接触到的主要外部环境——花粉和花蜜都含有特殊的微生物, 很多研究暗示花源微生物是蜜蜂肠道菌来源之一。研究表明景观环境相关的食物(营养)、农药残留以及环境微生物都会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现有少量的研究证明不同景观的蜜蜂肠道微生物有差异, 景观环境可能通过作用于蜜蜂肠道微生物进而影响蜜蜂健康。然而不同景观环境中的微生物, 尤其是花源微生物和蜜蜂肠道菌之间的关联有待证明。景观对蜜蜂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值得研究, 希望可以从肠道菌的视角鉴别对蜜蜂友好的景观环境, 进而指导土地合理利用和蜜蜂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