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77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渗促钙内流蛋白(hyperosmolality-induced [Ca2+]iincrease,OSCA)/跨膜蛋白63 (transmembrane protein 63,TMEM63)家族蛋白是一类多次跨膜蛋白质,它们在真核细胞中有广泛分布.研究表明拟南芥中OSCA1.1蛋白介导了高渗刺激的钙离子内流.进一步研究发现OSCA1.1及其同源蛋白质是机械力敏感的离子通道.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显示OSCA蛋白是对称的二聚体,每个亚基含有一个离子可通透的孔道.本文将从OSCA通道的功能、结构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几方面介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2.
萃取法获得桐花树叶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醇沉),从中筛选出多酚与总黄酮含量均较高、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的乙酸乙酯部位作为辅料试配成膏状体,并通过对SD大鼠背部皮肤进行连续外涂实验,测定其皮肤组织匀浆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丙二醛(MDA)含量、羟脯氨酸(HYP)和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2.0%桐花树叶乙酸乙酯部位膏状体处理组的皮肤组织T-SOD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HYP和胶原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但MDA含量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仅含化妆品基质的膏状体)、阳性对照组(2.0%熊果苷膏状体)与1.0%、0.5%乙酸乙酯部位膏状体处理组(P0.01)。说明桐花树叶乙酸乙酯部位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或抗衰老化妆品辅料,2.0%乙酸乙酯部位含量是试配该化妆品的有效添加剂量。增强T-SOD活性、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MDA含量、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可能是桐花树叶乙酸乙酯部位预防或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3.
蓝果杜鹃(Rhododendron cyanocarpum)为大理苍山特有的濒危植物,有粉色和白色两种花冠类型。为了探讨该物种花色多态性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粉色花和白色花植株在已知的各居群的分布频率、花冠的反射光谱及其它的花部特征、有效传粉者及其访花频率与结实情况。结果表明:粉色花植株在所有调查的居群中占优势(77%~100%)。粉色花的花冠反射光谱在430 nm和650 nm有两个峰,而白色花只在430 nm有一个反射峰。同时,花特征如:花柱与柱头颜色、花冠长度、花萼长度、花梗长度以及雌雄蕊最短距离,两种花冠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尽管熊蜂作为这两种花冠的主要传粉者,但粉红花的访花频率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情况显著高于白色花。本研究结果推测粉红色花可能受到了稳定性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检测根管再治疗患者根管内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形链球菌、古细菌三种细菌的检出率情况,并分析再治疗患者根管内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形链球菌、古细菌三种细菌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选取89名根管再治疗患者,通过记录患牙的临床相关体征、症状等信息,去除根管内原有充填物,插入无菌纸尖60 s,与H锉刮取物一同放入EP管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反应检测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形链球菌、古细菌三种细菌的16S RNA,检测根管再治疗患者根管内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形链球菌、古细菌三种细菌的检出率情况,并分析再治疗患者根管内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形链球菌、古细菌三种细菌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根管再治疗患者根管内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形链球菌、古细菌三种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46%、29.21%、19.10%。在临床症状中叩痛病例组中的变形链球菌检出率高于无叩痛病例组(P0.05)。结论根管再治疗患者根管内变形链球菌的检出与临床症状中的叩痛密切相关,与根尖周破坏呈正相关。根管再治疗患者根管可以检测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变形链球菌、古细菌三种细菌。  相似文献   
995.
蓝果杜鹃( Rhododendron cyanocarpum)为大理苍山特有的濒危植物,有粉色和白色两种花冠类型。为了探讨该物种花色多态性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粉色花和白色花植株在已知的各居群的分布频率、花冠的反射光谱及其它的花部特征、有效传粉者及其访花频率与结实情况。结果表明:粉色花植株在所有调查的居群中占优势(77%~100%)。粉色花的花冠反射光谱在430 nm和650 nm有两个峰,而白色花只在430 nm有一个反射峰。同时,花特征如:花柱与柱头颜色、花冠长度、花萼长度、花梗长度以及雌雄蕊最短距离,两种花冠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尽管熊蜂作为这两种花冠的主要传粉者,但粉红花的访花频率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情况显著高于白色花。本研究结果推测粉红色花可能受到了稳定性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植物性系统进化过程中很少有植物通过雌性败育的方式实现性系统由联合走向分离,然而雄花在百合科植物中大量存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百合科豹子花属植物的腊叶标本,获取它们的花性别表型、花大小、株高以及分布海拔等信息探讨豹子花属植物的性表达样式,并对样本量较多的开瓣豹子花、云南豹子花、多斑豹子花和豹子花四个种的性表达及其与个体大小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六种豹子花属植物标本中都有雄花存在;根据雄性花和两性花的不同组合,形成雄性个体、两性花个体,和雄花两性花同株个体三种植株类型;2)个体大小(株高)和分布海拔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和植株性别类型相关,即雄性个体一般显著小于具有雌性功能的两性花个体和雄花两性花同株个体;3)个体大小与花大小、每个个体开花总数和雌花数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每个个体的雄花数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更正了一直以来对豹子花属植物性系统的错误认识,首次报道雄花在豹子花属植物中普遍存在,并指出雄花和雄性个体的出现是大小依赖性分配的结果。同时,以研究实例证明了利用腊叶标本开展植物性系统多样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7.
The turnip fly, Delia floralis Fall6n (Diptera: Anthomyiidae) is an important insect pest of brassica vegetable crops in the holarctic region. Different populations have strongly varying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for fly emergence, a challenge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of activity. This study focused on diapause development in one early and one late emerging phenotype.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after various treatments was deduced from emergence data. Our results showed a slow diapause progression at chilling conditions for both populations and diapause ended about 7 months after pupae were formed for the early population. For the late population held at 4℃ diapause did not end, no matter how long the duration of chilling. These pupae required a period with elevated temperatures above 6~C to continue development. At constant non-chilling conditions (18℃) from the time pupae were formed both populations completed diapause most rapid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lling delayed, rather tha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and was not a prerequisite for diapause development. For post-diapause, results indicated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ate of development and temperature within the range of 6-18℃and a theoretical base temperature for development of about 2℃ for both populations. In conclusion, D. floralis pupae are in diapause throughout a long winter period, and delayed emergence of the late population appears to be caused by prolonged diapause regulated by a developmental temperature threshold. The study has added information on the biology of turnip fly population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ed pest control.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白藜芦醇组,OGD/R组及OGD/R+白藜芦醇组。以改良的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双氢罗丹明(DHR)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SIRT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OGD/R损伤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而在OGD/R的同时给予1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0μmol/L的白藜芦醇可以显著地减少OGD/R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内的ROS产生。western blot的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可提高SIR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ROS的产生和上调SIRT1的表达等机制而发挥其对抗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S)和对照组(D),每组10例。S组于麻醉后在左下肢绑扎止血带行远端缺血预处理,D组不作缺血预处理。分别于术前(T0)、术后24(T1)、48(T2)、72h(T3)记录患者的尿量;生化检测患者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ELISA检测患者肾损伤分子-1(Kim-1)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尿量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S组术后各时点的尿量均明显多于D组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Scr、BUN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两组T1、T2时点的Scr、BUN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组术后T3时点血清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液Kim-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S组在T3时点的Kim-1水平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可显著减轻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00.
张清洋  张波  李玉 《菌物研究》2014,(4):226-228
对采自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孢虫花(Isaria japonica Yasuda)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适宜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谷氨酸,适宜p H为6;在3种供试培养料中只能在配方一(2%葡萄糖,0.1%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1.4%琼脂,96%蒸馏水,p H自然,0.3%蛋白胨)中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