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8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821篇
  405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同工酶水平上野生大豆种群内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相似文献   
22.
包囊游仆虫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纤毛器的分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顾福康  张作人 《动物学报》1991,37(3):287-292
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形成包囊时,各类纤毛器中的纤毛杆被部分地或全部地吸收,毛基体被保留下来。休眠包囊中,背纤毛器的定位无明显变化,但原腹面纤毛器中的口围带和波动膜、额腹棘毛和横棘毛,以及左、右尾棘毛都按序陷入在细胞质内深处,并相互汇聚在一起。脱包囊时,纤毛结构在原毛基体上再分化,新纤毛器按口围带、横棘毛、额腹棘毛和左、右尾棘毛的顺序从细胞内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23.
【目的】大肠杆菌的dcm基因编码的DNA甲基转移酶可以特异性地将5′CCWGG3′(W=A/T)序列中第二个胞嘧啶变成5-甲基胞嘧啶。Dcm甲基转移酶发现已有37年了,但其确切的功能不明,本篇主要研究其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克隆、接合转移、异源表达及HPLC、酶切、Southern杂交等方法研究dcm基因的表达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多效性影响。【结果】首次发现变铅青链霉菌基因组中不含5-甲基胞嘧啶修饰,将dcm基因导入变铅青链霉菌后,接合子菌落比正常菌落小很多,并有放线紫红素产生。【结论】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能激活沉默放线紫红素基因簇的表达这一现象,为基因组挖掘隐藏的活性天然产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4.
137Cs示踪技术研究坡耕地黑土侵蚀和沉积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准确地测定研究区137Cs背景值,建立137Cs流失量与土壤再分布速率之间的定量模型是137Cs示踪技术的关键。通过野外选择参照样地和利用热核爆炸源137Cs背景值模型来确定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在此基础上用体现耕作迁移的质量平衡模型估算黑土坡耕地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再分布速率,并对主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实测的137Cs背景值为2376.81±108.46Bq/m2,模型预测值为2318.4Bq/m2,模型预测远离西北核试验基地的地区较为准确。(2)研究区中坡位(坡肩和坡背)137Cs含量最低,侵蚀最为强烈,平均侵蚀速率为33.56t/(hm2·a)和21.67t/(hm2·a);坡麓和坡足则明显表现沉积,平均沉积速率为-4.93t/(hm2·a)和-24.61t/(hm2·a)。(3)模型预测的侵蚀速率与耕层质量深度(d)、张驰深度(H)正相关,而与137Cs年沉降易被迁移的比例(γ)和颗粒校正因子(P)反相关。并且,模型对参数d、p的敏感性分别高于参数H和γ。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小鼠肌母细胞C2C12的培养,研究C2C12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关系以及胰岛素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在对照组中,C2C12细胞增殖占了明显的优势,细胞形态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而在实验组中,C2C12细胞在换为分化培养基24小时后,就出现了部分细胞衰亡和死亡的现象,尤其是在48小时细胞的死亡率达到最高,存活细胞开始从增殖期进入分化期,72小时出现了少量肌管,在96小时细胞分化效果达到最好。而在添加了胰岛素的分化培养基中的细胞分化效果明显好于没有添加胰岛素的分化培养基中的细胞,结果表明,胰岛素促进C2C12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6.
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拟胚体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小鼠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 ,ES细胞 )体外分化的拟胚体 (embryoidbodies ,EBs)形成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 ,PCD)的发生 ,通过悬滴、悬浮培养技术定向诱导未分化的ES细胞分化为拟胚体 ,并用RT PCR检测原始内胚层、原始外胚层、中胚层、内脏内胚层 4种分子标记物在EBs中的表达 .通过TUNEL染色、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以确定凋亡发生 .结果表明 :ES细胞体外分化为拟胚体并且表达各胚层相应的分子标记物 ;在拟胚体的发育过程中出现明显的空腔化过程 ,TUNEL染色及电镜观察到凋亡生成 ,同时线粒体膜电位 (ΔΨm)在拟胚体发育过程中降低 ,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到caspase3、caspase8的激活 .表明小鼠ES细胞所分化的拟胚体可以作为研究早期胚胎发育的实验模型 ,线粒体在拟胚体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利用拟胚体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及相关信号分子在小鼠胚胎发育早期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桔小实蝇对敌百虫抗性稳定性及再增长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玉苹  曾玲  陆永跃  梁广文 《昆虫学报》2008,51(10):1044-104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用LC50及LC90两种浓度敌百虫汰选14代建立的不同程度高抗性水平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抗性品系TrR50和TrR90在停止使用药剂后的抗性衰退规律,以及抗性衰退到原有水平的1/3时再用药汰选的抗性再增长规律。结果表明:两抗性品系对敌百虫抗性均不稳定,但抗性衰退速率不同,TrR90完全隔离药剂4代后,抗性已衰退至原有水平的1/3,而TrR50完全隔离药剂7代后,抗性才衰退至原有水平的1/3,但随后两品系抗性衰退均减缓,到19代后抗性均还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无法衰退至敏感水平。通过对其抗性衰退趋势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品系抗性衰退均符合S型曲线模型。抗性再增长试验结果表明:桔小实蝇两抗性品系对敌百虫抗性再增长趋势不同,TrR50继续使用药剂汰选,经过6代选育,抗性迅速上升,接近原有的抗性水平,随后保持平稳增长; 而TrR90继续使用药剂汰选,经过9代选育,抗性才迅速上升,经过12代选育,抗性才接近原有的抗性水平。通过对两品系抗性再增长趋势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品系抗性再增长趋势不同,TrR50品系抗性再增长趋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而TrR90品系则符合二次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28.
茯苓素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茯苓素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诱导分化作用。用12.5-100μg/ml茯苓素处理4天,50—80%以上的HL-60细胞获得还原NBT染料的能力。细胞形态及细胞化学反应发生显著变化。溶酶体酶含量显著增加,并获得吞噬乳胶颗粒的能力,分化为单核巨噬样细胞。茯苓素诱导HL-60细胞分化需持续作用48小时以上,诱导分化作用为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29.
花叶日本醉鱼草的微型快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植物名称花叶日本醉鱼草(Buddleja japonica‘Variegata'). 2材料类别茎尖和带腋芽的茎段. 3培养条件启动培养基:(1)MS 6-BA 0.05mg·L-1(单位下同) IBA 0.05 NAA 0.05.增殖培养基:(2)MS 6-BA 0.1 NAA 0.1;(3)MS 6-BA 0.2 NAA 0.1;(4)MS 6-BA 0.5 NAA 0.1.生根培养基:(5)MS IAA 0.1 IBA 0.05.以上培养基均加入3%蔗糖、0.65%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3±1)℃,光照时间12 h·-1,光照度1 000~1 500 lx.  相似文献   
30.
目前,肺体外培养模型有肺类器官和肺芯片两种主要手段。肺类器官是离体的肺上皮干细胞在体外特定的三维培养环境中生长,自发形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簇并成功分化出功能细胞。肺芯片是利用人工活性膜为细胞提供组织分层结构,模拟微环境和机械力的仿生微流体芯片。由于原有二维培养模式缺乏精确的微结构和功能,组织体外培养模型作为模拟肺部发育、稳态、损伤和再生机制的研究工具,为肺部纤维化、癌症等疾病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可能。本文就肺成体干细胞两种体外培养模型的分类、研发历史、建立方法、实际应用、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为器官移植和再生、药物筛选等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