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泌乳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泌乳素、IL-10、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IL-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血清泌乳素、IL-10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均有所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E、E、DA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8.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产妇泌乳素、IL-10水平。  相似文献   
992.
摘要 目的:探讨体描箱评估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肺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76例ALRTI婴幼儿,根据感染部位分为肺炎组与支气管炎组,根据有无喘息症状分为喘息性组和非喘息性组,采用体描箱测量潮气呼吸参数、体描箱特有指标,分别进行两组间肺功能比较,分析各参数之间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体描特有指标在婴幼儿ALRT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炎组与支气管炎组比较,各潮气呼吸参数及功能残气量(FRCp)无明显差异(P>0.05),而有效气道阻力(Reff)和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喘息性组与非喘息性组,sReff有显著差异(P<0.05);76例ALRTI患儿潮气量(VT)与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VT/kg)呈正相关(P<0.05),VT、VT/kg均与呼吸频率(RR)、达峰时间比(TPTEF/TE)呈负相关(P<0.05), TPTEF/TE与达峰容积比(VPTEF/VE)呈正相关(P<0.05),sReff与FRCp、Reff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sReff在诊断肺炎与支气管炎、喘息性和非喘息性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0.688。结论:对于ALRTI患儿,体描箱参数Reff和sReff可帮助判断感染部位,且sReff可直接反映小气道阻塞情况,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探讨半伸直位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7例,女13例,年龄18~71岁,平均(53.15±4.0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7例,摔伤21例,运动伤12例。根据髓内钉置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半伸直组采用半伸直位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固定(30例),标准组采用标准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固定(30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半伸直组手术时间短于标准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KAF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呈增高趋势(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P<0.05),半伸直组术后12周、术后1年VAS评分均低于标准组(P<0.05),HSS评分高于标准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半伸直位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与标准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固定比较,安全性和促进踝关节恢复的效果相当,且手术用时更短,患者术后疼痛更轻,膝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在治疗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术后随访患者1年。另选取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主观感受,应用鼻内镜和鼻腔纤毛功能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客观感受,并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为(18.5±1.3)分显著优于术前的(29.3±0.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26,P=0.018);术后鼻内镜总分为(4.1±0.2)分显著优于手术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37,P=0.027);术后1年鼻纤毛传输速度(6.9±0.3)mm/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84,P=0.092);术后1年SF-36评分为(649.6±23.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018,P=0.096)。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B)联合BRAFT1799A突变、RET/PTC1及RET/PTC3重排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临床术前准确诊断PTC选择适用的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346个超声怀疑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US-FNAB细胞标本及对应结节(152个)的术后新鲜组织,采用PCR分别扩增BRAFT1799A、RET/PTC1及RET/PTC3基因,产物经基因测序证实。结果:346个甲状腺术前穿刺的结节中,选择观察而未手术的结节192个,手术治疗152个,未接受手术建议的结节2个。术前US-FNAB的细胞标本中共检测到51个结节发生BRAFT1799A突变,其细胞学分类为36个恶性,11个可疑恶性,4个良性。该51个结节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20个发生RET/PTC1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17个恶性,2个可疑恶性,1个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3个结节发生RET/PTC3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恶性,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对45个术前US-FNAB标本检测BRAFT1799A突变阴性而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结节,将其对应结节的术中组织行该基因的检测,仅有1个结节的术后组织中检测到该突变。本研究中,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将细胞学诊断PTC的敏感度由73.96%提高到92.71%。结论: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提高其诊断PT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有助于患者的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对鼻前庭囊肿患者CRP、TNF-alpha、IL-6 和IL-8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 年6 月至201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163 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 例)行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行囊肿切除术,对照组(83 例)给予微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NF-alpha、IL-6 和IL-8 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 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 感染率较低,术后复发率较低;术后CRP、TNF-alpha、IL-6 和IL-8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较高(P<0.05)。结论:鼻内 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33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125例患者使用传统胆管切开并T管引流术,B组100例患者使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C组110例患者使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脓性胆汁引流量、术后1周血清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91/100)及90.9%(100/110),明显高于A组71.2%(89/125),B组与C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脓性胆汁引流量、术后1周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住院时间均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0%(11/100)和8.2%(9/110),均明显低于A组的28.0%(35/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CT脑血流灌注(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CTP)与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诊断价值。方法:以Sino Med、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等为国内文献的主要来源;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及Ovid数据库、Elsevier和Springer数据库等作为国外文献的主要来源。发表年限为1999年至2014年。按照Cochran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选取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的诊断信息。统计分析采用Rev Man 5.0软件,并同时考察纳入文献间的异质性,再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所纳入的研究予以加权定量合并,得出合并效应量,计算其95%可信区间,并对合并效应量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共获取文献6篇,其中有关CTP的3篇(多层螺旋CT),CTA为4篇,均有金标准DSA比较;前瞻性研究2篇,回顾性研究4篇。各组研究均不存在异质性,按照固定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蛛网膜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TP诊断的合并效应量估计值为1.59,95%可信区间为0.94-2.69;CTA合并效应量估计值为1.45,95%可信区间为1.18-1.77。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TP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A诊断。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在4 Hz谐振频率下不同干预方式对兔抗谐振后血清代谢标志物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 1α)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75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3个谐振干预实验组,每组15只,分别于实验的2、4、6周从每组随机抽取5只在清晨空腹状态下经耳缘静脉穿刺抽取5 m L静脉血,测定血清BALP、6-keto-PGF 1α及MDA含量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谐振干预3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谐振干预1、2组血清BALP、6-keto-PGF 1α第4周开始升高,MDA含量从第6周开始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正常对照组、谐振干预3组血清BALP、6-keto-PGF 1α和MDA的含量在第4、6周降低且谐振干预1、2组与谐振干预3组同期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干预对谐振引起的下腰痛早期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以PEP加工成大小不同空心棉球组成表面凹凸不平的座垫对于防治下腰痛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11 例锁骨下动脉瘤,其中7 例真性动脉瘤4 例假性动脉瘤,均采用覆 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1 例患者腔内介入治疗成功率100%,共置入覆膜支架12 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 愈出院。经平均32.5 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无明显内漏发生,无动脉瘤复发,除3 例患者出现覆膜支架内轻度狭窄(<30%)外,余介 入治疗患者的锁骨下动脉血流均通畅。结论: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