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31.
第二届“前沿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ISABES-2)于2008年4月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会议为期两天。本次会议是清华大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研究生培养项目的重要环节,由清华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承办,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机构(NEDO)及企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2.
《生物技术世界》2008,(4):93-93
现为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7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994年毕业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香港大学的生态与分类学系、动物学系分子群体遗传实验室博士后。  相似文献   
133.
农业害虫高温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温控制害虫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的优点,高温对害虫的致死作用在害虫种群生态调控研究和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影响高温对昆虫致死效应的因子和应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方法。影响高温致死效率的因子包括:温度的高低和处理时间的长短,不同温度的处理顺序和预适应温度等温度处理模式,缺氧等逆境胁迫,昆虫种类及其发育阶段等。利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包括:温室内,在生长期采用高温闷棚,在播前产后用热蒸汽处理苗床或培养土。在田间,利用对作物安全的瞬间明火烧伤害虫敏感部位;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点明火诱杀;作物生产空闲期采取覆膜封闭,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缺氧条件,减少或根除土传病菌和害虫。在仓库,利用微波、无线射频或流动床产生的热空气在短时间内升温,杀死储粮害虫。在储运场所,用热水浸泡、热蒸汽熏蒸、高温结合低氧或低温以及盐水浴结合无线射频处理鲜活农产品,杀死害虫。本文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指出阐明高温对昆虫影响的机理,降低防治成本,减轻作物和环境损害,是高温控制害虫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4.
《生物学通报》1952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生物学通报》为全国生物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内多家知名数据库收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35.
在全世界约235个国家或地区中,有180个国家或地区共同签订了“专利合作条约”(PCT)。美国是参与PCT的成员国之一。现将“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于2004年1~6月期间签发授权的农业生物技术专利项目,包括专利号和专利名称编译于下。认为虽然有关这些技术发明的专利属性偶亦存在争议,但一般而论,这些美国专利,应该是国际性的。6668201调节生料混合物按比例定量配合控制器的系统和方法6667428甘蓝(Brassicaoleracea)的高效植物转化6667427盘核菌(Sclerotinia)诱导的启动子及其利用6667426表达了葡萄扇叶病毒外壳蛋白的葡萄对葡萄扇叶病毒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6.
云南澜沧县景迈古茶园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澜沧县境内的景迈古茶园是云南省现存面积最大的古茶园。本文应用植物学样地调查和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HH-ABA)方法, 在景迈古茶园内设置了78个20 m×20 m的样方, 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 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农户访谈。研究结果表明, 景迈芒景地区植物地理成分的热带性明显。在景迈古茶园中发现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达15种, 其中濒危种5个, 易危种7个, 稀有种3个, 含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1种。从古茶园、天然林、新式茶园3类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分析来看, 古茶园与天然林较为接近而比新式茶园高得多, 因而在该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茶园的物种数按照生活型排序为草本>乔木>灌木>藤本>附生。与天然林相比, 古茶园内乔木和灌木种类的比例减少, 草本和附生(寄生)植物的比例大大增加, 这与古茶园内乔木郁闭度及茶树的存在密切相关。农业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 不同村寨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利用率均存在差异。6个村寨的农业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为0.059, 高于同纬度地区旱谷地和橡胶林, 可见人们在古茶园管理中有意识地保留了可利用的物种。由于不同农户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同, 影响了古茶园内的植物多样性和古茶树的更新, 因而使各农户的茶叶经济效益存在差别。古茶园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典型例子, 建议应当传承并发展当地人民对古茶园的管理经验, 由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户共同参与, 通过示范和培训加强学习指导, 对古茶园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7.
云南澜沧景迈古茶园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澜沧县境内的景迈古茶园是云南省现存面积最大的古茶园.本文应用植物学样地调查和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HH-ABA)方法,在景迈古茶园内设置了78个20 m×20 m的样方,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农户访谈.研究结果表明,景迈芒景地区植物地理成分的热带性明显.在景迈古茶园中发现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达15种,其中濒危种5个,易危种7个,稀有种3个,含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1种.从古茶园、天然林、新式茶园3类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分析来看,古茶园与天然林较为接近而比新式茶园高得多,因而在该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茶园的物种数按照生活型排序为草本>乔木>灌木>藤本>附生.与天然林相比,古茶园内乔木和灌木种类的比例减少,草本和附生(寄生)植物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与古茶园内乔木郁闭度及茶树的存在密切相关.农业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村寨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利用率均存在差异.6个村寨的农业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为0.059,高于同纬度地区旱谷地和橡胶林,可见人们在古茶园管理中有意识地保留了可利用的物种.由于不同农户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同,影响了古茶园内的植物多样性和古茶树的更新,因而使各农户的茶叶经济效益存在差别.古茶园生态系统是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建议应当传承并发展当地人民对古茶园的管理经验,由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户共同参与,通过示范和培训加强学习指导,对古茶园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8.
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加强医院科研管理,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对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院深化改革,走科技兴院的道路,制定一系列科研奖励政策,不断充实完善基础研究设施建设,加大对课题的管理力度,调动了广大医、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院的科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9.
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文  樊晓峰 《生物磁学》2005,5(3):100-10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在人们的知识更新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医学献资料的急剧增长.也导致了对其需求的不断增长.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献信息中心,面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服务,是新世纪医院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0.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7):108-108
为加强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学术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开发,经中国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英国皇家农业大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香港文汇报共同主办的“2005中国黑龙江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峰会”将于2005年9月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会议将邀请世界著名生物技术专家及学者与会做学术报告,共同探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前瞻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引导产、学、研相结合,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加速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更好地为解决“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