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目的 从血管形成角度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的途径。方法 建立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双歧杆菌预防组大肠癌VEGF的阳性细胞密度及MVD的数量均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结论 青春型双歧杆菌能下调大肠癌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其血管形成,这可能是它预防大肠癌生长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8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C57BL/6小鼠皮下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VEGF反义寡核苷酸(ASPODN)治疗组、VEGF正义寡核苷酸(SPODN)治疗组及对照组。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24h内,分别皮下注射ASPODN及SPODN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大小。所有C57BL/6小鼠于接种后第25天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瘤的实时图象,利用脉冲多普勒获取血流频谱,获得收缩期峰值速度(PS),阻力指数(RI)。断颈处死小鼠,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瘤重比较(7.83±0.78)g、VEGF-ASPODN组(4.49±0.43)g能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P<0.01)、VEGF-SPODN组(7.73±0.69)g则无明显作用(P>0.05)。VEGF-ASPODN组、VEGF-SPODN组抑瘤率分别为42.7%、5.9%。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VEGF-ASPODN对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VEGF-ASPODN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S及RI有明显差异(P<0.01);VEGF-SPOD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原位注射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小鼠肺癌生长。  相似文献   
883.
人、猪、鼠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培养与纯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培养和纯化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猪和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进行改进。对其鉴定方法进行了讨论,用胶原酶或胰酶消化法,或机械法分别从猪主动脉,人脐静脉,鼠主动脉获得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用光学相差显微镜,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相差显微镜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后2-3小时贴壁,继而铺开生长,在视野内形成散在细胞团,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的单层,随着传代次数增多,可见核分裂,双核及多核,猪血管内皮细胞呈鹅卵石样,多角形,生长分裂旺盛时可见两个或多个核,猪和鼠的平滑肌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外观为长梭形,细胞生长致密时排列成束,相互平行,并且重叠生长,表现为典型的“波峰”与“浪谷”状。猪血管内皮细胞DiI-Ac-LDL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特征性的黄绿色荧光,人Ⅷ因子抗原免疫组化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核周胞浆呈现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染色,显微镜下见细胞浆内着色,本介绍的培养及纯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猪平滑肌细胞,鼠平滑肌细胞的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84.
肿瘤生长抑制因子—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控制血管生成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已发现了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尤以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最为引人瞩目。综述了两种肿瘤生长抑制因子的发现、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等,尤其侧重于它们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血管抑素与内皮抑素的发现与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85.
倪楠  崔治中 《微生物学报》2008,48(4):514-519
[目的]了解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在鸭群中的感染状态.[方法]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送检的病(死)鸭中,随机采集法氏囊、脾脏和肝脏等220份样品.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以提取的组织DNA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斑点杂交、PCR和nest-PCR检测.从不同地区阳性样品中任选一个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从35/39份法氏囊、54/84份脾脏和32/97份肝脏DNA样品中检出REV(121/220).其中法氏囊的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肝脏、脾脏(P<0.01),但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常规PCR、组织DNA直接点杂交检测时,均未检出REV.YN-1和BZ-1株env基因片段与美国分离的鸭源SNV株同源性高达99.8%,LQ-1株env基因片段与美国鸡源分离株的同源性为100%,均高于近几年中国鸡源分离株.[结论]在检测REV感染时,应加强对法氏囊的检测,但由于REV在感染鸭的组织中含量很低,应采用更为敏感的nest-PCR.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我国鸭源REV很可能是在引进未经对REV检疫的种鸭时引入的.  相似文献   
886.
超氧阴离子抑制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氧阴离子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内皮细胞超极化因子(EDHF)和一氧化氮(NO)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取肠系膜血管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置于DMT 610 M系统,记录张力变化.血管环浴液中加入焦酚建立超氧阴离子损伤模型.结果:焦酚(10,100,300和1 000 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肠系膜阻力血管舒张功能减弱;其中,300 μmol/L焦酚显著减弱肠系膜血管环由ACh诱导的EDHF和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效应,但对硝普钠和吡那地尔引起的内皮非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超氧阴离子可减弱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超氧阴离子抑制了阻力血管内皮细胞EDHF和NO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87.
VEGF受体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倪效  燕敏 《生命科学》2008,20(1):120-12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调控心血管系统的发育。VEGFR1对于造血祖细胞的招募及单核巨噬细胞的迁移是必需的;VEGFR2、VEGFR3在调控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时发挥重要作用,而现在很多研究都聚焦于阻断VEGFR信号通路以达到阻断肿瘤血管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8.
COX-2、VEGF、CD1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105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癌的病理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了我院1999—2006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117例乳腺癌蜡块以随机分配的原则组成组织微阵列,用S-P法对上述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且对其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生物学特点、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了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117例乳腺癌蜡块中COX-2阳性表达65例(55.6%),COX-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P=0.01,r=0.238)、淋巴结转移(P=0.0006,r=0.326)、HER-2(P=0.025,r=0.218)及雌激素受体(ER)(P=0.026,r=-0.205)状态具有密切关系;VEGF同样在乳腺癌组织中有高表达(66.7%),并且其与COX-2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密切关系;CD105抗体标记的MVD值在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无明显差别(P=0.148),但与COX-2、VEGF均呈正相关(P=0.023,r=0.201;P=0.006,r=0.210)。结论1.COX-2、VEGF在乳腺癌中均有高表达,皆是预后不良指标。2.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过表达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来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导致乳腺癌侵袭、转移的。  相似文献   
889.
目的观察妊娠不同时期胚胎小鼠肾脏发育不同阶段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探讨eNOS在胚胎小鼠肾脏早期发育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取胚龄13d(E13)、14d(E14)、15d(E15)、16d(E16)、18d(E18)组及新生组(P0)小鼠各10只,共6组。分别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方法对小鼠肾脏内eNOS表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14、E15组eNOS在生肾区呈阳性表达;E16组生肾区表达减弱,肾近端小管呈强阳性表达,同时远端小管及肾脏小动脉内皮也有阳性表达;E18组、P0组近端小管呈强阳性表达,远端小管呈阳性表达,髓质中的集合管eNOS表达弱阳性,而致密斑呈阴性表达。(2)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14组肾脏eNOS含量较少,随后逐渐增多,PD0组eNOS含量最多。结论(1)eNOS在小鼠肾脏第14d开始呈阳性表达,以后含量逐渐升高,出生时含量最高。(2)eNOS表达部位从生肾区开始,以后其表达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而肾近端小管、远端小管的表达晚于生肾区,且呈逐渐增强趋势,至出生时达到最强。这一结果表明eNOS在胚胎小鼠肾脏发育的早期阶段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90.
本实验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及流式细胞仪法对胚胎小鼠肾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蛋白含量进行检测,旨在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